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炒法综述     
在中餐烹调中炒制技法应用甚为广泛。各地区的地方菜系大都应用炒治制作菜肴,有许多名菜出自炒法。炒法是古代流传至今的一项传统的烹调技法,也是城乡居民做菜的一项通用技法。  相似文献   

2.
炒是一种以少油旺火(或中火)快速翻拌小型原料,短时间内制成菜肴的烹调方法。炒法由煎法演变而来,无论是炒法还是煎法均是以少量油为传热介质,所不同的是炒法要连续搅拌,且是全面受热;而煎法则是间歇翻动,且只有两面受热。在北魏《齐民要术》中已有“炒”字出现,如“鸭煎法”,根据记载,是将肥嫩鸭肉“炒令极熟,下椒姜末食之”。另在卷七中还记载“炒麦黄,莫令焦”。至宋代,炒法应用已很普遍,当时就有了假炒、生炒、南炒、爆炒等炒法。明清以来,又有酱炒、葱炒、烹炒等,炒已成为使用最为广泛的烹调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上浆的概念:上浆是指将刀工处理和码味腌渍后的质嫩的动物性原料表面紧紧粘裹上一薄层淀粉液,以保护原料在加热过程中水分不丧失的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烩法综述     
中餐烹调中的烩制技法诸问题 中餐烹调中的烩法应用甚广,其所制作的菜品汤菜融合,即菜肴中既有汤汁又有菜料,并常把烩法制作的菜肴称为羹。中国各大菜系普遍应用烩法制作菜肴。由烩法制作的著名菜肴并且有代表性者试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6.
沈晖 《烹调知识》2008,(10):38-38
炒是我国烹调技术中使用广泛、变化较多的一种烹调方法。而滑炒却是其中最精细、最有特色的一种技法。它由一般炒法的一次加热改为两次加热即滑和炒,大大提高一了菜肴质感的鲜嫩度,达到了嫩、滑、脆、鲜、爽、色、香、味、形俱佳的水平。掌握和运用滑炒的烹调技法,是每一个厨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  相似文献   

7.
烤法综述     
烤法是一种古老的烹调技法,从远古产生,演变至今。现代中、西餐烹调都很重视烤制技法。本文将论述两大烹饪体系的烤法,并 理于技法的区分及其应用要领,进而对比和述评,从而加深对此技法的本质探讨。文中追溯中餐烤法的源流,可从一个侧面了解我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功力深厚。作者水平有限,特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8.
张广利 《四川烹饪》2000,(10):19-19
软炒,是热菜烹调方法中炒的技法之一。主料为软嫩或半流质原料加工成的茸或细粒,或主料经成液状后再炒。成菜软嫩。软炒应用比较广泛,如传统鲁菜“鸡汁虾仁”、“鸡茸鱼肚”、“浮油鸡片”,以及传统粤菜“大良炒牛奶”、“白雪鲜虾仁”等,均属用软炒制法制作的菜肴。烹制软炒菜肴时,宜用手勺稳而快地推炒,使其受热均匀,不致过碎,炒至凝结至熟即可,过火则脱水变老。软炒菜肴制作精细,技术要求难度大,操作不易。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事厨的经验,以“浮油鸡片”和“白雪虾仁”这两款菜为例,将烹制软炒菜肴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以求…  相似文献   

9.
崔戈 《四川烹饪》2001,(4):34-35
最近,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些“红粉炒玉鳝”、“红粉炒墨鱼仔”、“红粉炒脆肠”之类的菜肴。什么是“红粉”,这在目前已经出版的烹饪权威书籍中尚无确切定义。查阅零散资料后,才在上世纪80年代由重庆市烹协编写的厨师等级考核菜品中找到了一款名为“红粉佳人”的考核菜。据当时主持考核的老师讲,此菜系选用鲜虾仁为主料,上浆油滑后,另起锅先投入蟹黄炒散疏且炒出香味,再下入虾仁炒匀使其上色入味。也许是因为那蟹黄的成本太高,以后便有厨师以“翻沙”且色红的咸鸭蛋黄去代替蟹黄。其实,考官们选择这样一款菜作为中高级厨师的考核菜…  相似文献   

