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温度的控制是谷氨酸发酵控制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谷氨酸产量;特别是夏季环境温度高、水温高,发酵降温十分困难。发酵过程常出现“保压降温”现象(即:停止内层底部通风、开表面风保压降温)由于谷氨酸生成酶受高温失活,严重影响谷氨酸生产菌的呼吸与代谢活性;大量减少谷氨酸的积累,甚至造成发酵后期菌体自溶、产酸低、残糖高、提取收率低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4.
5.
谷氨酸发酵过程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谷氨酸发酵机理及代谢控制有关理论,就发酵控制的相关条件,结合自己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小试和大生产过程实验总结,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为了维持菌体生理代谢作用,需要不断地从发酵液中摄取溶解氧,溶解氧大小主要足由通风量与搅拌两大因素决定的,两者相比,增加搅拌转速比增加通风量效果更为显著。但在固定搅拌转速的前提下,改变发酵过程中通风量的大小,对谷氨酸发酵有明显的影响,谷氨酸发酵的需氧量较大,在菌体呼吸充足时显示最大的产量,氧满足程度为1.0,在生产中,用调节通风量来调节供氧,控制通风量两头小、中期大,根据菌体生长速度,菌体生长数量,菌体形成变化,耗糖速度,产酸情况,pH变化,成梯形控制升风、降风,发酵前期采用低风量较宜,发酵中期(细胞开始转型至高产酸期)以高风量为宜,发酵后期又应减少通风量,以促进已产生的α-酮戊二酸还原氨基化成谷氨酸,因此,对于发酵的风量管理,存控制系统中,根据发酵所处于的不同阶段,人上没定调节器的给定值,控制仪表自动地改变通风强度,以基本满足菌体生长增殖要求,达到提高产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