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对比观察Al-Zn-Mg-RE和Al-Zn-Mg两种合金的动态再结晶现象,发现在其各自的最佳超塑性条件下,Al-Zn-Mg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晶粒随着应变的增加而粗化,而Al-Zn-Mg-RE合金在超塑变形的过程中随形变量的增加其晶粒反而细化。从而使Al-Zn-Mg-RE合金的超塑性大大优于Al-Zn-Mg合金。并分析了稀土元素细化Al-Zn-Mg合金动态再结晶晶粒并改善其超塑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对不同温度下退火处理后的细晶TC4合金板材进行超塑性拉伸变形,研究该合金在750~850℃,应变速率为3×10-4~1×10-3 s-1条件下的超塑性拉伸变形行为,分析晶粒尺寸、变形温度和β相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后的(α+β)型细晶Ti-6Al-4V合金表现出良好的超塑性,并且晶粒越细,最佳超塑性变形温度越低。晶粒直径为2.5μm、β相含量(体积分数)为9.6%的TC4合金在温度为800℃、应变速率为1×10-3 s-1的变形条件下,伸长率最大,达到862%。不同晶粒度合金的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均随变形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最高达0.61。β晶粒处于α晶粒三叉晶界处,升温或拉伸变形时聚集并沿α晶界长大,形成细长的β晶粒并逐渐变粗大,因此在900℃以上高温下合金的超塑性变形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3.
由于比强度高、耐蚀性好和与超塑性有关的易成形性,α/β钛合金Ti-6Al-4V在宇航工业中广泛用作结构材料。尽管以前对超细晶Ti-6Al-4V的加工进行了许多努力,但还没有对通过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ECAP)获得晶粒细化及其超塑性进行过系统的研究。韩国浦项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超细晶Ti-6Al-4V的低温超塑性随温度和应变速率而变化。通过873K等温ECAP时施加-4的有效应变,使初始材料等轴仪晶粒尺寸从11μm减小到0.3μm(体积百分数不变)。因而在退火温度达873K时产生了相对稳定的超细晶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4.
FGH95合金等温锻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FGH95合金细晶制备和超塑性等温变形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双冷速缓冷处理可以有效细化FGH95合金晶粒,改变γ′相的尺寸和分布,并且通过粗化的γ′相对再结晶晶粒的钉扎作用,使FGH95合金细晶组织保持很高的热稳定性;具有细晶组织的GH95合金进行高、低应变速率组合的等温压缩变形时,在低应变速率条件下,可实现超塑性变形。双冷速缓冷处理 超塑性等温锻造工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推广至大尺寸粉末高温合金盘件的等温成形,采用该技术研制的等温锻造FGH95合金盘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
详细描述了通过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临界区退火处理生产超细晶铁素体/马氏体双相(UFGF/MDP)钢的过程。本研究的目的,除了在应变梯度塑性原理中引入对增强应变硬化性产生影响的从几何学角度考虑必然会产生的高密度位错的理念外,还在于生产具有广泛应变硬化性(其它UFG材料几乎不具备)和超高强度及良好均匀延伸的UFGF/MDP钢。通过选择最佳的ECAP工艺路线以及临界区退火处理条件,能够生产出孤立的岛状UFG马氏体均匀地埋入UFG铁素体基体中的UFGF/MDP钢。根据ECAP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探讨了在本研究的加工条件下这种独特显微组织的形成过程。UFGF/MDP钢的室温拉伸性能均优于粗晶对应钢种。更重要的是。尽管为UFG组织。但与其它UFG材料不同,本研究的UFGF/MDP钢从塑性变形开始就显现出广泛的应变硬化性,而这与晶粒尺寸无关。与应变梯度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Zn—Al22超塑性合金属于细晶超塑性类合金,即合金材料在成型前,应具有等轴两相微细晶粒(一般在0.5~5μm);其成型温度的下限为0.5Tm(Tm为材料熔点);并且应变速率要在10~(-1)~10~(-4)/sec之间。 Zn—Al22合金用于生产是在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7.
通过温度480℃、初始应变速率0.001 s~(-1)条件下单轴超塑拉伸试验,研究了脉冲电流对1420铝锂合金超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光学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脉冲电流对1420铝锂合金超塑变形过程中的晶粒形貌及尺寸、位错形态及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脉冲电流提高了1420铝锂合金超塑变形性能,降低了变形抗力,与未加脉冲电流超塑拉伸实验结果相比,施加脉冲电流后超塑拉伸延伸率由160%提高到270%,提高了68%;峰值应力由14.3 MPa降到10.7 MPa,降低了25%。1420铝锂合金超塑变形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脉冲电流促进了再结晶的形核,使变形后的组织更加均匀、细小,相同应变条件下,施加脉冲电流超塑变形后的平均晶粒尺寸低于未加脉冲电流超塑拉伸;位错运动是1420铝锂合金超塑变形重要的变形协调机制,脉冲电流促进了位错运动、打开了晶内位错缠结,降低了相同变形条件下的位错密度,使变形协调更易于进行。  相似文献   

