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品质小型马铃薯淀粉加工技术与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品质小型马铃薯淀粉加工技术是用机械力彻底破坏薯块茎内的组织细胞 ,使细胞内的淀粉呈游离状态释放出来 ,利用水、粉、渣、灰份和蛋白质等密度不同的原理 ,通过旋流站、提取筛、浓缩器的优化组合 ,构成封闭式全旋流分离提取系统 ,实现科学有效的分离提取。该技术比过去传统的淀粉提取技术节水、省电、节汽、占地面积少及成本低 ,提高了提取率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在玉米淀粉的生产过程中,胚芽分离工序的生产是十分重要的,胚芽的提取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效果。胚芽旋流分离器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经过多年的实际使用,目前出现了多种形式和结构的设备,其结构和操作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胚芽旋流分离器的应用和技术的提高促进了玉米淀粉的生产技术变化。  相似文献   

3.
考察了红薯淀粉除杂工艺中除砂装置、高速碟片分离装置和旋流分离装置等除杂设备对红薯淀粉产品中灰分、蛋白质和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三级十二组除砂装置除砂后,淀粉中灰分降低至0.25%以下,经两级六组高速碟片分离机分离后,淀粉产品中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不高于0.15%,经十二组旋流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后,淀粉质量分数可达到99.5%以上。集成组合后,三级十二组除砂-两级六组高速碟片分离机-十二组旋流分离器集成除杂效果最好,对改进的除杂装置工艺参数优化后,设备产能提高,产品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粮油加工》2001,(6):11-19
根据马铃薯淀粉的物性及用户对淀粉质量的要求和多年对马铃薯淀粉设备生产、开发的经验,研制了新的马铃薯精制淀粉全旋流加工工艺及成套设备.其核心设备为全旋流工作站.整条生产线具有技术先进、配套合理、操作简易、运行可靠及效益显著等优点.主要性能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同类成套设备相比,占地面积减少40%,用水量减少60%. 淀粉质量达到国家GB8884-88标准. 工艺流程: 原料→清理→输送→除石→清洗→粉碎→过滤→淀粉全旋流分离→淀粉脱水→干燥→包装 ↓ 渣脱水  相似文献   

5.
高纯度大米淀粉的提取分离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米淀粉和大米蛋白这两种大米深加工产品目前市场价格昂贵,是低品质大米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利用生物酶技术对大米淀粉的提取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找到了大米淀粉的最佳分离工艺,对纯化前后的淀粉进行了性质的比较,发现纯化后的淀粉溶解度增加、膨润力下降,糊化温度升高、黏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主要种植小麦品种淀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小麦籽粒湿法分离淀粉技术,分离提取河南省种植的36种小麦和4种国外商品小麦的淀粉,计算出淀粉提取率.小麦淀粉提取率与品种有关;分析了这些淀粉样品的水分、脂类、蛋白质和直链淀粉含量,采用快速粘度分析仪(RVA)测定淀粉糊特性,测定了淀粉糊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以淀粉的流变学特性为基础,进行了分类对比。发现安农98005与澳洲商品软麦具有相近的淀粉特性。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辅助提取分离工艺具有绿色、清洁、高效的特点,具有解决淀粉生产行业发展瓶颈问题的潜力。文章综述了影响超声波辅助提取分离工艺的因素及其在不同淀粉生产工艺中应用所得淀粉的得率和品质特性,以期为超声波辅助提取分离淀粉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超声波辅助提取分离适合于谷物淀粉,不适用于豆类和根茎类淀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全旋流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薯类淀粉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全旋流分离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薯类淀粉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小麦淀粉生产工艺因素中乳酸、焦亚硫酸钠、α-淀粉酶以及提取工艺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淀粉中乳酸含量达到69.2 mg/kg,峰值黏度、回生值分别降低了42.1%和100%。焦亚硫酸钠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和添加乳酸相似,含量达到3.3 mg/kg时,峰值黏度、回生值分别下降了18.0%和18.9%。小麦淀粉中α-淀粉酶活性达到123.1 U/100 mL时,峰值黏度、回生值分别降低了45.7%和97.0%。提取工艺中旋流法和卧螺法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影响差异不明显,但马丁法小麦淀粉谷值黏度、最终黏度明显低于旋流法和卧螺法淀粉。因此,减少杂菌感染产酸,适量添加焦亚硫酸钠以及尽量避免使用α-淀粉酶活性高的新小麦或发芽小麦制粉,有利于解决小麦淀粉在应用中出现的粘连、凝胶强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马铃薯淀粉全旋流装置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赴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就俄罗斯马铃薯淀粉全旋流装置的有关技术和应用问题进行了汇总整理和剖析,着重论述了全旋流装置的总体配置,联接方式,结构型式和应用效果,实践证明,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小麦淀粉生产工艺因素中乳酸、焦亚硫酸钠、α-淀粉酶以及提取工艺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淀粉中乳酸含量达到69.2 mg/kg,峰值黏度、回生值分别降低了42.1%和100%。焦亚硫酸钠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和添加乳酸相似,含量达到3.3 mg/kg时,峰值黏度、回生值分别下降了18.0%和18.9%。小麦淀粉中α-淀粉酶活性达到123.1 U/100mL时,峰值黏度、回生值分别降低了45.7%和97.0%。提取工艺中旋流法和卧螺法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影响差异不明显,但马丁法小麦淀粉谷值黏度、最终黏度明显低于旋流法和卧螺法淀粉。通过对小麦淀粉生产工艺中各因素研究表明,减少杂菌感染产酸,适量添加焦亚硫酸钠以及尽量避免使用α-淀粉酶活性高的新小麦或发芽小麦制粉,有利于解决小麦淀粉在应用中出现的粘连、凝胶强度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籼米为原料,研究了碱法提取分离大米蛋白和淀粉的工艺,并对大米分离蛋白和大米淀粉的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碱法分离大米蛋白和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075mol/L;提取时间6h:料液比1:7g/mL;温度40℃。该优化条件下可以得到纯度高于80%大米分离蛋白,蛋白提取率为86.23%,淀粉回收率为92.12%。所得大米分离蛋白溶解性、起泡性好,乳化性能欠佳。  相似文献   

