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根据大量的历史文物及有关文献,紧密联系印刷术的发明史,深入发掘、探讨了孔版印刷的起源及其发展史,明确指出,中国古代印刷术还应包括孔版及其它印刷的早期形式,型版印刷是孔版印刷中最早的一种印刷技法。文章根据印刷术的定义及大量史实,分析了印花术及印刷术的统一性。主要用于印花术的镂刻型版印刷,经过不断更新、改良,发展成为现代丝网印刷,广泛用于印染及各种材料、制品的表面印刷,统归于第四大印刷方式──孔版印刷。  相似文献   

2.
2001年5月24日,印刷史学界酝酿已久的“中国印刷史研究会”终于成立了(见图1)。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印刷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深入、系统开展的新阶段,对包括网版印刷在内的孔版印刷术起源、发明与发展的研究也必将随之提上日程。一、应当重视的几个因素对包括网版印刷在内的孔版印刷史的研究之所以“应当重视”,原因有三。其一,抛开五千年前出现的树皮布印花不计,孔版印刷从出现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应用最早的印刷术之一。研究孔版印刷史,对印刷术起源、发明与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二,以网版印刷为主体…  相似文献   

3.
<正>丝网印刷在平、凹、凸、孔四大印刷中属孔版印刷,可分为誊写版、镂孔版、喷花和丝网印刷。丝网印刷的分类方法也很多,按印版与承印物的接触形式可分为直接丝网印刷和间接丝网印刷。直接丝网印刷就是印版直接接触承印物,有平网平面、平网曲面、圆网平面、圆网曲面。间接丝网印刷就是丝印版不直接接触承印物而是印在贴花纸上或玻璃上由加热加压或移印头转移到承印物上。这是因为有些承印物表面凹凸不平,如有些工艺品、玩具  相似文献   

4.
周浩 《丝网印刷》2007,(3):8-10
网版印刷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方法,属于孔版印刷的一种。丝网印版的部分网孔能够透过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在承印物上形成图文部分;印版上其余部分的网孔堵死,不能透过油墨,在承印物上形成空白。网版印刷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技术。其承印材料有金属、塑料、陶瓷、玻璃、纸张、织物等,并且不论平面、曲面、厚薄均可进行网版印刷,被人们称为“万能印刷”技术。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孔版印刷与平、凸、凹印并列为四大印刷,由于丝网印刷(以下简称网印)在孔版印刷中已占至90%以上,其应用最为广泛,所以有些国家直接称网印为第四种印刷。  相似文献   

6.
1 产品特点 丝网印刷是四大印刷(凸版、凹版、平版、孔版)之一;丝网版画又是四大版画(木刻、石版、铜版、丝网)之一。“丝网版画”、“网印艺术品”是通过漏版丝网印刷制作而成。所以有许多著名的丝网版画和网印艺术品收藏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和艺术馆。  相似文献   

7.
2021年7月20-22 日,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网版印刷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在江苏省昆山市召开了《网版印刷丝网的印刷性能通用要求》、《印刷技术术语第6部分:孔版印刷术语》两项标准第二次预研会.田菱智能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承接了预研会的接待工作.  相似文献   

8.
网版印刷是关于"遮挡"(遮挡并且保护不需要的图域)和"漏"(将需要的图像通过颜料在丝网上漏下,形成特殊肌理)的印刷技法。回顾历史,漏孔版印刷术始于古代东方文明列国,后经日本传入欧洲,  相似文献   

9.
改进制版工艺 提高印刷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宜宾精美丝网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是宜宾五粮液集团公司与杭州美胜印刷公司共同投资创办的全国最大的网印基地之一。公司不但引进了新型设备与先进技术,而且十分注重在生产中总结经验,改进工艺,提高质量。这里,笔者试谈改进制版工艺与提高印刷质量的关系,仅供同行参考。一、了解丝网特性,确保绷网质量,提高印刷精度绷网是网印制版的第一道工序,是影响网版质量及印刷精度的关键因素。在绷网过程中,首先应了解丝网的分类标准,常用的丝网按材料分为尼龙丝网、聚酯丝网和不锈钢丝网;按丝网的纺织方法分为平纹织、半绞织和全绞织。了…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印刷术发明的故乡。中国印刷术发明史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中国印刷术条分缕析,可析之为:中国活字印刷术、中国雕刻凸版印刷术(凸版印刷术又可分为雕版印书术、型版印花术)、中国孔版印刷术。积历代研究成果证实:中国活字印刷术由北来印刷巨匠毕发明于公元1041至1048年;中国雕刻凸版印刷术中的雕版印书史绝对产生纸张发明之后;以纸为载体的雕印品现已知见于隋本唐初。伴随着对法如烟海典籍的钩索与沉埋地下实物的大明于世,我们并不排除对雕版印书术发明年代向前推移的可能性。有鉴孔版印刷术祖出楼空型版刮刷漏印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丝网印刷源于何时?丝网印刷在中国印刷术中占据何等地位?笔者力图通过对丝网印刷渊源的追踪证实中国印刷术起源于古老的镂版印刷(丝网印刷)。  相似文献   

