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站锅炉运行中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十分困难 ,尤其是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目前还没有可行的方法。在试验台上进行乏气送粉煤粉浓度测量的试验研究 ,得出温度不变且气流速度一定时 ,煤粉与空气混合前后的静压差与煤粉浓度线性相关。试验结果为乏气送粉煤粉浓度的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与应用〔刊,中〕/杨兴森尹静白玉等//中国电力.2003,(4).53-55乏气送粉锅炉的煤粉浓度在线监测一直是工程上的技术难题。通过一次风气流与煤粉颗粒混合前后的能量分析,确立了乏气送粉锅炉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用于某1000t/h锅炉,成功实现了乏气送粉锅炉煤粉浓度的在线监测。国产300MW机组锅炉燃烧器倾角投自动及调节再热汽温的探讨〔刊,中〕/胡国梁谢力群郑炜等//中国电力.2003,(4).68-70介绍珠江电厂为解决燃烧器倾角问题、完善再热器出口汽温控制方案,提出通过限制燃烧器倾角调节范围、不同燃…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利用煤粉混合器测量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介绍了煤粉浓度测量的数学模型。在某电厂410t/h锅炉的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量煤粉浓度,显著地提高了测量精度,这种测量方法不仅适用于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而且适用于乏气送粉系统。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不同风粉测量方法在泛气送粉锅炉上应用时的优缺点,根据动量守恒原理,提出了适合乏气送粉锅炉的风速与煤粉浓度测量方法,并对带粉气流测量及防堵,温度探头防磨,煤粉浓度测量建模等作了阐述,大量现场试验数据论证了这一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基于动量法的乏气送粉锅炉的煤粉浓度与风速的测量原理。在天生港电厂GKS-9000DCS系统上开发了风粉在线监测系统,对系统的软硬件组成、测量的关键性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等进行了介绍。系统可为运行人员及时监测锅炉风粉实况和进行燃烧优化调整提供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电站锅炉输粉管道煤粉浓度动量法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理论上阐述了乏气及直吹式送粉锅炉煤粉浓度的动量法测量原理。依据动量定理,视气固两相流体为整体,将测量煤粉浓度时涉及的流体内部复杂运动转化为研究流体与外界的相互作用。现场试验证明,该方法对煤粉浓度的测量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对煤粉量的变化反应快速灵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实用性,为电站锅炉煤粉浓度在线测量开辟了新的实用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风粉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对送入锅炉炉膛的一次风风速、煤粉浓度、风粉混合物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有效解决了由于风粉不均匀而引起的锅炉运行不稳定的问题。该系统可对锅炉来粉的均匀性、燃烧器负荷分配、堵管、断粉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常规的制粉系统一次风管总截面积无法调节,导致锅炉低负荷运行时一次风气流中煤粉浓度较低,燃烧不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组合式一次风管的设计,该设计中对应单个燃烧器采用多管组合式送粉管道,并将对应的燃烧器改造为与管径相匹配的多喷口燃烧器,通过控制组合式送粉管道上的阀门,开关不同的送粉管来调节总的通流面积。根据这一设计分别给出了采用组合式一次风管的半直吹乏气送粉系统、半直吹热风送粉系统、中间储仓式乏气送粉系统和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系统流程图。采用组合式一次风管的制粉系统送粉管道总截面积可以随负荷变化而调节,当锅炉负荷降低煤粉量减少时亦减小送粉管道截面积,即维持最佳煤粉浓度保证稳定燃烧又维持一次风速在规定范围内防止煤粉沉积。  相似文献   

9.
乏气热风复合送粉技术可以将制粉乏气送入一次风系统进行送粉,避免低煤粉浓度的三次风对煤粉燃尽和氮氧化物(NOx)排放的不利影响,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制粉乏气转移与热风进行复合送粉的新型多煤种适应性的低NOx低氮燃烧技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新型低NOx燃烧系统乏气转移对NOx排放质量浓度和煤粉燃尽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系统的乏气转移量增加,虽然会使得煤粉燃尽率略有下降,但是可以显著降低NOx排放质量浓度。在实炉测试时乏气转移系统后锅炉效率能达到94%,NOx排放质量浓度为207 mg/m3(φ(O2)=6%),各项指标优良,表明该系统具有显著的低NOx燃烧效果,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0.
锅炉燃烧系统监测装置测量方法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锅炉燃烧系统监测装置一次风速及煤粉浓度各种测量方法的基本原理,对各自韵技术特点、适用性和差异性等进行了分析对比,指出应根据制粉系统的形式及监测要求进行风粉监测技术方案的选择.针对不同炉型的特点,分别对一次风粉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用实例说明了采用阻力转换法与速度一压差法相结合、自清灰式测速元件与静电法相结合分别对乏气送粉和直吹式送粉锅炉进行一次风粉在线监测的实现方案和应用效果.指出了大型锅炉一次风粉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光脉动法的便携式煤粉在线监测仪在美国田纳西州Boll Run电厂900MW锅炉上的试验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煤粉管内的煤粉粒度会有很大的不同;受弯管的影响,煤粉粒度和浓度经过弯头后会产生分离现象,但流过一定长度后煤粉在管内截面上趋于均匀;在流动状况好的煤粉管中,煤粉浓度和粒度在截面上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2.
