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迈克尔·波特作为商业竞争和政府间竞争问题的专家而声名鹊起.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曾撰写过不少广受欢迎的商业战略方面的书籍,介绍了战略性思维的一些基本技巧,比如"五力"模式和价值链.他的思想有着广泛的影响力.1999年,<财富>杂志称他是当代乃至迄今最重要的谋略大师.  相似文献   

2.
王志荣 《中国水泥》2009,(12):28-31
11月7日,阳光上东酒店宴会厅,陆宗贤老先生在他的学生和亲友的簇拥下共同庆祝了100周岁!大厅内,除了精美的鲜花和礼物,更有学生们精心为陆老准备的20多年前的合影,还有他撰写的文章及著作等.眼前的一切,让陆老倍加高兴.在生日宴会上,大家与陆老一起分享了百岁寿辰的喜悦和福音,陆老用精炼的四个宇概括了他的养生之道:"锻炼!心态!"  相似文献   

3.
在科技文章中经常出现大量的数字,用来表示时间、数量的居多数,也有些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或缩略语等.为了提高刊物的质量,在撰写文章中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的国家标准.现依据国家语文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领导部门1987年1月1日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结合本刊的具体情况分述如下1 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成吉思汗不是一个为性别角色感到烦恼的人.他对女人和权力都兴趣盎然,这位大汗曾大声说过:"男人最大的乐趣就是征服他的敌人,驱赶他们,骑上他们的马,并夺走他们的财产."他对这样说毫不介意.在13世初,成吉思汗征服了已知世界的三分之二,建立起一个东到朝鲜,西至东欧的庞大帝国.他可能还创下了生物学家所说的生殖成功的历史纪录.在他去世33年之后撰写的一份报告说,成吉思汗的子孙多达两万人.今天的研究人员认为,如今生活在原来大元帝国疆域里的人口中的8%可能带有成吉思汗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张艾丽 《橡胶工业》2002,49(9):568-570
他被人称为"光脚鞋王",童年时代光着脚走路,青年时期开始为国人造鞋,中年时期成为"中国鞋王".他先后获得"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中华十大管理英才、世界风云人物、世界杰出人士等荣誉和称号,被美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和美中友好协会联合授予"国际优秀企业家贡献奖".他任厂级领导28年,一直是中国企业家中备受瞩目的人物,多次受到邓小平、江泽民、李鹏、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被双星集团三万职工自发推荐为"终身总裁".他就是汪海——双星集团这艘"航空母舰"的设计和缔造者.他驾驭着这艘"航空母舰",出海越洋,乘风破浪,在人生和事业的航程上划出了不平凡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RaghaVan Charudattan博士在利用植物病原菌控制水生植物的领域里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是国内外公认的利用病原菌控制水生植物的权威人士,已经撰写或合著了关于水生植物病原菌的文章达50篇之多。这些论文收录在期刊、书籍和会议论文上。在他进行研究时,其所在州的入侵水生植物很多,而且利用病菌的生物控制法仍处于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姜圣阶院士是中国化工领域和核工业领域的一代巨匠,他20世纪加年代任"亚洲第一大厂"永利(钅亚)厂总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核工业部副部长,由他编著的<合成氨工学>曾是无机化工专业的大学教材.姜圣阶院士高尚的人格魅力,拳拳爱国之心,以及他传奇般地在2个领域的卓越贡献,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都激励和鞭策着后来人.本文作者冯元琦--原化工部化肥司总工程师,在姜圣阶院士逝世15周年之际,抱病撰写了<高尚品格无私奉献师长风范后辈楷模>一文,时恩师的深深缅怀之情跃然纸上.本刊谨以此文,献给为中国化工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化工人;献给正在为中国化工事业努力拼博的新一代化工人.  相似文献   

8.
乔龙德同志长期在建材行业担任领导工作,现任中央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他一直非常关心建材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水泥工业的科技进步。做为本刊的高级顾问,近日他撰写专文,从较高的层次,宏观的角度,论述了经济与科技关系。文章理论性很强,乍看与水泥行业关系不大,但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后,读者会从中获得收益,对水泥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杨顺楷研究员,一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中心生物转化实验室从事甾体和非甾体化合物微生物转化及酶法加工的研究开发工作,已有多项生物转化技术成果应用于我国药物及食品工业生产郜门,1996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顺楷老师于1991年成功开发了"红酵母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技术途径生产L-苯丙氨酸"工艺,并于1998年成功实现产业化连续生产. 国家自"七五"攻关开始对"L-苯丙氨酸的产业化"进行立项,时至今日已经过去23年,其发展道路不可谓不曲折.针对目前网络上关于L-苯并氨酸的虚假新闻,杨顺楷老师在自己的博客(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353)中以亲历者的身份,科学、严谨地提出"我国L-苯丙氨酸产业化之路为何如此艰难曲折?" 本文为杨顺楷老师专门为本刊撰写的关于"L-笨丙氨酸"产业化的一些看法,抛砖引玉,欢迎有兴趣的业内人士本着学术民主、思想开放、公平竞争、造福国民的理念积极参与评述"我国L-苯丙氨酸的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0.
背景技术是撰写专利申请文件的一个重要部分,申请人应高度重视背景技术的内容,撰写前做好充分检索,明确并合理规避现有技术,在撰写时形成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有助于后期审查意见关于创造性的答复,提高授权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