12.
智川 《印刷世界》2003,(10):4-5
1丝网印刷简介丝网印刷是孔版印刷术中的一种主要印刷方法。印版呈网状,印刷时印版上的油墨在刮墨板的挤压下从版面通孔部分漏印至承印物上。与其它主要印刷方式相比,丝网印刷具有如下主要特征:制版、印刷工艺比较简单,所需设备费用少;对油墨的适应性很强,一般而言不管油墨是油性的、水性的还是合成树脂型的,只要能从网孔漏印下来的油墨,原则上来讲都可用于丝网印刷;对于承印物的适应性强,适用于不同的承印材料,如纸张、纸板、卡纸、塑料薄膜、金属、陶瓷、玻璃、织物等,因此,丝网印刷有“万能印刷”之称。丝网印刷的应用范围很广,对于一些…  相似文献   

13.
李杰  王海文 《丝网印刷》2006,(12):30-32
网版印刷是包装印刷领域主要的印刷工艺之一,目前通过亘接制丝网版技术的应用,将数字技术和网印相结合成为一种可行的实践探索,从而对拓展网版印刷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4.
张树栋 《印刷杂志》2001,(8):59-61,64
去年6月,《广东印刷》刊出拙作《有关印刷术起源问题的几个基本概念》,在印刷史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一位德高望重、造诣高深的老前辈来信说:“大文《有关印刷术起源问题的几个基本概念》有新意,说理,能服人。”其实,与印刷术起源问题有关的基本概念还远不止于此。鉴于印刷史研究上迄今仍残留一些与这些基本概念相抵牾的模糊认识,故有必要对这些基本概念作进一步的阐释和探讨。篇幅所限,只能概略述之,不妥之处,敬请方家赐教。1.印刷术是工艺技术,属科学技术范畴印刷术是工艺技术,属科学技术范畴,在印刷史研究中,是带有根本…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丝网印刷这一传统、古老的印刷工艺,也随之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计算机技术被直接应用于丝网版的制作,乃至对整个印刷机械的控制操纵。 1 Jetscreen无菲林网版制作工艺与传统工艺之比较 Jetscreen就是直接喷打网版,它打破了传统的网版制作模式,完全摒弃了菲林底版,利用电脑教字化处理技术设计、排版所需的网印图形,并按照丝网印刷网版所需要求进行分色、网点化等专业处理后存储于电脑中,再通过数字转换输出,将  相似文献   

16.
门士松 《丝网印刷》2014,(11):26-28
<正>玻璃制品的印刷通常可采用网版印刷、喷墨印刷和转移印刷等方式,目前大多数采用网版印刷,因为相对的成本低、速度快、印刷效果好。玻璃网印的关键是丝网的选用和油墨的选用,以及必要的后处理,再采用合理的网版印刷工艺才能实现玻璃制品的最佳印刷效果。这种印刷对数量少、品种多的承印物是非常经济的,所以被广泛使用。玻璃网印的丝网一般选用聚酯丝网,具体使用哪一种材料需根据印刷目的来决定。如印刷金  相似文献   

17.
柳一雄 《今日印刷》2006,(12):64-66
丝网印刷又称镂花版印刷,是一种古老的印刷技术,已有几百年历史。在20世纪初出现的丝网印刷机,是利用刮墨刀将油墨经镂孔版印刷部分的细孔漏压到印刷品表面,因其印版是由丝网组成的,所以这种印刷方式被称作丝网印刷。  相似文献   

18.
《福建轻纺》2005,(12):69
印刷术是印刷工艺技术的总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短版印刷、孔版印刷……等都属於印刷术,而又各不相同。它们都是印刷术这个大家庭的成员。那麽这些各具特点的具体的印刷术,是哪一个最先发明的呢?迄今所知,当以雕版印刷为最早。雕版印刷,是将文字或图画雕刻在木版上,将刻有图文的木板作为印版,进行施墨印刷的工艺技术。其工艺方法是:1,先按版面大小制作木板(主要用梨木、杜木、枣木);2,再按版式要求在薄纸上书写文字或画上图画:3,将写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薄纸用特制浆糊反贴在木板上;4,用刻刀按图文笔划、线条进行雕刻,使图文凸出,空间凹下,制成印版;5,在印版上刷墨;6,将纸平铺在印版上,用棕刷刷拭,使墨迹印在纸上;7,将纸揭起、晾乾,即可装订成册了。据说,在印刷发明初期用这种工艺方法一天能印两千张,其速度是手抄书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网版印刷者在网版印刷过程中使用标准单丝聚酯丝网(MP),导致张力易损失。现在,网版印刷者为了印刷尺寸和更好的稳定性,就要求使用更强的丝网。因为使用MP网已比较难以达到要求,于是现在研制并生产了高张力低延伸率的精细丝网(LEM),它给网版印刷者带来了机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丝网印刷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甚至有人讲:除了水和空气之外,任何材料表面均可实现丝网印刷。丝网印刷要具有五个基本条件:丝印网版,油墨,刮板,承印物,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