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核电厂升压站直击雷防护范围确定方法主要有折线法和基于电气几何模型(EGM)的滚球法(以下简称EGM滚球法).本研究在EGM滚球法基础上,利用电磁暂态仿真程序提出了一种改进滚球法.该方法给出的滚球半径考虑了被保护设备附近避雷器配置、避雷器残压与设备绝缘水平的配合系数,更符合实际工况,与EGM滚球法计算结算结果相比:滚球半径更大,防护范围更大.比传统的折线法更合理地考虑了系统的绝缘水平和雷电侧击的情况,为变电站直击雷防护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10kV配网线路由于绝缘水平低,易因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引起线路跳闸和停电事故,因此更加有效的适合于架空裸导线和架空绝缘导线的配网线路防雷措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续流释放雷击防护装置,基于其结构和安装研究了直击雷和感应雷防护的数学模型,以及工频续流释放数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新型装置不仅能有效防雷,而且在工频续流释放能力上具有优异的性能。配合装置成本低,无电阻片老化,易于安装等优点,将有效应用于配网线路防雷。  相似文献   

3.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避雷器组在限制过电压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能量,部分位置避雷器组的吸收能量设计容量达到30 MJ,需要大量电阻片组成上百柱并联进行分流,随之出现了部分电阻片老化较快率先损坏导致避雷器组故障的问题.为提升大规模多柱并联避雷器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基于避雷器组中各电阻片吸收能量均衡的配组算法.首先探讨了Zn...  相似文献   

4.
多重雷击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研究其基本特性和对线路避雷器的冲击影响具有实际参考意义。首先对南方电网范围内75条输电线路沿线的12 763次落雷进行统计,发现28.33%的落雷极有可能为多重雷击(落雷位置接近且雷击时间间隔小于0.1 s),多重雷的连续雷击频次大部分为2次~6次,幅值多为5 kA~50 kA。多重雷击主要以绕击形式对线路及避雷器产生危害。计算表明典型线路避雷器一般可承受较小雷电流(10 kA及以下)连续多重雷击,但当多重雷击的电流幅值较大(20 kA及以上)时,避雷器吸收的雷电冲击能量易超过其2 ms方波通流能力,进而造成电气能量过载。实际案例分析表明,自然界中的多重雷击完全可能造成避雷器电气能量严重过载而发生损坏,因此建议强雷区的线路避雷器选型时,应适当提高避雷器的通流能力指标。  相似文献   

5.
对地多重雷对于保护户外配电设备的避雷器中产生极严重的冲击。本文报告了有代表性的多重寺电流对配电型氧化锌避雷器影响的试验室研究及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为保证变压器等配电设施的安全,在盛夏雷雨季节来临之际各地供电部门纷纷采取措施,如组织对避雷器进行集中校验等,确保配、电网安全运行。然而,有些地方选择安装避雷器的位置不当,将避雷器安装在配电箱低压侧的计量互感器与交流接触器之间。一旦低压避雷器遭雷击穿而接地时,容易造成两种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直流避雷器用电阻片能量吸收能力及热稳定性能。试验表明,在多次过电压下,电阻片吸收操作过电压临界能量吸收能力为432kJ;直流电阻片的近似比热容为3J/(g.K);达到临界能量吸收时,电阻片表面温度最高为178℃。制造直流避雷器用电阻片时,应确保电阻片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较小的温度系数;设计结构时,应考虑避雷器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对于靠近电阻片的材料,应具有耐受热冲击温度为180℃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用FDS软件研究了环境温度和水平安装位置对感烟型火灾探测器报警时间的影响.通过在水平方向上设置多组感烟型火灾探测器,对比分析了0℃、10℃、30℃的环境温度下,不同位置感烟探测器报警时间的差异和规律性.研究表明:主要受火源正上方羽流烟气和远端壁面回流烟气影响的探测器的报警时间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有提早报警的趋势;主要受近端壁面回流烟气影响的探测器的报警时间随环境温度的升高有滞后报警的趋势;三个环境温度下位于火源正上方羽流中心的探测器的报警时间最早,且报警时间相同.  相似文献   

9.
通过组分分析、溶度参数测定、DSC分析等项试验,证明了PE,SBS,EVA等改性剂能够吸收沥青中的饱和分、芳香分、蜡分等物质而溶胀,改变了自由沥青的组分比例和结构,使改性沥青这一多项体系的物理、力学性质和聚集态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