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2.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氧化与防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TiAl金属间化合物在高温下形成Al2O3/TiO2混合氧化膜,抗氧化能力较差,耐施加合适的防护涂层。本文综合评述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高温氧化机理,合金元素、表面处理及防护涂层对其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总结了目前广为研究的微晶化和活性元素效应在合金高温氧化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了二者的协同效应。微晶化和活性元素效应均能够降低合金的高温氧化速率,提高氧化膜的黏附性。然而,微晶化中晶粒的长大趋势和促进内氧化发生的缺陷对其实际应用造成不利影响,少量活性元素的添加恰好弥补微晶化的这些缺失;活性元素添加须适量,这点限制了它作为保护性氧化膜形核中心的数量及降低氧化速率的幅度,且使得合金氧化增重较未添加活性元素试样略有增加,微晶化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可以弥补应用活性元素效应的不足之处。本工作旨在加深对微晶化和活性元素协同效应对合金高温氧化性能影响的微观理解,为制备性能更为优异的抗高温氧化合金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6.
依据目前航空发动机核心热零件所遭受的严苛环境以及微晶玻璃涂层优异的高温防护性能,采用流涂法在航天发动机用镍基合金GH4586表面制备含镍的B2O3-Al2O3-BaO-CeO2金属/微晶玻璃复合涂层(Ni/BABC)。利用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增重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形核剂和不同热处理工艺对B2O3-Al2O3-BaO-CeO2组分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以及晶化行为对复合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质量分数)ZrO2作为形核剂能达到最好的形核效果,析出晶相为BaAl2B2O7;微晶玻璃的最佳析晶工艺为650℃退火30 h,其退火时间越长,析晶率越高,30 h后析晶率趋于稳定,约为46%;微晶玻璃复合涂层对基体...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Fe3Al合金从室温到1200℃的抗拉性能,用扫描电观察口并对脆韬转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水汽环境的影响,Fe3Al使金的抗性能温度的变化,不是连续地升高或下降。 相似文献
9.
10.
钛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了钛元素对FeAl金属间合理化物在1000℃和1100℃大气环境下的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过程通过增重法测定,氧化产物通过X射线衍射、能谱和扫描电镜等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加钛和未加钛Fe-36.5Al合金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均可拟合为抛物线;(△W/S)^2=Kpt+C。加钛FeAl合金在1000℃和1100℃时的Kp值分别为2.4,3.3mg^2cm^-4h^-1。而未加钛Feal 相似文献
11.
12.
水蒸气加速Fe-Cr合金高温氧化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Fe15Cr和Fe20Cr合金在900~1000℃含水蒸气的氧气中的氧化行为在氧化初期,由于形成富铬的保护性氧化膜,FeCr表现为较慢的钝性氧化行为但随之形成富铁氧化层,因而表现为快速的活性氧化行为这种转变对气氛中的水蒸气含量、温度以及铬含量都非常敏感水蒸气含量越高,出现活性氧化的时间越早;在湿氧中温度升高或减少铬含量也有利于活性氧化的出现用金相、X-射线衍射、SEM和EPMA观察分析了氧化产物提出了水蒸气加速Fe-Cr合金高温氧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Mo/Ni3Al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Mo/Ni3Al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指出,Mo/Ni3Al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动力学特征服从抛物线规律.随氧化试验温度升高,氧化增重明显增加.MoO2在高温下被氧化成MoO3,对Mo/Ni3Al复合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具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体改性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影响规律探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碳/碳复合材料(以下简称C/C)在空气中400℃以上显着氧化,目前所采用的防氧化涂层不能很好地解决涂层与基体间热膨胀所带来的裂纹问题,我们认为,同时着重于C/C本身改性及其涂层的抗氧化性提高,是大大改善其抗氧化性能的有效途径.本论文就是基于这一出发,点,在C/C基体中加ZrO2、SiO2、SiC等玻璃陶瓷粉,并且将数学工具引入实验,得到了基体添加剂对C/C抗氧化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SiO2、B4C等玻璃陶瓷粉显着改善C/C的抗氧化性能,大大降低氧化烧蚀率. 相似文献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