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唐鹏林 《无损探伤》1997,(2):10-11,9
介绍在钢瓶探伤中,计算机X射线实时成像的图像质量,缺陷检出能力及经济性等一些关键问题,并与拍片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X射线实时成象是可代替常规X射线胶片照相探伤的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概述了X射线实时成象技术在液化石油气钢瓶焊缝探伤中的应用,包括X射线实时成象检测系统的设备、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3.
曾祥照  孙忠诚  张正荣 《无损检测》2001,23(12):530-534
X射线数字化实时成象检测技术在天然气长输钢制管道对接焊缝探伤中应用是可行的,并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在西气东输工程中采用。  相似文献   

4.
林复国 《无损检测》2001,23(6):264-265
中国被世界认为是最后一个汽车大市场 ,随着中国入世的临近 ,世界著名汽车厂商无疑将进军我国市场 ,轿车工业将面临挑战 ,同时也可获得机遇。新车型的开发和轿车零件的国产化将是我国汽车工业的两大重要课题。作为基础件的铸件正向着强韧化、轻量化和工艺品化发展。轿车保安铸件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 ,尤其是铸件内部缺陷的检测与控制至关重要。我厂为适应该要求 ,引进了一套X射线探伤系统以保证铸件生产的可靠性。1 轿车保安铸件的探伤要求轿车保安铸件用高强度的球墨铸铁材质制造 ,形状复杂、尺寸精度很高 ,须有良好的球化等…  相似文献   

5.
焊缝X射线实时成象自动分析系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射线实时成象检测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射线实时成象的特点,对焊缝缺陷的提取及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GFO方法进行焊缝缺陷提取,取得了孤效果。制定了一套用于特征描述的参数,给出了具体计算方法,设计了其皇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进行焊缝缺陷识别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结果。实践证明,该方法比现有真有更好的可靠性和适应性。另旬,对图象的承处理及撮华析修正等均进行了介绍。本文所述方法已用于实际焊接缺陷的检测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衍 《无损检测》1996,18(11):324-327
对工业产品进行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时,系统的组成和匹配、器件的布置和排列、技术参数的平衡和选定、各种图象处理的应用和组合,以及操作者自身的素质和经验,是关系到探伤覆盖度、灵敏度、速度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焊缝探伤为例,概述工业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方法的有关要领.1 系统技术要求为满足工程特定的检验规范和有关射线实时成象探伤标准的要求,一般说,所使用的实时成象设备系统应符合以下“三度四性”的要求:(1)厚度灵敏度:能在静态和动态探伤模式中,清晰地识别母材中l%、2%和3%的厚度变化.(2)清晰度:能在静态和动态探伤模式中,清晰地  相似文献   