8.
《铝加工》2006,(1):20-20
一种Al-Mg-Li-Zr-Er合金涉及金属合金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Mg6.9-5.5wt%,Li1.8-2.1wt%,Zr0.08~0.15wt%,Er0.05-0.70wt%,Al为余晟。本发明的关键在往Al-Mg-Li-Zr-Er合金中添加0.50-0.70wt%的稀土元素Er;制备这种合金的方法是在1420合金熔炼过程中加入经真空熔炼的Al-Er中间合金。与1420合金相比较,Al-Mg-Li-Zr-Er合金具有细小的铸态晶粒组织以及较高的强度性能,大幅度提高合金强度,然而塑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
钇对Ti-43Al-9V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OM,XRD,SEM和TEM等测试方法,分析了稀土元素(Y)对Ti—43Al—9V合金显微组织以及力学形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i—43Al—9V—0.3Y合金由γ相、α2相、B2相和YAl2相组成;添加稀土可以细化Ti—43Al—9V合金的晶粒尺寸,并促进细小的α2/γ层片形成以及细化粗大的α2/γ/B2层片。对TiAl合金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适量添加稀土Y(0.3%,原子分数)可明显改善合金的室温强度和塑性,但过量添加将会造成材料性能降低;断口分析表明过量添加稀土导致沿晶断裂比例增加将损害TiAl合金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超细晶粒钢及其力学性能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瀚 《中国冶金》2003,(10):26-31,35
探索了在新一代钢中获得超细晶粒的方法。通过低温轧制和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可以在碳素结构钢中获得晶粒尺寸小于5μm的超细晶粒,屈服强度大于400MPa。采用应变诱导铁素体相变可以在微合金钢中得到晶粒尺寸为1μm的超细晶粒。低碳微合金钢的屈服强度达到了600MPa,超低碳微合金钢的屈服强度超过了800MPa。采用微合金化和循环热处理可以在合金结构钢中获得2μm的奥氏体晶粒,1500MPa级抗拉强度下改善了耐延迟断裂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钛合金SPF/DB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SPF/DB技术的基本概念自从1970年美国洛克威尔公司发明了钛合金超塑成型。扩散连接(SuperplasticForming/DiffusionBonding,简称为SPF/DB)组合工艺后,此项技术以其独特的优越性迅近发展成为制造钛合金结构件的举世瞩目的新技术。所谓超塑性,是指金属及其合金在一定温度、一定变形速率等条件下其延伸率可达到百分之几百甚至百分之一千以上,且变形抗力很小,呈现出超乎寻常塑性的行为.按变性效应的机理来分,可以将金属的铝塑性分为两大类:一是结构超塑性,其先决条件是要求材料具有超细晶粒;二是相变超塑性,即金属在相变…  相似文献   

12.
关于细化低合金钢铁素体晶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侯豁然 《钢铁》1999,34(5):71-74
回顾了近十年来低合金钢相变细化铁素体晶粒的进展。在无应变和有应变的条件下,给出了在相变过程中铁素体形核位置和密度的模型。探讨了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机制;V-N钢中VN是优先生核的位置,更主要的是VN能抑制晶界铁素体的长大。追踪国际上获得超细晶组织的机理和方法,探讨了晶粒尺寸对屈服强度(σs)和冲击韧性转折温度(Tc)的作用,利用应变诱导动态相变机制获得超细晶组织。  相似文献   

13.
超细晶组织的工业合金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原因之一是与在超塑性变形条件下它们能制造各种零件有关。但是关于超细晶组织对各种合金,特别是铝合金的结构强度的影响,报道很少。通过预处理在AMr6合金中可得到粗晶和超细晶组织,其纵向和横向的再结晶晶粒的平均尺寸分别为:d=42和26微米,d=1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喷雾干燥方法制备了超细90W7Ni3Fe复合粉末,并冷等静压成形,压坯经过低温还原后采用热等静压进行低温压制烧结,得到了晶粒度小于5μm、接近理论密度的钨合金材料.利用Hopkinson压杆装置对细晶钨合金进行了动态力学性能研究,对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热等静压低温烧结而成的细晶钨合金,在高应变率下表现出明显的应变强化和应变率强化效应,其动态力学性能优于常规液相烧结制备的钨合金.  相似文献   