一次风煤粉浓度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次风煤粉浓度的几种测量方法 ,比较了几种方法的特点 ,对于生产现场如何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电站锅炉煤粉浓度在线测量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站锅炉一次风的在线测量对于锅炉的燃烧调整和安全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各种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指出采用阻力压差法进行在线监测是一次风监测较为可行的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静电荷原理测量煤粉浓度的特制传感器和DY系列远程I/O数据采集模块组成硬件系统,用力控PcAuto组态软件开发出新型锅炉风粉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用于在线监测、记录一次风管道的煤粉浓度、风温、风速等流动参数,从而有效提高锅炉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低NO_x旋流燃烧器一、二次风混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设计的新型低NOx旋流燃烧器中,采用温度示踪法研究一、二次风的混合情况。通过分析冷态煤粉浓度的分布及煤粉高浓度区域面积的大小,得到:中心管扩角越小,二次风混入越晚,冷态高煤粉浓度区域面积越大;一次风率为0.2、一次风速为15m/s、直流二次风速为25m/s时冷态高煤粉浓度区域面积较大,有利于降低NOx的生成;内二次风旋流开度减小较外二次风旋流开度减小对冷态高煤粉浓度区域面积的影响大;内旋流强度为1.35、外旋流强度为1.56为最佳的试验工况。  相似文献   

16.
神华煤由于本身的特点,在煤粉锅炉中燃烧呈现了易结焦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通过实际锅炉的运行实践和统计数据,作者认为神化煤在煤粉炉中燃烧出现结焦不仅与其灰熔点有关,而且受到炉膛结构的影响。发现合理选择容积热负荷和截面热负荷,采用分散布置的燃烧器,适当减小假想切圆直径,可以通过锅炉设计,避免燃烧神华煤的煤粉炉结焦。运行中适当提高煤粉细度,维持炉膛烟气中氧量在一定水平,准确控制一次风粉的比率,保证各角燃烧器二次风风量平衡和风粉流量平衡也是避免结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气化小油枪点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长福  韩剑峰 《电力建设》2007,28(10):83-84
煤粉燃烧器气化小油枪点火技术是一项为节省锅炉耗油量所发展起来的技术。文章通过数值计算, 考察了煤粉浓度、煤粉颗粒粒径、热风温度、热风风速及煤种等因素对点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煤的挥发份含量越高、煤粉浓度越高、煤粉颗粒粒径越小、热风温度越高、热风风速与送煤粉风速配合得越好,则燃烧器点火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高浓度煤粉燃烧对NOx排放特性影响的内在机理,在一维火焰炉试验台上,对3种典型煤在不同煤粉浓度燃烧下的NOx前驱物HCN与NH3在主燃区进行了测试,对气相催化还原剂CO及沿炉膛轴向的NOx释放特性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浓度相比,高浓度煤粉燃烧条件下的NOx排放量最大可降低2.2倍。对于不同煤种,最大限度抑制NOx排放的最佳煤粉浓度控制在过量空气系数0.7左右,煤粉燃烧过程中的NOx主要在着火区距炉膛入口0.2~0.4m处产生。在高煤粉浓度下,燃料氮向HCN与NH3的转化率均远远低于常规浓度,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CO对NOx还原分解的加速是高浓度煤粉燃烧低NOx排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燃煤锅炉燃烧系统主燃区引入节点功能区的概念,运用浓淡煤粉燃烧器和贴壁风技术,将相邻2层一次风喷口中的下层设计为上浓下淡煤粉喷口,将上层设计为下浓上淡煤粉喷口,设置2层一次风喷口之间的二次风与一次风小角度偏置,同时在中间二次风两侧布置贴壁风,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煤粉燃烧过程中节点功能区的速度场、温度场及O2和CO浓度场分布,使燃烧系统实现了稳燃、低NOx排放、防结焦及防高温腐蚀等多重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运用节点功能区的低NOx燃烧系统中,NOx排放浓度减少50%~70%,飞灰可燃物含量无明显升高,结焦现象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E型磨煤机制粉系统调整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冷态下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量的标定、热态下磨煤机出口风粉测量及煤粉系统调整测试,分析了各粉管风速、粉量偏差,根据煤粉细度对各台磨煤机折向门挡板进行调节,了解折向门-煤粉细度特性,并在典型磨煤机上进行了变风煤比等一系列调整试验,针对E型磨煤机运行特点,制定了制粉系统的优化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