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冲击减振器与非线性能量阱耦合系统的新型吸振模型,数值模拟的结果验证了该吸振装置的高效性.分析了其参数对主结构振幅、能量耗散以及振动频率的影响,即使系统的初始输入能量变化范围较大,耦合装置也能取得很好的吸振效果.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间隙和较高的碰撞恢复系数既可以增加系统的碰撞运动次数,又能使系统在每次碰撞过程中耗散更多的能量,且该系统中的强非线性刚度有利于吸振.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汽车座椅骨架的开发质量,在某型汽车座椅骨架开发中应用CAE技术进行骨架静强度和疲劳等模拟.采用壳单元与梁单元相结合建立座椅骨架有限元模型;根据座椅骨架台架耐久试验要求和试验条件,对座椅安装孔进行全约束处理,并在试验加载位置施加相应的载荷;采用Abaqus/Standard分析座椅骨架强度;在静强度分析基础上应用F...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个馈能式主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首先给出了一种馈能式主动控制的电机作动器的驱动方式,使得作动器能够在三种工作模式下进行功能切换.其次,分析了三种模式的工作时间比与能量平衡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能够实现能量平衡的基本条件,并得到了系统达到能量平衡的条件.最后,通过一个馈能式主动控制系统设计的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主动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振动激励的干扰,并且能够达到能量平衡,即不需要外部的能量供给.  相似文献   

4.
5.
便携系统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得电池使用问题日益突出。对能量敏感实时系统的能量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任务执行过程中的电压进行调整以减少实时任务的能量消耗,给出了能量敏感实时系统的静态能量管理和动态能量管理的分析方法,并提出了具有截止时间限制的实时任务减少能量消耗的调度机制。  相似文献   

