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网络》是一本办刊理念开放的杂志,当我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便有了这样的感触?虽然杂志内容以电信行业为主,但我还是从杂志中欣喜地找到了经营管理、互联网等相关的内容,这本杂志的形象瞬间丰满了许多。  相似文献   

2.
读编往来     
《微电脑世界》2008,(4):4-4
天津李长友《微电脑世界》编辑你们好,我订阅的新杂志收到了。你们不但杂志内容做得挺好,相关的《微电脑世界》中国网同样做得不错。但我作为一名互联网从业人员,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想针对你们的网站提出一些个人期待,例如,网站上的内容是否再深入一点,独立一点呢?如果仅是将杂志上的内容填充到网上,那么互联网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如今,互联网Web 2.0时代,提倡互动性,《微电脑世界》中国网能在再多举办一些全民参与的互动活动吗?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 感谢《互联网周刊》,感谢《周刊》的编辑和记者,笔者终于在今年第17期杂志上看到了我们自己的“成长最快的100家中小IT企业”。无独有偶,美国著名的科技经济评论杂志《UPSIDE》本月的主打内容关注的也是中小型科技企业——“100家最‘热’的未上市科技公司”。读罢《UPSIDE》再来看《互联网周刊》,笔者感到一阵欣慰:从选题  相似文献   

4.
前言 目前网络安全一般认为是来自外部的攻击和威胁。如非授权访问,信息窃取、破坏数据完整性、拒绝服务攻击、利用网络传播病毒等。但涉及互联网的安全问题决不仅仅于此.它还涉及到另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这就是互联网的“内容安全”。 现今提到“内容安全”问题,有所了解的人会首先想到互联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垃圾邮件等等。不错,这些有害信息、垃圾邮件正是“内容安全”问题的根本。如何遏制互联网上有  相似文献   

5.
编辑日志     
《现代计算机》2010,(10):108-108
内容大众,但数码类文章偏少我是从最近一期杂志才开始关注贵刊的。就我自己的感受而言.这本杂志的确是很符合大众口味,无论是图片还是版式都有着相当不错的水准,还有专门针对菜鸟入门的“菜鸟训练营”栏目。  相似文献   

6.
微言博语     
《自动化博览》2012,(8):6-6
我也说几句 @中国企业家杂志V:【马化腾:在互联网时代,谁也不比谁傻5秒钟】近日,马化腾趁“合作伙伴大会一周年”的契机向合作伙伴和同行亮出一封“公开信”,文中提到:我相信,在互联网时代,谁也不比谁傻5秒钟。你的对手会很快醒过来,很快赶上来。他们甚至会比你做得更好,你的安全边界随时有可能被他们突破。  相似文献   

7.
依稀记得好几年前,那时互联网刚开始流行个人电子杂志,不少网站都提供了“个人办杂志”的功能。只要上网去注册一个帐号,就能创立一份属于自己的杂志。互联网的特性正在于这种“平民化”。也因此当时就已让人隐约感觉到“个人出版”时代的来  相似文献   

8.
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问:《网络与信息》(以下简称“网信”)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 答:“阿信”是一本普及型、通俗化的互联网生活指南杂志。 问:“网信”的内容定位是网络还是信息? 答:是网络和信息。网络是上网知识和技巧;信息是网上精选网址和网上分类信息。 问:“网信”的读者定位是什么? 答:“网信”的读者定位主要面向三个方面的需求,一是目前还没有条件上网,但是希望了解网络知识的人群;二是正在准备上网的人群;三是上网1~2年需有人指点的人群。如企业、事业及科研院所的管理者及员工,各级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大学…  相似文献   

9.
肉搏的时代     
李智勇 《程序员》2014,(12):16-18
一旦大家都能认识到机会,并且开始“你做我也做”式的竞争就会进入肉搏的时代。肉搏和主观意愿没有关系,它是个不想做也得做的游戏。互联网江湖已经全面进入贴身肉搏的时代。肉搏时代里有很多特别的特质,下面来系统说说这个肉搏的时代。这篇文章整合了我过往文章的一些内容,尤其是最近正在撰写的互联网时代方法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读编心语     
《微型计算机》2005,(6):127-128
辽宁单田:2005年的《微型计算机》在杂志内容安排上作了调整,如将“产品与评测”版块放在了杂志的最前面,颇让我感到意外。该版块中的“新品速递”栏目采用全彩色印刷,靓丽的色彩和有质感的纸张,令人赏心悦目,幻想一下,如果所有内容采用全彩印刷,会是何等的惊艳呀!  相似文献   

