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越来越难,尤其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对实践动 手能力要求较高,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就业难的主要途径。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技能、 改革实验课程考试制度、借助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实践证明,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实 现高等学校和用人企业无缝对接,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加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 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设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该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采用HTML5技术搭建的校企合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功能实现,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校企合作中沟通不善、缺乏选择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是现阶段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校企合作发展的优劣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好坏。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媒体学院服务外包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提供了一种可借鉴、操作性强的参考,同时为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设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该文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采用HTML5技术搭建的校企合作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功能实现,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校企合作中沟通不善、缺乏选择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提出以IT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3+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三级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效果明显,同时对同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永强 《福建电脑》2014,(4):195-197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化发展,学生工程能力相对薄弱及创新不足是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突出存在难题。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双方优秀资源,取长补短,满足了多样性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吕国宁 《福建电脑》2012,28(3):57-58,66
针对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降,深入分析各高职院校计算机技术人才就业现状和培养模式关系本文,以提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导向,对目前各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和课改进行阐述,同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加强校企合作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各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软件项目实训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舒明 《福建电脑》2010,26(11):197-198,183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计算机类软件开发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缺少参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实践动手能力较弱、开发经验缺乏导致就业能力低下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实训课程安排,提出了由软件企业带着商业项目进高校的合作方案,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商业项目实践经验,为将来毕业后顺利进入企业创造有利条件,为校企合作培养实用性软件人才探索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以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例,阐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物联网工程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技工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现状及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了网络化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并由此分析了目前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及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实施一体化教学,加强校企合作,关注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魏芹 《网友世界》2014,(17):272-272
高职院校的发展与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直接影响着两者的发展。对接融入了,用人单位会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满意,促进了下一年的订单计划,从而解决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问题。纵观现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后企业的评价,就能发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的不顺利,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开展。本文就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从文化认同、文化渗透、文化对接三个方面实习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电子行业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也成为带动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在高职院校中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校企合作局限在聘请企业专家授课和讲座、成立校企合作实习工厂等形式.而这些看似合理的举措表面之下折射出来的却是目的高毕业生适应岗位的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因此,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建立一种学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开发课程体系的模式就成为当下职业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校企合作建设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新途径,以期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就业零接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康庄  杨俊 《办公自动化》2010,(16):6-9,25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楔合了高职院校和用人企业在人才供需方面的共同利益点,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有力措施。通过对国内外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创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来。  相似文献   

14.
孙昱 《网友世界》2012,(10):76-77
高职的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推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改善学生的顶岗实习的质量.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校企联动共同构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地方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计算机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结合教指委的改革意见,在分析石油行业计算机人才需求及用人市场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需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需求导向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措施和具体方法,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特点,为计算机这样的通用性专业毕业生就业拓宽渠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金斌英  阮威 《福建电脑》2014,(10):38-39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基于"三阶递进校企合作"的高职动漫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全程化,从源头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结合项目化课程设置,解决了学生顶岗实习与课程设置冲突的问题。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教育》2013,(23):30-37
近几年,信息技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业内各企业急需大批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从业者,而作为传统教学场所的高校很难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进行实践实训。学生由于缺乏针对性训练,工作后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和茫然,难以快速融入工作。因此,各高校通过校企合作,试图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契合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在新的产业形势下全面体现高等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适逢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建成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并成立"校企协同研发中心",试图走出一条促进产业链、学科链、人才链协调发展和有效对接的校企合作新路子,我们于2013年6月邀请多位高校专家和企业代表来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围绕软件人才培养思路和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新型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各位读者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9.
结合黑龙江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学生就业情况,针对软件高级技术人才需求现状,采取"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与用人单位共商人才培养方案,签订校企"定制式"人才培养协议。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素质培养为基础,以"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应用上手快,发展后劲足"为目标,探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道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大学毕 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 增大,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教育与引导,分析大 学毕业生就业观的现状,查找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主要因素,高等学校采取积极的教育对策,帮助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实现 顺利就业与创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