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巨厚含水砂层下顶水综放开采试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通过工业性试验,取得了顶水综放开采的成功经验和在全煤厚综放及网下综放时分别将原设计按分层开采条件留设的垂高为80m的防水煤柱缩小到78m及66m的技术突破,安全产煤224.16万t,效益显著;确定了综放开采的防水煤柱设计原则,扩大了综放开采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压架初步分析王庄煤矿朱原平,牛红卫,魏清1概况6111综放工作面位于61盘区上山东部,南北走向,东、西分别相邻61未采区。工作面长180m,走向长2300m。煤层厚度平均6.4m,底层采高3.0m,顶底板岩性分别为:老顶中砂岩厚15....  相似文献   

3.
涂兴子 《煤》1996,5(2):20-21
平顶山一矿戊-17130综放工作面在全岩断层地段回采,采取风钻打眼松动爆破,采煤机装矸,漂溜抬架4.6m强行推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高架综采工作面对相邻区段留有的边角煤进行带采,采用高强锚杆为主,点锚索、单体为辅的支护技术措施;实现了续架推进并直接与撤架通道平行贯通,撤架时无须扩帮,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通过现场压观测与分析,对“三软”4.5m厚煤综放开的矿压显现规律、顺槽受采动影响的范围、合理的巷道布置丢护形、合理的架型和初撑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搞好“三软”综放开采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综放工作面采出煤层厚度大,上覆岩层活动空间大,易发生顶板事故。为理解综放工作面顶板灾害发生机制,统计分析了部分煤矿综放工作面顶板灾害案例,按顶板条件及灾害特征将综放工作面顶板灾害分为松软顶板大面积切顶压架和坚硬顶板大面积垮落及压架2类。分别以崔木煤矿和曹家滩煤矿综放工作面为例,分析了2类顶板灾害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顶板灾害发生机制:松软顶板工作面顶板胶结性弱,支架实际刚度不足致使顶板在煤壁处断裂,破断后易失稳,同时支架支护强度不足,最终导致切顶压架灾害;坚硬顶板工作面顶板整体性好,不易破断,悬顶到一定极限突然破断,对支架造成冲击,若断裂线在煤壁处则极易导致工作面切顶压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2类顶板灾害防治技术措施:对于松软顶板综放工作面采取合理提高支架刚度、支护效率以及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强预警等手段预防大面积切顶压架灾害;对于坚硬顶板工作面除加强支架管理、合理开采设计等,还需从顶板改性入手,如采用井下区域水力压裂技术弱化顶板,防治顶板大面积垮落和压架灾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现场的矿压观测与分析,对“三软”4.5m厚煤层综放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顺槽受采动影响的范围、合理的巷道布置和支护形式、合理的架型和初撑力、支护阻力的大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搞好“三软”综放开采积累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综放采场流场数学模型及数值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多孔介质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综放采场三维流场数学模型,采用上游加权多单元均衡方法对三河尖煤矿7121下综放采场流场的压力和风速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压力分布的计算结果与模型实验实测结果达到较好的吻合;根据7121下综放采空区的实测自燃“三带”范围(不燃带7~14m,可燃带14~70m,窒息带大于70m)确定了该工作面采空区可能自燃带风速范围为033~012mmin.  相似文献   

9.
易自燃煤层综放末采期综合防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义马耿村煤矿为易自然发火煤层,综放面停采前顶煤不放,采空区冒落的碎煤多。终采线附近采空区的碎煤和支架上的顶煤,易造成撤架期间采空区自然发火。所以采取向采空区黄泥灌浆、注浆和喷涂聚氨脂,以及实行局扇低风量通风等综合防火技术;同时设置撤架平巷,实行撤架平巷上、下方采面支架平行撤架,提高撤架速度,缩短采面末采期,防止了综放面终采线的自然发火。研究成果在义马耿村煤矿进行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论综放工作面设备的选型配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综放工作面设备的选型配套,特别是前后部刮板输送机能力的合理匹配和移架速度的可靠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了影响综放工作面前后部刮板输送机能力匹配的主要因素是采放高度比;移架—割煤系统中采支速度比的选取应满足一定的可靠度要求。  相似文献   