14.
玉米粉不同于湿法玉米淀粉,是指用玉米经干法 (湿润 )脱皮脱胚后制得的玉米粉。工业上也称低脂玉米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用于淀粉糖和发酵制品的玉米淀粉,均是湿磨法。全世界产淀粉 4700万吨,玉米淀粉占 3600万吨,均是湿法。我国产淀粉 400万吨,玉米淀粉约 330万吨 .基本上是湿法淀粉。  湿法淀粉有其优点,因为玉米经水浸泡 (浸泡时间 48小时~ 72小时 ),胚芽充分膨胀。浸泡过的玉米经几道磨碎,可以将胚芽较完整分离出来,然后筛除玉米皮,在经分离及旋流分离淀粉乳中的蛋白质,得到商品淀粉。全部是物理加工过程,能获得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葛根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靖  罗健 《江西食品工业》2002,(2):20-21,19
本文介绍了葛根淀粉和葛根黄酮的分离提取的各种方法,对葛根淀粉提取中对葛根黄酮保留量的因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豌豆组分的离心分离技术的实验报告□朱建华1概述近来,我们对豌豆、绿豆和蚕豆的利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利用流槽和离心分离技术(1)(2),在小试基础上成功地分离提取高质量的豆类淀粉,同时得到了优质的蛋白质。本研究目的是利用中试设备,现代淀粉的加工装置对豌...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新型超重力微旋流装置。采用单因素和双因素试验方法,研究进料流量、底流分率、进料浓度和溢流口直径对大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因素试验中,进料流量、底流分率和进料浓度对淀粉的分离总效率的影响较明显;在双因素试验中,进料浓度、溢流口直径和底流分率对大米淀粉分离总效率的主效应极显著;进料浓度和底流分率的交互效应极显著,溢流口直径和底流分率的交互效应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我厂的蛋白分离工艺1级碟式分离机加12级旋流洗涤器逆流洗涤,从而保证使精制淀粉乳的蛋白质含量在0.5以内,我厂的碟式分离机有4种规格7台套,其中有上海航空发动机厂DPF445分离机2台、DPF550分离机1台,DORR公司B-30分离机1台,广州重型机器厂DPF500分离机3台,下面对DPF550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高纯度大米蛋白和淀粉的分离提取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高纯度的大米蛋白和大米淀粉可以作为大米综合利用的两个主产品,本研究采用碱法将大米蛋白和淀粉分离,研究表明最适提取条件是:NaOH求度0.05N,提取2h此条件下分离体系不受破坏,且大米蛋白的蛋白含量可达94.03%(干基),蛋白得率63.37%;大米淀粉中蛋白含量0.39%(干基),淀粉得率47.87%。  相似文献   

20.
该文简要介绍了旋流闪蒸干燥技术干燥淀粉的原理、特征、优点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