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改良ORBAL氧化沟工艺除磷脱氮功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改良ORBAL氧化沟的工艺情况,探讨了其除磷脱氮功效。通过对溶解氧、泥龄、进水及回流方式的合理控制,可成功缓解除磷与脱氮之间的矛盾。试验表明:当系统泥龄控制在10-19d时.污水进水和污泥回流25%到缺氧沟,75%到厌氧沟,可获得良好的除磷脱氮效果(出水总磷质量浓度≤0.5mg/L,总氮≤15mg/L)。  相似文献   

2.
七里店污水净化厂采用微孔曝气Carrousel氧化沟工艺,单座氧化沟日处理量达到改造工程设计规模的2倍,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约为5 h。进水BOD5/TP平均为19.86,碳源基本满足聚磷菌释磷的要求;氧化沟分为缺氧区和好氧区,没有严格的厌氧区,但TP去除率高;温度对生物除磷无明显影响。系统BOD5/TN偏低、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短是影响系统脱氮效果的重要因素;温度对生物脱氮有显著的影响,生物脱氮效率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降低。二沉池出水氨氮、TP浓度比进水高,二沉池明显的磷释放现象和氨化现象对系统脱氮除磷的效果影响大。  相似文献   

3.
在温度35℃pH值7.0左右,HRT为30 h的厌氧反应器中,研究了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耦合作用.进水氨氮为70~120 mg/L左右,COD为800~1200 mg/L左右条件下,将含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浓度人工配水按厌氧进水配比引入反应器中,氨氮、亚硝态氮进水浓度分别为75.43 mg/L、99.87 mg/L时,总氮负荷为233.82 mg/(L·d),考察不同进水配比R(0~100%)对厌氧反应器的脱氮除碳效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配比为75%条件下,系统氨氮、亚硝态氮去除率达55.71%、63.65%,TN去除率最高达64.56%,COD去除率达80%左右.结果表明,适当的进水配比,不仅可以达到稀释厌氧进水的作用,还可以促使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的协同脱氮除碳效果.  相似文献   

4.
改良微孔Carrousel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污水厂脱氮除磷运行的经验,提出了改良微孔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探讨其脱氮除磷的功效。实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控制下,10%的进水进入缺氧区,90%的进水进入生物选择区,20%的污泥回流到缺氧区,其余的污泥回流到氧化沟的缺氧区,可获得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中总磷的质量浓度〈0.5mg/L,NH3-N的质量浓度〈15mg/L)。  相似文献   

5.
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的耦合对实现污水同步脱氮除磷和推动其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在深入分析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机理的基础上,充分讨论了厌氧氨氧化与反硝化除磷的微生物菌群关系及影响两者耦合的控制因素。分析得出,控制系统在温度为30~35℃,DO为0.2~0.5 mg/L,pH为7.5~8.0,进水有机物质量浓度在100~200 mg/L的条件下运行,有利于实现两者的耦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工调配模拟城市生物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反应器,研究了前置厌氧—氧化沟生物除磷效果及氧化沟内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pH=7.5、温度为27±1℃的环境下,控制DO〈0.3mg/L、ORP〈150mV、SRT为20d、污泥外回流比为50%、污泥浓度(MLSS)为3200mg/L左右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污水中COD、TN、氨氮、TP去除率分别为93%、70%、85%和75%。此外,通过前置厌氧、调整曝气的方式能使该系统对低碳源城市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出水满足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探讨不同反应条件(温度、pH、催化剂浓度)下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及催化剂浓度的提高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滤液中P的去除率,pH对除磷效果影响不大,但偏碱性条件下其去除率还是高于酸性条件下,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参数为:温度控制175~200℃,pH 9,催化剂浓度20 mg/L。在此反应条件下,出水总磷及正磷酸盐含量分别为4.2,3.8 mg/L;去除率分别为82.2%,89.6%。  相似文献   

8.
SBR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拟配制生活污水,研究SBR工艺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对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效果的影响。实验分别对进水不同C/N、pH值和曝气时间作比较,结果表明:当C/N-2,曝气时间为240min,进水pH-6时,氨氮去除率可达80%以上,总磷去除率可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9.
采用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探讨不同反应条件(温度、pH、催化剂浓度)下的除磷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及催化剂浓度的提高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滤液中P的去除率,pH对除磷效果影响不大,但偏碱性条件下其去除率还是高于酸性条件下,湿式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参数为:温度控制175200℃,pH 9,催化剂浓度20 mg/L。在此反应条件下,出水总磷及正磷酸盐含量分别为4.2,3.8 mg/L;去除率分别为82.2%,89.6%。  相似文献   