7.
郑世才 《无损检测》1996,18(12):349-354
射线实时成象检验系统得到的图象是电视系统的扫描光栅图象,与胶片射线照相的图象相比,它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常规胶片射线照相图象,由于胶片乳剂的颗粒很小,在一般情况下清晰度不会成为影响图象质量的重要因素.常用的测定胶片射线照相灵敏度的象质计(丝型、孔型),主要反映的是图象对比度.射线实时成象检验系统的图象由象素构成,图象常常可以达到较高的对比度,但不能达到较好的清晰度.这种情况表朗,采用常规的象质计,不能准确测定射线实时成象检验系统图象的质量.美国ASTM E1411—91“射线实时成象检验系统鉴定方法”规定,对射线实时成象检验系统的综合性能应从三方面评定:①空间分辨力(或简称为分辨力).②对比度灵敏度.③IQI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李衍 《无损检测》1996,18(10):290-294
x射线电视-荧屏检测法(简称XRTI法)能实时、近实时地显示被检试件内部和表面缺陷性质、大小、位置和分布等方面的信息,因而能在线、快速、及时、动态地评价被检试件的质量。与传统的胶片法相比,具有省时、省料、省力等诸多优点。由于小焦点、微焦点X射线管的出现,电视摄象管、图象增强器的改进,特别是计算机硬软技术的应用、图象数字化及图象处理技术的发展,使电视-荧屏法的技术特性大为改善,灵敏度得以大幅度提高,工业应用前景喜人。 1 XRTI基本原理 1.1 简单开屏型 最简单的X射线实时成象是将荧光屏置于试件后面,当X射线透过试件后,利用荧屏的发光效应就能在荧屏上观察试件图象。此图象通常很微弱,故微小细节无法识别,缺陷灵敏度一般很低。为安全起见,工作时要利用反射镜装置。目前此法仍用于低密度物件如信件、塑料品等的检查,但几乎不用于金属试件。为提高该法应用价值,常用一个有适当灵敏度的闭路电视摄象机(CCTV),使其聚焦在荧光屏上,并与放大电路相连接,以便在电视监视屏上产生较明亮的图象。这种设备一般称为一类电视荧屏检测系统(图1)。由于图象显示在电视监视器上,可远离X射线,避免射线伤害。对大多数应用来说,必须使用有一附加增强级的CCTV摄象管,如分流直象管(Sitcon)或硅靶摄象管(I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缩口环焊缝型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结构、焊接方法。X射线探伤方法,并就X射线探伤底片所出现的缺陷形态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X射线实时成像在焊缝探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曾祥照  罗佩 《焊接》2000,(1):29-30
X射线实时成像是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它具有快速、准确、直观、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代替常规的X射线胶片照相探伤方法.概述了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的要点和在焊缝探伤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在焊缝探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射线实时成像是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它具有快速、准确、直观、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代替常规的X射线胶片照相探伤方法。本文概述了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的要点和焊缝探伤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13.
14.
射线实时成象中图象拼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任大海  孙长库 《无损检测》1999,21(11):481-483,490
指出了射线实时成象中国象拼接的重要性,分析了对图象匹配的算法和减小计算量的措施,对图象拼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被测对象发生了旋转的情况下进行拼接的“特征线”法,为大型被测对象的整体检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吴东流 《无损检测》1996,18(4):95-98
研制的计算机实时成象及图象处理系统集实时积分降噪处理与微机图象处理于一体,图象格式为512×512×8bit,积分速率为每秒8.3幅,可连续处理256幅图象。对钢、铝合金及其焊缝的实验表明,线型家质计指数平均提高1~2。25~110mm厚度铝合金的检测灵敏度可优于1%;本文讨论了实验条件及散射线对成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王世勋 《无损检测》1998,20(9):261-262
大型锅炉制造厂正在广泛应用射线实时成象技术检验小口径直管对接焊缝(钢管直径(?)32~76mm,壁厚3~12mm),由于它能在线、快速、经济地对所有焊缝作100%射线检验,所以有取代一般射线拍片的趋势。但是值得提出的是我国尚无这方面的正式标准,目前各工厂只能自行制订企业标准,以适应生产发展需要。本文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在制订小口径直管对接焊缝射线实时透照检验标准时应考虑的几个技术问题,叙述放大倍数、分辨力、灵敏度三参数与射线源焦点尺寸的关系,以及三参数的确定方法和技术要求。1 辐射源在射线实时成象检验系统中一般都用X射线源,其辐射光子密度较大,且能量和强度均可调,焦点尺寸已可做到1.5mm×1.5mm和0.4mm×0.4mm。缩小源尺寸可提高放大倍数,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但射源尺寸过小,也有输出低、稳固性差等问题。2 几何放大倍数2.1 确定几何放大倍数的目的几何放大倍数M的定义是屏幕上的显示尺寸与实际透照物尺寸之比。M值的大小与焦点尺寸有关,也是评定缺陷尺寸的依据。一般情况M接近1倍时,焦点尺寸≥1.0mm有效;M约为2倍时,焦点在0.4~1.0mm之间有效;M约在6倍时,焦点尺寸在0.1~0.4mm之间有效。M较大时,建议用尺寸<0.1mm的微焦点,以使几何不清晰度U_g的影响减至最小。但值得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19.
20.
尹士吉  赵伟 《无损检测》1997,19(8):230-231
大亚湾核电站两台90万kW机组的常规岛在安装中,对8274只大口径焊缝、41436条小口径焊缝进行了γ射线探伤。这些焊缝规格繁多,位置各异,且布置分散,面对如此大的探伤工作量,避免返工提高拍片成功率是十分必要的。工程采用BS2910—86标准,对底片灵敏度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黑度能达到规定值,灵敏度一般也能满足要求。因此,现场拍片关键是底片的黑度。BS 2910—86要求底片黑度在2.0~3.0之间,同时又补充说明,只要观片灯有足够的亮度使观片时底片的透过光度达到要求,底片黑度上限也可适当提高。当时使用的英国Shief公司的强光观片灯按照BS 2910—86的要求可观评黑度为4.0的底片,但考虑评片人员工作量大,因此编制的探伤程序规定底片黑度一般不应超过3.5,偶尔出现3.5<黑度<4.0的底片也可以接受。为了较好地控制底片黑度,除了现场良好的操作,还得益于我们自己编制的两个BASIC程序。 1 ~(192)Ir探伤的BASIC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