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化学控制浮选是近年来硫化矿浮选技术的重大进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电化学原理揭示浮选过程的本质,确立流程中各作业点药剂用量与电化学参数的函数关系;在浮选过程中,在线连续测量pH,电位等各种电化学参数;依据所确立的数学模型调整药剂用量,优化药剂制度,以提高选矿指标。在电化学控制浮选的实验室研究和浮选工业过程中,需要用离子选择电极进行测量。国内外对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和生产都很重视,美国已商品化的离子选择电  相似文献   

2.
离子选择电极示踪技术及其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离子选择电极示踪技术方法原理及试验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并把该技术方法引用到地下水示踪试验研究中。通过列举的两个应用实例说明 ,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用氯离子选择电极以多次标准添加作图法测定三氧化二锑中微量C1-.锑对测定Cl-的干扰,可用酒石酸和柠檬酸络合掩蔽消除.该方法流程简单、检测快速,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加料回收率为96%~103%,可测定氯离子含量-的下限为0.0005%.  相似文献   

4.
用乙醇-乙酸及过氧化氢还原Cr^6+来消除对测定氯离子的干扰,用柠檬酸二钠掩蔽Fe^3+和Cu^2+等离子,用氯离子选择电极,通过多次标准添加作图法测定镀铬液中的氯离子.该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加料回收率为96%-104%,可测定氯离子最低含量为0.2 mg/L.  相似文献   

5.
用氯离子选择电极以多次标准添加作图法测定三氧化二锑中微量Cl^-,锑对测定Cl^-的干扰,可用酒石酸和柠檬酸络合掩蔽消除,该方法流程简单,检测快速,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加料回收率为96%-103%,可测定氯离子含量ωCl^-的下限为0.0005%。  相似文献   

6.
7.
用乙醇-乙酸及过氧化氢还原Cr6 来消除对测定氯离子的干扰,用柠檬酸二钠掩蔽Fe3 和Cu2 等离子,用氯离子选择电极,通过多次标准添加作图法测定镀铬液中的氯离子.该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加料回收率为96%~104%,可测定氯离子最低含量为0.2 mg/L.  相似文献   

8.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以多次标准添加作图法测定铝型材厂酸蚀法封闭液和废水中的氟离子,因大量的铝与氟离子络合而带来的干扰,可由钛铁试剂和柠檬酸根络合消除.该法流程简单、检测快速,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n=6),加料回收率为96.1%~103.4%,最低可测定0.1 mg/L的氟离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纳米膨润土中微量氟的检测方法,解决了酸溶分解样品氟提取不完全使测定结果偏低、酸度调节中硅易析出形成沉淀干扰测定的问题。方法检出限为0.013mg/L,加标回收率在97.3%~99.3%范围内。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测定准确度和精密度符合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0.
用离子氮化技术制备一种钛基pH敏感电极,电极对pH的响应范围为pH2-12,斜率为55mV/Ph,电极对一价阳离子的选择性优于玻璃pH电极的,有较好的生现性和稳定性。用热力学计算和X射线衍射试验探讨了电极的响应机理,由此极结构牢固,耐腐蚀,寿命长,是可在一定范围内代替玻璃pH电极的新一代pH传感器。  相似文献   

11.
用氯离子选择电极以多次标准添加作图法测定了硝酸钴中的微量氯离子。方法简单,快速,测定的标准偏差小于0.001,加料回收率为96%-103%,最低可测定0.001%的氯离子。  相似文献   

12.
用氯离子选择电极,通过多次标准添加作图法测定马口铁钝化、漂洗含铬废水中的氯离子,用乙醇-乙酸 氧化氢还原来消除对测定有干扰的大量铬酸根。该法简单快速,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加料回收率为96%-104%,最低可测定氯离子含量约为0.2μg/mL。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一种分析铝电解质分子比的新方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确立了该种方法分析铝电解质分子比的适宜条件及分析步骤,通过分析合成试样分子比,认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精度可达±0.02,可做为工业铝电解质分子比分析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段庆文 《有色金属》2002,54(Z1):72-75
介绍涂覆阳极、铂钛阳极、气体扩散电极和立体化电极的基本结构和应用,并探讨电极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铝土矿选矿脱硅工业试验流程中磨矿分级回路和磨浮回路,认为流程中存在粗粒一水硬铝石单体和富连生体的过磨且中矿循环量偏大。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在旋流浮选系统中进行了旋流浮选和分级试验对比。由试验结果可见,与分级作业相比旋流浮选作业可缓解单体和富连生体的过磨问题,减少进入浮选过程的贫连生体,实现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的选择性分级,提出了“选择性分级—常规浮选”铝土矿选矿脱硅的新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PVC膜连四硫酸根选择电极的研制方法,该电极活性物质为季铵盐。膜的最佳组份为2%(W/W)三庚基十二烷基碘化铵(THDDA),68%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DEHP)和30%PVC。电极响应S_4O_6~(2-)的线性范围为1×10~(-5)—1×10~(-1)mol/L,检测限为1×10~(-6)mol/L。在pH4.5至10,其电位值不受pH的影响。该电极对不同阴离子的选择性系数为S_2O_6~(2-)4.4×10~(-3),S_3O_6~(2-)1.4×10~(-1),SO_4~(2-)、S_2O~(2-)和SO_3~(2-)10~(-5)。可用S_4O_6~(2-)PVC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测定铀矿石碱浸液中S_4O_6~(2-)含量。S_4O_6~(2-)的检测限为10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0%。  相似文献   

17.
杨文英  刘开录 《铀矿冶》1999,18(3):187-193
离子色谱法采用薄层离子交换树脂和稀溶液体系,可以作为研究离子交换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想手段。本文导出了离子交换平衡方程,并予以实验验证。导出了测定离子交换反应热的方程,测定了在碳酸钠溶液中在季铵二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F- 、Cl- 、NO-2 、HPO42- 、Br- 、NO-3和SO42- 的离子交换反应热。以色谱峰的对称度作为离子交换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手段,观察离子交换过程中离子和离子交换树脂间ππ键的极化作用,及温度对离子交换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锌浸出渣的选择性酸浸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ZMS-3型振动磨对酸浸渣预同械活化20min,探索了其在不同浸出酸度,温度和酸量下对锌,铁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活化过的酸浸渣,其锌的浸出率与选择性浸出效果有所增加。温度为90℃,始酸度1.53mol/L H2SO4,液固比4.67.浸出时间140min,并在当出时加入MnO2和K2SO4的浸出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可达75%,而铁的浸出率仅为13.79%,基本上实现了锌的选择性浸出。  相似文献   

19.
许根福  蔡志强 《铀矿冶》2001,20(3):192-197
用细粒细胞大孔强酸性树脂和大孔弱碱性树脂进行了往复流动矮床层离子交换试验,分别测试定了它们吸附NH4^ 或NHO3及其解吸性能,并与相应的粗粒级树脂固定床离子交换作了对比,证明了前一离子交换技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巯基乙酸选择性抑制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陶坤  魏明安 《矿冶》2011,20(2):15-19
从分子力学及分子动力学角度,研究了巯基乙酸(TGA)在辉钼矿和黄铁矿表面选择性吸附的机理。利用Materials Stud io 4.4软件包和UFF力场建立巯基乙酸在两种矿物表面的吸附模型,进行几何优化和动力学模拟,确定TGA离子在两种矿物表面的最佳吸附构型,计算并分析真空环境和水环境下巯基乙酸与两种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能。指出吸附能的差异是导致TGA离子在黄铁矿表面选择性吸附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