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西北地区农业滴灌中河水泥沙含量高的问题,结合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下游段泥沙资料及喷、滴灌灌区需水量的大小,分析了流量、河水浓度对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水沙分离效果的影响,对其首次应用于滴灌泥沙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观测和分析各工况下进流量、进流浓度对溢流浓度、溢流中泥沙粒径分布及最大泥沙粒径和底孔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完全可以代替沉沙池加滤网的旧模式处理泥沙以满足滴灌用水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多级斜板式水沙分离装置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渠化设计的方法对垂向异重流式混合流体分离鳃进行结构优化,在不同流量、不同含沙量、不同斜板间距组合条件下,对该优化的多级斜板式水沙分离装置进行了动水循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渠化设计后,清水流与沉降泥沙各行其道,大幅度减小了相互间的扰动;溢流泥沙中值粒径随进流流量的增大不断增大,随进流含沙量的增大逐渐减小;出流含沙量随斜板间距减小而降低;在流量为0.9 m3/h时该装置水沙分离效果最好,泥沙分离率在80%以上,最高可达到93%。  相似文献   

3.
高含沙水流在渠道输送与管理运用上远较清水困难而复杂。本文就自己多年参加高含沙引水实验研究工作的实践,着重介绍高含沙浑水输送及渠道管理运用方法。一、高含沙水流渠道的规设计划要点根据高含沙浑水特性修建渠道,特别是清浑兼引渠道,既要适应清水有冲的特点,又要考虑浑水泥  相似文献   

4.
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是在动态条件下利用水流自身的能量,从高含沙浓度的浑水中将水沙(包括极细沙和黏粒)分离,获取可供人们生活用的透明清水的取水装置。由于装置内部结构复杂,仅通过物理模型实验无法了解"装置"内部完整的流场特性。采用k-εRNG湍流模型和SMPLEC算法对"装置"内部三维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计算结果详细分析了"装置"内径向、轴向以及切向速度分布特征,及其对"装置"内泥沙运动轨迹和水沙分离效率的影响。从清水流场特性出发,初步探讨了"装置"有效分离水沙并获得清水的机理,并为"装置"结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含沙水流基本特性的研究表明,浑水流变特性与清水有明显的不同。这是高含沙水流流动、输沙、冲淤等特异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流变特性的测验是高含沙水流特性研究和实际工程计算中重要的一环。已往,在黄河干支流及实验室高含沙浑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轴流泵输送含沙水流时的工作性能,基于Euler多相流模型、RNG k-ε湍流模型与SIMPLEC算法,对轴流泵装置内固液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0.8、1.0和1.2倍设计流量条件下轴流泵装置在含沙工况和清水工况的能量性能和流态差别。同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固相颗粒直径和浓度对装置内部固液两相流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同一流量条件下,含沙工况下的泵装置效率和扬程都比清水工况低,且导叶体和出水流道流态较清水工况差;随着固相颗粒直径的增加,叶轮叶片壁面处颗粒体积分数逐渐增大,且颗粒体积分布均匀性越差,固相颗粒主要集中于叶片压力面进口处及吸力面靠近轮缘处;而随着颗粒浓度的增大,叶片表面及导叶表面固相颗粒分布的均匀度变差,固相颗粒主要分布于靠近叶片压力面进口处、吸力面靠近轮缘处,导叶处流态变差。研究结果可为轴流泵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黄河内蒙古段河水高含沙问题,通过改变多级斜板水沙分离装置中的斜板间距,探讨了不同流量、不同浓度浑水下斜板间距对泥沙分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级和第二级分沙装置中斜板间距越小,水沙分离效果越好;第三级分离装置的斜板间距减小到2 mm时,其对提高水沙分离率的影响不明显,而且会导致泥沙淤积,不利于排沙。同时分析了不同流量下斜板间距对排沙孔分离出的泥沙中值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流量下,排沙孔泥沙颗粒粒径随斜板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 le im age veloc im etry,简记PIV)技术,测试了不同工况下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的清水水流流动特性,给出了该装置内水流流速矢量分布、流场流线、速度分量应变率分布和流场涡量分布图.并据此分析了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内部清水水流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9.
垂向异重流式水沙分离鳃水沙分离机理浅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新形净水装置——垂向异重流式水沙分离鳃的水沙分离机理进行初步研究。在已有的利用加单排鳃片分离鳃对含沙质量浓度为60 kg/m3的浑水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无鳃片普通模型、加单排鳃片模型和加双排鳃片模型在泥沙质量分数为8%~20%的范围内进行了不同含沙浓度浑水中泥沙沉降速度的对比试验,得出3种不同装置中泥沙沉降速度的基本规律。分别从泥沙絮凝的角度和异重流的角度阐述了垂向异重流式水沙分离鳃这一装置可以快速进行水沙分离的机理,并简单论述了垂向异重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浑水脉动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昌 《人民黄河》1994,17(4):33-35
在对量测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的基础上,对不同流态区清水和浑水脉动压力进行了系统的对比观测。试验结果表明:高含沙浑水不再属牛顿体而变为宾汉体,浑水的紊流结构发生变化。浑水脉动太力均方根和经度系数随含沙量增加呈直线关系增大,以常水水柱表示的脉动压力均方根和强度系数,浑水和清水没有区别。水流含沙后,浑水紊流结构的变化,并没有改变紊流结构中旋涡含能分布规律,紊动能仍然集中在大,中尺度旋涡中,所以,浑水和清水  相似文献   