15.
以机械合金化+放电等离子烧结(MA-SPS)制备的超细晶Ti-8Mo-3Fe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合金在模拟体液(SBF)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与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的微米尺寸晶粒的Ti-8Mo-3Fe合金、铸造纯Ti及Ti-6Al-4V (TC4)合金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MA-SPS工艺可制备出高致密度、组织均匀的超细晶Ti-8Mo-3Fe合金,合金由β相及少量α相组成,平均晶粒尺寸为1.5 μm,显微硬度为448 HV;在相同摩擦磨损条件下,超细晶Ti-8Mo-3Fe合金的摩损程度明显低于微米晶粒Ti-8Mo-3Fe和铸态的纯Ti及TC4合金,具有最低的磨损体积和较稳定的摩擦系数.超细晶Ti-8Mo-3Fe合金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而微米晶粒Ti-8Mo-3Fe和铸态纯Ti及TC4合金的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并存的混合磨损.   相似文献   

16.
叠轧深变形制备超细晶Al-1%Mg合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叠轧深变形技术具有商业化生产超细晶材料的潜力.在叠轧等效应变为4.0的条件下得到了平均晶粒为0.5μm的Al-1%Mg合金超细晶组织;在热作用下合金组织由亚稳定态向稳定态转化,在退火温度高于200℃时晶粒变化明显,在200℃以下,晶粒生长比较缓慢;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组织发生静态回复与静态再结晶过程,静态回复是通过位错的滑移和攀移而进行的,再结晶是通过亚晶合并生长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晶粒尺寸对大塑性变形的两相合金超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下对共晶铅锡合金( Pb-62% Sn)进行了高压扭转变形( HPT)。采用不同时间的自退火制备不同晶粒尺寸的样品。最长的自退火时间为12天。通过研究这些样品在室温下不同的拉伸行为,从而获得了关于超塑性性能的结果。之后,本文通过将这些结果与等通道挤压( ECAP)获得的样品进行比较,不仅证明了所有样品都具有良好的超塑性,而且具有小晶粒尺寸的样品更容易在大应变速率的条件下获得超塑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在氩气保护下对成分为Nd8Fe86B6(原子数比)铸态合金机械球磨,随后进行真空晶化处理,制备了纳米复相Nd2Fe14B/α—Fe永磁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以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球磨时间及晶化处理温度对Nd8Fe86B6合金组织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Nd2Fe14B相及α—Fe的晶粒尺寸迅速减小,球磨25h后粉末由一些晶粒尺寸约为10nm的Nd2Fe14B/α—Fe复相组织以及非晶相组成,非晶相通过随后的晶化处理可转变成Nd2Fe14B/α—Fe复相组织。球磨及晶化处理工艺参数对Nd8Fe86B6合金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优化球磨以及晶化处理工艺,可制备出较高性能的粘结磁体。球磨25h,在700℃下晶化处理30min,获得Nd8Fe86B6磁体最佳磁性能为:Br=0.63T;Hci=449kA/m;(BH)max=62kJ/m^3。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众所周知,金属材料产生超塑性一般都要求符合以下条件:材料具有等轴细晶组织;变形温度必须在0.4~0.7绝对熔化温度之间;在10~(-6)至10~(-3)秒~(-1)的应变速率范围内变形;应力对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 m 应大于0.3,最好超过0.5。Ti679合金超塑性研究一文,仅研究了α相粒度为2.02微米的等轴超细晶组织对  相似文献   

20.
测量了不同晶粒尺寸的纳米晶Ni3Fe和Fe75Al2.5Ge12.5的磁化曲线,这些材料是通过高能球磨接着在不同温度下退火制成。之所以选择这两成份,是因为它们的大块材料具有磁致伸室,这意味着样品中的应变对磁性的影响很小。利用M-H磁化曲线得到矫玩力、最大磁导率和饱和磁化强度,这些磁性能的差异和晶粒尺寸及均方根(RMS)内应变(平均有效应变)的变化有关。尽管这两种大块材料的磁致伸缩小,内应力还是控制着矫顽力。但是,磁导率的变化并不象从晶粒尺寸变化趋势所预料的那样,我们提出的看法是,粉末的形态在决定这两种纳米晶合金的软磁性能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