11.
综放采场自然发火规律及注氮防灭火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全  王省身 《煤炭学报》1996,21(6):618-623
应用现场试验和理论研究,对综放采场自然发火规律及注氮防灭火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综放采空区的进风侧是重点的防自然发火区域;采空区内部的漏风源会加剧采空区内的自然发火危险性;综放采空区在一定空间高度范围内存在着自然发火危险性;氮气注入采空区后即有其主运动方向,又有具体的分布形态;注氮口位置距工作面10~20m为佳;注氮能够消除综放采空区空间高度上的自然发火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三软煤层综采支架快速移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详细论述了三软厚煤层综放支架快速移架技术,该快速移架装置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成功解决了三软煤层综放支架插底而造成的移架困难,大大提高了移架速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避免了安全隐患,使工作面单产大幅提高,矿井达到了高产高效,该快速移架装置属国内首创。  相似文献   

13.
徐日  吕纯涛  王强 《煤》2019,(9):38-40
为了解决综放工作面支架间粉尘浓度过高的问题,针对截割粉尘由采煤空间向架前、人行道等作业人员密集区域的扩散运移规律,基于喷嘴水射流卷吸机理,设计了一款由喷嘴组和负压卷吸罩组成的综放移架尘源负压卷吸装置,并应用于大恒煤矿41108综放工作面,取得了较好的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任楼煤矿72煤层综放工作面倾角17°,走向长壁开采,过去采用下行方式抽出支架。7_217工作面因受修护工程和生产接替的制约,下行拆除方式在经济上不合理,通过技术分析,确定采用上行抽架方案。本文介绍了上行抽架工艺过程和主要技术安全措施。7_217综放工作面采用上行抽架,经济效益明显,并为任楼煤矿其他综放工作面拆除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韩红光  张荣锁 《煤》1995,4(3):19-21
我矿综放工作面顺槽一直沿用3m×3.3m工字钢棚支护,两端头超前20m采用单体柱大板棚管理,这种支护方式资金投入高,端头维护工序多,劳动强度大。机头段人行道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在1304综放工作面锚杆支护取代单体柱大板棚超前支护的基础上,在4318综放工作面顺糟又进行了全断面锚杆支护试验,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田春阳 《中国矿业》2015,24(4):108-112
针对大倾角综放面倒架事故,结合综放支架失稳机理及影响因素,建立了大倾角综放面倒架事故树模型。在基本事件概率不清楚的情况下,应用模糊数学理论确定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并利用中值法求出其重要度,进而提出了基于模糊事故树分析的大倾角综放面倒架事故的定量分析方法。以某矿2313综放面为例,建立了该综放面倒架事故树模型,计算出基本事件的模糊概率,最小割集。通过重要度分析,确定了该综放面倒架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支架防倒技术措施,保障了煤层平均倾角36°、最大倾角51°大倾角综放面液压支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申伟亮  赵长红  李世慧  翟路锁 《煤》2019,(10):85-86
倾斜煤层综放开采在遇到构造或顶煤破碎、片帮严重时,容易发生倒架事故。必须做好超前探测,提前掌握煤层变化情况,提前采取防范措施。文章就倾斜煤层综放开采倒架诱因、防止倒架措施、扶架措施进行了分析,为类似煤层条件下采用综放安全开采,以及发生倒架后的有效扶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综放面顶板全部是煤炭,增加了综合防尘工作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小康矿引进了综放面架间喷雾装置,使降尘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架间自动喷雾装置解决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防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放工作面顶板全部是煤炭,增加了综合防尘工作的难度,为解决这一难题,小康矿引进了综放工作面架间喷雾装置,使降尘率达到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含瓦斯特厚软煤层顶煤运移特征观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靖远很家地矿110综放面顶煤运移下的深基点观测得知 ,富含瓦斯特厚软以顶煤变形从综放面前方70m始,上位顶煤在40m处位移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