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个性化”设计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本文对与别墅设计有关的平面、空间设计、环境关系中“个性化”设计的运用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3.
八十年代,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在举国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出现了我国建筑活动全方位空前活跃的时期。一方面,海外和港台建筑师重返中国大陆,由东南沿海向内陆推进,在神州大地树立起不少作品。另一方面,我国建筑界亦跃跃欲试,走出国门,一显身手,在世界范围内弘扬华夏建筑文化。 1988年9月我到华艺公司协助陈世民一起工作。主要任务是赴蒙特利尔和加拿大建筑师一起合作搞“假日枫华苑酒店”的设计。我们的合作者是蒙市500多家建筑师事务所中名列前矛的JBA事务所。方 相似文献
4.
结合温岭市环保综合楼设计,对中小型建筑如何从创造良好的环境,丰富的内空间和具有特色的建筑造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提起五星级酒店,人们联想到的是豪华的装修和周到的接待服务;若想同时享受到大自然的绿色写意生活,可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最近,在引领中国改革创新潮流的广州,长隆集团投巨资兴建的中国首家生态主题式五星级酒店——长隆酒店投入服务,实现了宾客的理想,开创了中国酒店业迈向国际先进水平的又 相似文献
6.
7.
项目背景随着近年来西部经济和内蒙古草原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呼和浩特市原有的几座五星级酒店已逐渐满足不了新的需求增长了,于是在2006年,由大唐国际集团投资的一座五星级酒店项目正式启动了,BIAD在多家设计公司 相似文献
8.
9.
建筑空间的虚实观时近年来常讨论的话题,加之数字化更为广泛关注。论文从传统建筑空间虚实体现入手对当代的数字化的建筑空间虚实观设计做一浅析。从数字化影响下分析建筑空间功能和形态上的表现形式上的虚与实,并列出一些建筑案例加以分析。最后从数字化角度出发,探讨了建筑空间虚实的一些启发与感受。 相似文献
10.
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无障碍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建设的需要和人们认识观念的转变,建筑设计为人类和社会服务的人本思想将成为相当重要的设计宗旨,可以说建筑丁程的研究对象已不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更主要的是人们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和回归场所。现代建筑就是应以人为本,从对人关心服务的观念出发,为所有人包括占人口总数一定比例的残疾人提供良好的生 相似文献
11.
新建筑与旧建筑的有机结合———谈“香山宾馆扩建工程”设计艾春梅牛子江图1香山宾馆是平顶山煤业集团驻郑办事处,位于火车站南边一马路以西,马路对面是银基商贸城,位置显要,交通方便,是八十年代中期建成的,当时设计的标准比较低,只有几间会议室和不带卫生间的普...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帆板比赛场馆海上运动基地的设计思考与实践历程,探讨在原生态环境中营建契合场域特征、适应当代使用、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专向建筑技术的设计方法;并结合赛会运营经验、同类项目的比较,分析总结帆船、帆板比赛场馆的设计要点与经验。发掘并展望海上运动基地这一门类建筑设施对提升海滨城市亲海旅游、休闲事业的深层意义、潜在价值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康居”住宅的特征,结合实际工程,从总体布局、道路、环境、单体平面、立面、小区智能化等多方面对“康居”住宅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多样的统一“或”“多样的有机统一”是形式设计原理的至理名言。“多样”很容易理解:相关的形式各有不同就是“多样”。形式之间,从微差到完全对立,虽然不相同的程度有所差别,但都属于“不同”,都可以构成“多样”。因此,“多样”是很容易达到的。“统一”是对多样的控制。失控的“多样”,只能是大杂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家小院有一堆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就成了我的“百草园”,成了我的造型天地。我不断变换着土的形式,尝试在有限的空间中种植我喜爱的植物。幸好我没赶上上山下乡,修理地球,而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建筑师,成了一名名符其实与泥土打交道的人。1998年我接受了设计陕西自然博物馆的任务,这是一块近10万m2棱形广场,中间隆起的高地是唐代枫栖原遗址,在1980年代初建有一座电视塔。任务书简单明了:15 000m2,自然博物馆。然而当我投入去构思这个方案时,才发现这个项目异常艰难。超初我遵循着过去的思维定势,分析场地环境,提出… 相似文献
17.
18.
前几天,建设部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举行“住宅沙龙”,参观了最瓣推出的橘郡别墅(原名温碧源花园,设计详见本刊2000年住宅增刊P40页),各位专家就国外设计师对国内住宅设计的影响进行了研讨。本文因有事没有到场,会后《北京晚报》20000年12月14日发表文章《外来设计我们如何消化》,文中几位专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总的说来是一片赞扬之声,首先是认为橘郡是一个国际最为先进住宅设计的范本,作为中国建筑师“应原封不动的学习”,学习的方法“照搬照抄,先描红模子”。本文作为橘郡工程中方主持人,对整个工程的设计过程全程参与,应该说对此项目的方方面面有一定的发言权,在此有一些与各位专家认为不同的地方不能不说出来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9.
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思考,作者通过工程设计实践,提出了建筑对城市空间的贡献、业主满意平面布局、设计与施工中的新技术含量,坚持建筑师原有的设计风格,是检验建筑设计成功与否的四项要素。 相似文献
20.
基于疫情影响对建筑设计的思考,本文研究学习国外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探讨优化建筑设计策略,提出纵横双向的设计框架结构,探索未来建筑设计策略。从空间形态、功能布局等方面优化规划设计,落实建筑细部深化设计,结合重点区域加强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建筑安全,创造舒适空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