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力发电》2008,34(11)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呈现出频率高、程度重和影响范围广的趋势,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暴露出我国电力工业存在抢险救灾装备落后、应急机制不完善、电力系统设防标准不科学等薄弱环节.还反映出电力规划布局、工程质量和电力体制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为切实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2008年10月14日.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了全国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工作会议,总结电力行业抗冰、抗震救灾经验,回顾《国务院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印发以来各地开展的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行,2008年6月25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发(2008)20号。  相似文献   

3.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有关各方要认真反思今年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带来的经验教训,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我国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行,6月25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电监会《关于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发[2008]20号。该《意见》明确提出,国家电力监管机构是全国电力安全的监管机构,负责组织开展电力系统应急、灾害事故调查处理、信息发布等工作。其中,首次明确了电力灾害事故由电力监管机构负责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5.
电力系统远动实时数据传输需要安全、稳定的数据通信通道。在正常情况下,远动数据传输通道使用电力专用通信通道OPGW,该类型通道复合在架空地线中。但是,如果电力系统遭受异常灾害,例如2008年初的大面积凝冻灾害,大量OPGW受到严重损毁导致电力通信通道中断,远动设备不能与主站通信,调度人员不能及时了解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就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调度。针对此类危机,提出建设备用紧急通信通道方案,对其结构体系、功能划分、安全防护及实现效果等进行阐述。该方案的实施对增强电力通信抗灾能力、确保重要通信业务畅通具有极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抗灾型的电力系统,首先要提高部分电网的设计标准,强化骨干战略通道的建设;其次是电源规划的合理布局。文中分析了恶劣气候条件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机理,分别采用Brostr⒐m载荷模型和改进模型计算并分析其冰力载荷。由于冰力载荷对线路停运率的影响最大,其准确性尤为重要。考虑风力载荷、冰力载荷和线路潮流水平对输电线路停运率进行模糊建模,从而得到恶劣气候和极端恶劣气候条件下系统的可靠性水平。以5节点简单2区域系统为例,对电源分层分区的合理布局和提高关键断面的设计标准2种规划方案进行优化求解,并分析2种抗灾型电力系统设计方案对规划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大悟县位于鄂东北低山丘陵地区,旱涝灾害频繁,水利设施薄弱,水利死角面积大,农业抗灾能力较低。大悟县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建设原则,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动、社会主力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2007年湖北省防办按照正规化、规范化的总体要求,着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在机构设置上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本文结合湖北防汛抗灾工作的实际,对机构能力建设取得的新进展进行了一些反思。  相似文献   

9.
宣城市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标准低、设施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突出,城市整体抗御洪涝灾害能力薄弱,必须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建设和管理,提升整体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0.
借鉴美国圣母大学全球气候适应指数(ND-GAIN)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确定各因子权重,构建河南省农业抗灾能力指标评价体系和模型,分别从脆弱程度和准备程度两个方面对河南省农业抗灾能力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河南省18个地市2010—2018年农业抗灾能力的强弱演化、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ArcGIS软件绘制其抗灾能力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2010—2018年河南省农业抗灾能力呈上升态势;除郑州、洛阳以及南阳等部分地市外,河南省农业抗灾能力水平整体偏低,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整体呈现西部高、东南低、南北偏弱的趋势,其中郑州市综合得分最高,鹤壁市综合得分最低;脆弱性指数差异较小,准备程度指数差异较大,准备程度差异是造成农业抗灾能力水平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山西水利》2005,21(6):I0002-I0002
1998年,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强水利基础设施抗灾能力。国家开始安排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用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简称“国债水保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为从根本上提高全市防洪抗灾能力,保障我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现就加快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如下决定: 一、充分认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市地处淮河流域下游,同时又处于南北冷暖气候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市是水旱灾害频发地区。多年的抗灾斗争实践证明,水利基础设施是抗御水旱灾害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决定抗灾斗争胜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安徽是个水旱灾害频繁的省份,建国以来修建了大批水利工程,大大减轻了水旱灾害的损失。但由于目前的水利设施尚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国家标准,对现有水利工程抗灾能力进行分析,并以此来制订出相应的抗灾措施。建议要进一步增强水患意识,加大水利投入,及时总结防灾、抗灾的经验教训,并扩展防灾减灾思路,提高抗灾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大灾之后奋起大兴水利社会各界参与防灾抗灾“今年6、7月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省造成了严重损失,同时也考验了水利设施的抗灾能力,考验了各级组织和领导,考验了广大群众。经过这场严峻的考验后,我们必须对水利基础产业有一个重新认识,提高我省防灾抗灾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吕恭  刘涛 《陕西水利》2007,(6):18-20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不仅是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要求,而且还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大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大力发展基本农田建设,要用新的治水思路规划  相似文献   

16.
郭志高 《中国水利》2006,(19):12-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对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湖北省的防汛抗旱能力在防洪工程现状、农业和农村抗灾组织能力、水生态和水环境、水利非工程措施四个方面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今后湖北省防汛抗旱工作将围绕新农村建设,努力营造防洪保安、抗旱用水、减灾服务、信息化支撑“四个环境”,全面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陆兵 《中国水利》2011,(17):10-12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资源比较丰沛,水土资源相对丰富,总体匹配较好,具有建设大农业、大水利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水利投入严重不足,黑龙江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农田抗灾能力弱、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8.
耕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耕地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素质效益。加强产粮区农田的硬件设施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农田,提高抗灾避灾能力,切实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河北水利》2000,(5):38-38
1999年,唐山市水利局在省水利厅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国家增加水利投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为契机,紧紧围绕水利化建设目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以节水灌溉和水保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抗灾能力,合理调配水资源,强化工程管理,加强水法制建设,大力发展水利经济,较好地完成了省厅下达的各项责任目标。 一、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抗灾能力,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一是广辟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工程。修建了一批蓄、引、提、灌等中小型水利工程…  相似文献   

20.
《北京水务》1998,(2):11-12,20
以水利富民工程为重点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北京市水利局郊区水利处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入手,以实施山区水利富民工程为重点,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贯彻十五大精神相结合,与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相结合,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立以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