6.
采集某煤矿1300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前后的微震信号,进行时序特征分析,并采用db5作为小波基函数对微震信号进行5层分解,得到各层子频带的频谱特征和能量百分比。分析结果表明:冲击地压发生前,微震次数和能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冲击地压发生前1h出现了前兆信号,能量主要分布在62.5~250Hz的中高频段,能量百分比达到55%;冲击地压发生时,波形起伏明显,振幅明显增大,低频信号占主要成分,能量主要集中在0~62.5Hz的低频段,且占总能量的70%左右。得出冲击地压前兆:振幅增加,微震主频明显降低,频带由高频向低频发展,且前震发生的时间越靠近主震,低频信号越多,低频信号所占的能量百分比也越大。因此,可将微震主频急剧降低、振幅明显升高、低频信号能量百分比增加作为冲击地压前兆的主要特征,结合每日微震次数和能量变化趋势进行冲击地压预测。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坪动目标监测网络在天津机场现场应用测试中暴露的能量损失相关问题,在原有网络MAC层协议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数据分类处理思想的网络节点自适应能量优化机制,对网络原有的CSMA/CA算法、ACK帧、数据碰撞等方面做了调整。进行了数学建模和数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利用OPNET软件建立场景进行网络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网络在网络生命周期、吞吐量等指标方面均优于原有的网络,较好地解决了系统在现场应用中暴露的能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能量收集是将外部环境能量转换为电能的过程,在实现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的自供电方面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目前能量收集技术在采煤机上的应用探索缺乏对能量收集系统适应性的研究,不能实现可靠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根据采煤机的工况环境特点,分析了采煤机上可收集的微弱环境能量及将其转换为电能的可行性,指出光照能量、温差能量、振动能量作为采煤机的3种典型环境能量,由于能量特点不同,其适应性也各不相同。光照能量适应性差,不适合作为能量收集技术中的环境能量来源。温差能量来源稳定,温差发电片安装便利,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温差发电片需安装在采煤机的主要产热部位,安装位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振动能量总量大,压电发电片结构简单,受工况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安装位置不受限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邬春学  许博威  叶胤鹏 《控制工程》2012,19(4):566-569,573
传感器节点体积微小,通常携带能量十分有限的电池。由于传感器节点个数多,成本要求低廉,分布区域广,而且部署区域环境复杂,有些区域甚至是人员不能到达的,所以传感器节点通过更换电池的方式来补充能量是不现实的。如何高效使用能量来最大化网路的生命周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的首要挑战。为了提高网络的寿命,目前人们已经提出了很多基于网络层的路由协议。比较研究了传感器网络现有的路由协议,参考LEACH分簇算法和MTP协议,提出了一种在MTP协议基础上将LEACH分簇思想引入进来的改进方法,即在基于能量强度将网络节点分层后,再在各层上进行簇区分,均衡各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来提高网络的寿命。实验表明该路由算法可提高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分析并推导了应力波在弹性体中传播时,质点的运动速度、压力、位移及应力载波的聚流的形成与表达式.利用得到的公式描述了冲击能传感器的工作机理.给出了某风动工具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2.
姚信威  钟礼斌  王万良  杨双华 《计算机科学》2018,45(2):165-170, 188
针对现有能量捕获技术存在能量来源不稳定、储能设备容量有限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电容和电池的混合储能结构,并建模分析其相应的通信信道容量性能。首先,针对点对点能量捕获无线通信系统,建立基于混合能量存储结构的通信信道模型。其次,根据能量捕获的随机特性,假设能量到达过程符合伯努利随机过程,提出了一种近似最优能量分配策略,推导出系统平均吞吐量的上、下界限及其常数差值,并进一步求得系统近似信道容量。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在捕获能量小于和大于超级电容储能容量两种情形下,系统信道容量上、下界的恒定差值分别为1.77bps/Hz和2.49bps/Hz;同时,相比传统节点采用电池作为单一储能结构,混合能量存储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增大系统的信道容量,当超级电容储能容量与电池储能容量的比例为12时,信道容量的上界 可提升到70%。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连续小波对真实混沌信号恒生指数进行分析,提取它的奇异点并计算奇异点处的Lipschitz指数。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外界冲击强度的量化方法与外界冲击作用域的概念。系统所受冲击分为连续冲击和离散冲击,将奇异点分为孤立奇异点和聚集奇异点。实验表明,孤立奇异点不影响系统走势,而聚集奇异点对系统走势影响较大。在聚集奇异点处,外界冲击的平均强度与表征系统混沌程度的李雅普洛夫指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MANET中节点必须依靠可携带的有限电源供电,为了尽可能延长节点及网络的寿命,节能方法一直是专业人员致力研究的问题.基于能量感知的最小能量动态源路由协议是针对最小能量动态源路由协议提出来的.引入能量感知策略就是使路径的剩余能量成为主要的度量指标来选取最佳路径,选择剩余能量最大的路径转发数据,并且减少节点能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电能量回馈技术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电能量的变换方式、能量回馈过程中的基本电路以及电能的回馈技术等能量回馈技术原理进行分析,并对有关轧钢系统共母线方式的能量回馈进行研究,试图为广大企业在利用电能量回馈技术上面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以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刘飞 《传感技术学报》2020,33(2):180-185
针对能量收集分布式检测系统由于环境能量到达随机造成系统检测性能不稳定的问题,在同时考虑节点能量不确定性、探测能量不确定性、通信能量不确定的前提下,给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能量使用门限的能量管理策略的确定方法。该方法首先优化探测和通信的能量分配方式,然后根据能量到达强度,对有限能量区间进行穷举搜索,确定合理的节点能量使用门限。该方法的优势是确定的策略是一种离线策略,不占用节点通信资源,电池存储能量是唯一执行条件,简单易行。仿真表明该方法确定的节点能量管理策略与“能量到达即使用”的策略相比,有效降低了能量随机到达对系统检测性能的影响,提升了检测系统平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7.
计算技术、通信技术和微机电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能传感器网络的广泛使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能量供给技术是智能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因为只有长效、低廉的能量才能保证微传感器节点的正常运行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传统的电池供能技术已满足不了大规模传感器网络微节点对能量的需求。因此,需要研究新的节点能量供给方法和技术以满足微节点的特殊需求。本文讨论了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收集人体能量为微节点供能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这些模型对传感器微节点的能源设计和智能传感器网络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Hashin准则,用Abaqus建立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板的冲击仿真计算模型,分析材料在不同冲击能量、冲击质量与冲击速度影响下的初始损伤和损伤演化特性.通过对比发现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仿真计算模型对此材料的冲击预测有效.  相似文献   

19.
20.
重点探讨了传感器的冲击机理,通过分析冲击过程中减小的动能和位能应符合传感器的变形能平衡原理,得出冲击载荷是静载荷二倍的结论.针对冲击力的影响,文中提出,提高传感器自身抗冲击性能和外部保护措施,可提高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