11.
《网友世界》2009,(19):7-7
通常在流星不同磁盘分区的内容时,就会打开“我的电脑”。在上期杂志中,我们讲到在“我的电脑”中添加更多常用的系统程序,能够让用户更容易操作。其实除了添加系统程序外,在“我的电脑”中添加应用程序也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通过一个小小的“Shell Object Editor”软件就可以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周刊》2008,(7):44-45
《互联网周刊》:你在1998年的时候,基于什么样的想法开始投身互联网领域的? 铁贵昱:最早我在1990年开始做的是邮票生意,1993年开始创业,1997年看到邮票没什么生意可做了,就去了美国,目睹了互联网在美国的流行,也算认识了一些互联网的本质,弄明白了一些事情。以前只是看到雅虎的一些网页目录,停留在“用”的层面。而我在美国,通过资料和杂志明白了把网站放到服务器上是怎么回事,从而也发现了商机。我研究生学的也是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所以想跳出邮票行业。  相似文献   

13.
再过 10天,新世纪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在 21世纪的第一本《网络与信息》即将与读者见面的时候,作为本刊总编辑,深感有一种与读者朋友沟通与交流的责任。 “网信”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我曾在2000年第6期上写过一篇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 1.“网信”是一本普及型、通俗化的互联网信息导航和生活指南杂志。 2.“网信”主要面向以下三种读者:一是渴望了解互联网,但目前还没有条件上网的人群;二是已经上网,但希望更快捷地获取网上信息的人群;三是有一定的网络经验,但希望在网络技术和应用水平方面继续成长…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前,我作为一名《中国计算机市场动态网》的顾问,开始了和《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我一直认真地阅读《中国计算机用户》,并把一些重要内容传播出去,其中“技术讲座”栏目让我受益匪浅。因此,在《用户》发行20周年纪念之际,我衷心感谢《用户》的全体  相似文献   

15.
读编往来     
《电脑》1998,(3)
拿到第二期的《电脑》杂志后,感觉比第一期好多了,内文的内容、版式比第一期充实美观。唯一不满意的是有错别字,比如21页的“谈谈Slot的前途”一文中所有的“Intel”都写成了“Inter”就文章本身来说,可读性比较强,如果能够克服这些缺点,我想《电脑》杂志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的!  相似文献   

16.
春风好借力     
阳光灿烂,有些不知名的小花迎风俏立,心急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放起了风筝。看着风筝在蓝天下飘荡,我有些迷茫。我的思绪又回到杂志上。我的面前是一大叠读者的反馈。杂志扩版又改版。这已经是第二期,读者是否接受杂志现在的风格。文章的内容是否适合读者的“口味”。我们采取的一系列“开门办刊”的行动是否有效。一切都有待检验。虽然第一期杂志到部分读者手中已接近春节,但是短短的几天内就有500位读者传真或寄来了读者服务卡。其中有一天就收到了100多个。等我一个一个地看完读者服务卡,抬起头来向窗外看,天还是蓝蓝的天,风筝…  相似文献   

17.
目前,消费品越来越琳琅满目、难于选择,而报纸与杂志等传统媒体上所谓“权威”的点评内容也虚实难分,于是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了互联网,从和自己一样的消费者口中获得消费经验,再做最后的决策。  相似文献   

18.
快评     
《大众软件》2010,(15):157-157
7月上杂志的封面是久违的EVE的新资料片“星战前夜”,游戏是好游戏,只是使本期封面显得有些灰暗。刊物内容方面,我比较喜欢本期的新品初评,涵盖了多种产品和需求。硬件方面,“脱离菜鸟”这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本身并不是摄影爱好者,但作为数码时代的一分子,日常生活总免不了拍拍照。  相似文献   

19.
日渐兴盛的网络杂志也将实行“准生证”制度,今后只有经过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核同意,取得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后,互联网企业才  相似文献   

20.
写就是写,打就是打。打手是不需要会写字的,写手也是不需要会打人的。以前爬格子的写手们,如今爬在了互联网上,顺理成章的成了“网络写手”,但舞刀弄枪的打手们,却成不了“网络打手”。两三年前,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名为“对不起,请叫我网络打手”的帖子,内容是感慨以前是用笔写字,而自从有了互联网,就产生了质的变化,由写字改为用键盘打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