10.
为考察某改良型Carrousel 2000氧化沟工艺生物脱氮除磷效果,提出保障出水达标优化建议,通过实际运行资料及污染物沿程变化取样监测,分析脱氮除磷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氧化沟工艺出水TN、TP浓度有超标风险。氧化沟中沿程DO的质量浓度为2~5 mg/L,存在过度曝气现象,且实际进水碳氮比为2~5,影响了缺氧区的脱氮效果,造成二沉池出水和回流污泥NO3--N浓度较高,导致厌氧区释磷效果差,影响生物除磷效果。建议采用间歇曝气技术对该污水处理厂进行优化运行,在提高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减少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叶峰  任振华 《净水技术》2006,25(6):64-67
结合常熟城北污水厂二期工程运行实例,阐述改进型三沟式氧化沟工艺特点及脱氮除磷机理,总结了设计及运行特色。运行实践表明,改进型三沟式氧化沟能满足出水达标排放的要求,尤其对提高磷的去除率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采用活化海泡石做为人工湿地系统的填料,考察该系统对生活污水中的氨氮和总磷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海泡石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和总磷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进水为10L的最佳进水量时,人工湿地对氨氮去除率较高,进水浓度在12mg/L,pH在5.5时去除率可接近85%;总磷的去除在进水浓度为2mg/L,pH值为6.5时去除率可达到91.1%。  相似文献   

13.
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MAP法),以MgCl2.6H2O为沉淀剂同步脱除水中氮磷。结果表明pH对氮磷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当pH为10.5时,氮磷的去除效果达到最佳;致浊物质的存在对氨氮的去除有促进作用,低浊条件有利于磷的去除,而高浊条件对磷的去除无明显影响;较低浓度的HCO3-促进氮磷的去除,而浓度较高时抑制氮磷的去除;SO42-的存在不利于氨氮的去除,而对磷的去除略有促进作用;钙离子对氮磷的去除影响较大,当钙离子和镁离子的浓度相当时,会抑制MAP沉淀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城镇污水采用活性污泥法除磷脱氮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环木 《广东化工》2009,36(3):67-69
近年来,随着洗涤剂的广泛使用,废水中氮、磷的含量明显增加,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因此,必须有效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氮和磷的去除。对多种除磷脱氮的活性污泥法,包括氧化沟工艺。A^2/O工艺、UCT工艺等,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UCT工艺比较适合除磷脱氮要求较高的污水处理厂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上流式污泥床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中,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泥.采用人工配制的模拟废水为进水的条件下,成功培养出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好氧颗粒污泥。颗粒污泥粒径在0.5~2mm,颗粒污泥沉淀速度在29~58m/h。MLSS为3077---4103mg/L。当COD的进水容积负荷为4.8kg/(m3·d)时,去除率高达96%以上。氨氮进水在160mg/L时,去除率达97%以上,出水氨氮在5mg/L以下。对总磷的去除率在22%-37%。主要是因为亚硝态氮浓度、COD/TN比和TN/TP比等对聚磷菌除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污水净化厂氧化沟工艺除磷性能进行分析并现场实测卡鲁塞尔氧化沟不同位置处的水质组分,分析出COD、氮、总磷的生物转化历程,掌握各水质组分在沟中不同区段所呈现的特点,为其除磷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雷俊侠  高智荣 《广东化工》2011,38(7):118-119
介绍CANON脱氮工艺、序批式脱氮除磷工艺(包括传统SBR法、CASS工艺、MSBR法等)、A2/O工艺、氧化沟系列脱氮除磷工艺和生物膜脱氮除磷工艺.  相似文献   

18.
朱兆友  徐超 《炭素》2011,(1):13-15,7
对吸附法治理制药厂含NOx工艺尾气进行了研究,针对该氮氧化物废气浓度高、间歇排放的特点,提出了活性炭吸附脱除Nox的方法。主要探讨了废气相对湿度、温度、气速、活性炭炭层高度、预处理温度对氮氧化物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低浓度含氮氧化物工艺尾气而言,脱除率随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降低,当吸附温度为25℃,气速为0.1m/s,炭层高度为50cm,预处理温度为500℃时,脱除率可以达到97.6%。  相似文献   

19.
根据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原理设计了一套一体化反应器,并在其中分别投加普通生物悬浮载体和双室悬浮载体,以研究两者对生活污水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HRT下、温度控制在20~30℃和pH为6.5~7.8时,双室悬浮载体对污水总氮的平均去除率比普通生物悬浮载体的高近10%;但是两者对总磷及COD的去除效果相近,且对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平均去除率在90%以上;Grau模型计算表明,HRT为12 h时,反应器中投加双室悬浮载体后的污水底物降解常数最大(2.18)。因此,把双室悬浮载体及其一体化反应器用于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是一种高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