11.
陈明 《四川水利》2007,28(3):48-50
科技档案与科技资料都产生于人们的生产、科技活动之中,又为生产、科技活动本身服务。科技档案、科技资料有其共性。都是提供科技情报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都有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特性。为了提高科技档案和科技资料管理的质量,必须充分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科技档案资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促使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叙述珠江流域10年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的工作成效,指出不前珠江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珠江流域水土保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3.
清水沟小流域雨洪资源调控利用方式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雨洪拦蓄、调控利用作为突破口,对清水沟小流域雨洪资源利用进行了规划与实施。经过5年的实施,不仅使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土流失得到综合防治,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而且为高塬沟壑区雨洪资源的高效利用树立了样板。  相似文献   

14.
站队结合工作是对水文基层测站管理体制和测验方式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成功的模式可供借鉴,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游水文水资源局在站队结合工作中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十几年来的改革实践表明,搞好站队结合,必须开拓思路,深入分析,加强管理,才能加速基层管理体制和测验方式改革的步伐,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深化站队结合工作,才能更好地满足防汛,水资源利用等日益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刘吉祥 《四川水力发电》2000,19(2):89-90,92
结合成都院产品质量自查、自评的实际 ,阐述了产品质量自查、自评的做法和坚持产品质量自查、自评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中小水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水电站运行与日常维护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电站效益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从理论到实例两方面对中小流域水电站运行与日常维护管理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比较,旨在为中小型水电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水工建筑物混凝土碳化、冻融破坏的防治措施,以"防重于治"为原则.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荆江分蓄洪安全区涵闸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安全区涵闸主要存在淤积、工程老化、闸门漏水三大闸身隐患和无机械排(抽)水设施、无抢险预备土、欠分洪预备土、无预备闸门、无专人管理四大分洪准备问题及一项管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从安全区所属干堤溃口后涵闸腹背受水的实情考虑,提出了将险情与损失控制在局部范围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金属结构发展的过程,论述了金属结构在施工工序中产生的施工误差对其质量的影响,提出了质量成本控制的概念,进而提出了质量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张掖市平原洼地水库的建设背景;特点;平原洼地水库存在坝体填筑质量差、坝体坝基渗漏严重、坝顶超高不足、上游坝坡风浪冲刷掏蚀严重、坝坡不稳定、建筑物老化失修等病害;病害危害;治理技术措施;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