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文化角度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融合的方式。中国传统建筑映射出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伦理与礼制以及民俗文化等方面。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辩证关系看,可以从抽象继承和多样化引用两个方面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若干管理谋略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传统文化的核心,指出儒家、佛家、道家三者的共同点都是寻求行为、心境和自然三者的和谐统一,对青少年思想感情的熏陶、思维能力的开拓、精神境界的提升、民族精神的凝聚和现代人格的塑造等具有重要作用.认为塑造青少年的现代人格,关键是要发掘传统文化独特的文化魅力,并将之与青少年的现代价值诉求相结合,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现代人格的契合点,从而彰显传统文化的人格塑造功能.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从广义的角度,超越了国界,作为历史的遗存,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结晶.它为现代的人们提供了了解人类文明发展、了解历史演变进程的丰富内容,是值得认真整理的旅游资源.而文化传统富于民族性,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作为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必然带着时代的痕迹.兼收并蓄不行,当讲究扬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批判了全盘西北,只重模仿的设计倾向。对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展我国的现代设计提出了要保持中国的特色,迎合时代潮流,又不论为现代技术附庸物的鲜明观点。  相似文献   

6.
从传统文化现状着眼,分析现代环境艺术创作中的传统文化要素,以及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回归,阐述传统文化要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现代化,旨在剖析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本质特征。从近几年来国内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迅猛的势头来看,确实有一大批环境艺术作品问世,然而真正结合本土文化,注重地域风情的设计不多。许多设计为体现文化而将一些传统装饰盲目堆砌,简单重复,没有从学理学脉中深入推敲,断章取义,完全背离了审美传统。本文从传统文化要素着眼,旨在阐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要素不可分割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是一部波浪推进式的发展史,了解传统元素艺术形式的特征,对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机契合的问题,认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自身特点和消极因素,中国必须实现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换。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换的目标:从臣民的政治文化走向公民的政治文化,从民本的政治文化走向民主的政治文化,从人治的政治文化走向德法兼治的政治文化,从权力本位的政治文化到权利本位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换的途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开展中西方政治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在东西方文化频繁交流和相互影响下,图形设计在切合时代面貌、与现代的视觉语言结合的同时,更应植根于本土文化之中,表达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情趣.为提升我国图形设计的设计水准与文化价值,从分析图形传播的意义出发,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在图形设计上的传承,着重在标志设计、招贴设计、包装设计三方面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现代图形设计中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小议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如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与再创造,打造出真正属于本民族又能被国际社会所认同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2.
五四以来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换,实现了语言的社会学意义上的转换,但对古典汉语形象审美传统的继承却被搁置并延迟。从这个意义上讲,“审美启蒙”语境下的白话文改革,显示出浓烈的社会功利性意味。本文试图从汉语形象这个角度重新探讨这场轰轰烈烈的语言改革运动,探讨汉语在审美现代性进程中的现实境遇和历史转型。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近代建筑文化观念的演变和租界在中国近代城市和建筑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论述了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这两种文明形态在中国近代社会碰撞的结果,是强制性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痛苦蜕变,并进而推断出中国近代建筑文化观念的演变,实质上是这种蜕变过程中意识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最后,本文还从世界进化之大势的时空观,对当前中国建筑理论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标志设计的借鉴和启示,从传统色彩、汉字以及传统图形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文化的形态及理念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历史中,文字层面的交流贯穿整个过程,并且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特征。明治维新后,日本在技术、政治制度、教育等诸领域积极向西方学习,迅速走向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日本学者利用日语中的汉字词汇翻译了大量的西方事物,这些译词被当时的中国在日留学生以及中国学者引入汉语,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语言的流动方向也是两国文化势位差的表现。因此,提高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势位,是实现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全球化是种必然趋势。文化作为全球化的载体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而是衡量一国之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要改变在全球化中的被动地位,必须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重建中国文化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一体化与多极化,将是长期并存的两种趋势。重建后的中国文化应该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文化。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管理科学中分出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逐渐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沿袭了西方的理论,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程度的加深,急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企业文化,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