10.
氽法浅析     
  相似文献   

11.
炒,作为中国菜的基本烹调技术法,在各大菜系中运用十分广泛。然而,不同的菜系,其炒法不尽相同,炒的一般定义为:将加工成丁、丝、条、球等小型原料投入油锅中,在旺火上急速拌的一种烹调法。具体方法有滑炒、煸炒、熟炒、干炒等。作为川菜的炒法,有炒的共同特点,更有自己独特之处。川菜的具体炒法有为少炒、生炒、小炒、熟炒、软炒等,笔者在此结合菜肴作一分析,供掌握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许多家庭主妇(夫)们烹制的肉类菜肴,吃在嘴里总有一种硬、老、嚼不烂的感觉,不如饭店大师傅做得鲜嫩可口,这当然与烹饪技术、肉质老嫩密切相关,也与烹饪前对肉类进行嫩化加工不无关系。想吃嫩肉怎么办?给你出几个小点子,不防试试看。  相似文献   

14.
焖法综述     
李长寿 《烹调知识》1998,(12):20-21
焖制技法在中餐烹调中广为应用。各个地方菜系以至城乡居民都普遍应用焖法制作菜肴。焖法操作要求锅盖严实。慢火养焖,落实一个焖字。近代中餐焖法制作的著名菜肴有:东安子鸡(湘)、贵妃鸡(川)、百花酒焖鸡(苏)、沙茶焖鸭块(闽)、东坡肉(浙)、鼓汁焖排骨(粤)、糟钵头(沪)、黄焖大虾(川)、黄焖鱼翅(京)、红焖海参(粤)、坛肉(冀)、焖松子酥肉(淮扬)、红焖猴头(晋)等”。可谓举不胜举。 考证焖法的渊源,大抵在我国宋、元以前只有煮法、炖法,并无焖法。宋代浦江撰《吴氏中馈录》在‘治食有法中’有“煮诸般肉,封锅口……易烂且香”的提法。至元代有《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一书,其中搜集的菜式有三款略能窥其焖法思路的萌始。一、“粉骨鱼”菜式,其制作“鲤鱼治净,勿切碎,盐腌得所,鱼腹内蚋细料物、椒、姜、葱丝,锅内著水,入酒半  相似文献   

15.
16.
王国平 《烹调知识》2007,(10):29-29
鸡丝银芽是采用滑炒的烹调方法制作而成,具有色泽洁白、鸡丝滑嫩、银芽爽脆、味道成鲜的特点。在实际操作中,常见一些烹调者做不出高质量的菜品,表现为色泽发黑,银芽绵软,鸡丝散碎等。根据我的实践体会整理成文,介绍给广大读者,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运 《四川烹饪》2002,(12):26-26
蛇作为烹饪原料,其肉、皮(又称龙衣)、胆、肝、肠、血等均可食用。蛇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蛋白质中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脂肪中则含有亚油酸等成分,而胆固醇含量则低于猪肝、鸡蛋。中医认为:蛇肉味甘咸,性温,入肝肾,具有祛风湿、透筋骨等功效。制作蛇肴时,可采用整料(斩成段)或起下净肉进行烹制。不过实际操作中,因蛇的“起肉法”技术性较强,故大多都是整料烹制。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在起蛇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这里把它们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蛇的起肉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生蛇起肉法,即将已经去掉皮、头、内脏…  相似文献   

18.
拉油炒是粤菜烹调炒法中常用的技法,是最有地方特色的小炒技法,在其它各大菜系中独树一帜.拉油炒的特点是使肉类在较短时间里加热至熟,并能保持肉类原料的爽嫩滑脆等质感,操作时可以根据肉料的不同性质、特点和受火程度等的不同相应提高或降低油温而进行拉油,以达到上述具体要求,并使肉类保持相应的鲜明色泽.  相似文献   

19.
软炸技法谈     
牛国平 《四川烹饪》2005,(12):23-24
烹调方法多样是中国烹饪的一大特点。在众多的烹调方法中,最讲究菜肴质感软嫩的技法有软炸、软炒、软熘和软煎四种。这四种烹调方法虽然常用多见,但若未掌握好其中的技术关键,就达不到成菜的质量要求。为此,笔者特意在此对这“四软”技法逐一进行剖析,以供初学烹调者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浅析“蒸”     
蒸,是以水蒸气传导作为传热媒介,将经过加工整理的烹调原料调味后,盛装入屉,密封加热使其成熟软嫩、入味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它既适合制作筵席中的大批主食、菜肴,又适合制作筵席中的软质糕点、小吃等。蒸不仅可制菜肴成品,又常配合多种烹调方法成菜,还可用于原料的初步处理、菜肴的保温以及炊(餐)具的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