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抽油泵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陈琳  王国丽 《石油学报》1995,16(3):145-151
抽油泵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砂、蜡、应力、腐蚀介质等的作用,致使某些零部件早期损坏,严重影响了抽油泵的使用寿命.本文分析了影响抽油泵失效的各种因素,建立了抽油泵故障树,并对其故障树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求出了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系统在工作时部件的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和系统顶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抽油泵寿命的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某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能量回收系统中烟气管道水封罐上端一段水平管线中2个膨胀节失效泄漏,对该段管线及失效膨胀节进行了有限元计算与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平台设备的故障现象,为了提高钻机核心装置电控系统的可靠性,促进钻机安全稳定作业。分析了钻机电控系统的故障模型,建立了钻机电控系统故障树;采用FMEA对钻机电控系统的失效风险进行了评估,确定了电控系统的各故障模式的严重度、发生频度和可探测度,进而计算了故障风险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了控制电控系统失效模型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电控系统故障树便于更加直观地了解系统内故障模式的逻辑关系和相互响应效果;部件功能失效、部件变质和部件老化是海上平台钻机电控系统失效的最大风险故障模式;相关管理人员需加强钻前检验工作和部件维保计划,优先考虑对老旧钻机设备的电控系统部件进行检查和更换,以有效地控制故障模式。  相似文献   

4.
牙轮钻头失效的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牙轮钻头的实际工作情况,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分析了牙轮钻头失效的各种原因及影响因素,建立了牙轮钻头失效的故障树,并利用下行法找出该故障树的最小割集;计算了系统的结构重要度系数,并对计算所得结果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现有常规CNG高压储气井事故进行分析,结合埋地输气管道失效原因,建立以CNG高压储气井失效为顶事件的CNG高压储气井失效故障树。通过系统的定性分析,列出导致顶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失效形式,得到故障树的各阶最小割集,由此确定储气井的主要失效形式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故障树分析的结果可为已有储气井的维护和新储气井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对减少事故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乙烯裂解炉炉管失效故障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故障树理论构建乙烯裂解炉炉管失效故障树模型,采用最小割集算法计算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由此找到炉管失效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用热泵技术将热冲压系统中的余热进行回收的可行性。研究采用了基于热泵技术的余热回收系统,分析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热工参数和热回收效率等。根据热泵的技术特点本文运用热力学原理着重对生产过程中的中频加热机组、中频电源的热能散失进行了分析与计算。通过对热冲压过程中采用热泵技术进行余热回收方案的制定,分析得出了余热回收系统在热冲压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由计算结果可知每小时可回收的余热 3.18×106kJ,回收的热量每小时可产生 60 ℃的热水 11.77 t。  相似文献   

8.
深水防喷器系统是深水井控的核心设备,它的失效是导致Macondo深水井漏油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识别Macondo井防喷器系统的主要失效原因,采用故障树分析法结合其防喷器失效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具有14个基本事件的系统失效故障树。通过求解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径集,分别找出了系统失效的10种模式,对基本事件进行结构重要度计算,结果表明,剪切面有钻杆接头、内BOP阀门未关闭、水下蓄能器漏失等是导致系统失效的主要原因。对Macondo井防喷器系统失效概率的近似计算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失效原因分析的正确性。该研究有助于对Macondo深水井漏油事故的进一步分析,对深水防喷器的设计和选用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长输管线失效状况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采用故障树法分析了长输管线的失效状况,根据管线失效的两种主要模式:泄漏和断裂,建立了管线失效的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可得到引起管线失效的52个最小割集;通过定量分析则可以计算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进行底事件的重要度分析。采用专家判断法和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故障树的底事件发生概率的模糊性,并以长输管线故障树系统中的“安装质量差”这一底事件为例,计算出其模糊失效率为2.3545×10-4。该方法可为处理模糊事件失效概率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往往存在超压问题,容易造成管道破裂,导致天然气泄漏、爆炸等事件,因此需要在天然气管道上设置放空系统。本文对引起天然气管道放空失效的各个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以天然气管道放空失效为顶事件的天然气管道放空失效故障树。通过利用故障树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基础事件导致管道放空失效的概率,寻找影响放空失效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措施提高放空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1400k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焚烧式CO余热锅炉存在的问题,通过增设低温过热器、改变省煤器结构、采用水热煤技术和选用固定旋转蒸汽吹灰器等改造措施,提高了CO余热锅炉的蒸汽过热能力、烟气能量回收能力和锅炉热效率,节能效果明显,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催化裂化装置中模块式余热锅炉的技术改进和运行情况。通过对过热器工艺流程的改进,以及在一级过热器出口增加喷水降温器,在一级过热器前增加热管省煤器,消除了过热器的偏流及超温现象,提高了烟气余热的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13.
CO余热锅炉通过省煤器翅片管替代光管为传热元件,利用水热媒技术增设给水预热器,完善吹灰器等手段进行了节能改造,解决了省煤器积灰与腐蚀问题,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Mt/a重整装置是国内处理量最大连续重整装置,根据其四合一加热炉在炉型选择、管路系统、燃烧器、对流段余热回收系统以及防止露点腐蚀方法等特殊的要求,在设计中利用提高省煤器入口温度的方法防止露点腐蚀。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加热炉的各项参数设计合理,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全炉的热效率为90.4%。  相似文献   

15.
余热锅炉是重油催化(简称重催)装置主要的产汽和节能设备,胜利石化总厂配置的燃烧式CO余热锅炉自投用以来,存在省煤器易腐蚀泄漏、受热面积灰严重、炉膛压力偏高及排烟温度偏高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胜利石化总厂采取了省煤器换型、增设CO余热锅炉柴油-空气换热器、增设蒸汽吹灰器等项技术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省煤器泄漏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省煤器多次泄漏 ,严重影响正常生产。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是翅片管外壁挂有较厚的催化剂粉尘 ,降低了管束的外壁温度 ,造成SO2 和SO3 的露点腐蚀。建议 :①安装吹灰系统减少粉尘沉积 ;②选用耐蚀管材 ;③在易挂粉尘的部位采用光管等 ,以解决省煤器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2#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了实施节能技术改造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改造方案,还就改造后的3种运行工况进行了热力计算。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后,2#余热锅炉可实现长周期运行,排烟温度可由目前的216℃降至178℃,烟气热量回收量增加2.520 MW,年节能量为1 957 t标准燃料油,直接经济效益为626万元/a;同时还可消除省煤器的低温露点腐蚀隐患,使省煤器的使用寿命延长,检修和维护费用减少量约为100万元/a。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锅炉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效率,降低锅炉热损失,基于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原理,开发了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工艺系统;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及其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制热效率并能有效节省锅炉燃煤量,减少CO_2的排放;年节省标准煤量为5.13×10~5 kg,年减少CO_2排放量4.04×10~5 m~3;制热系数随蒸发温度增加略有减小,但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不变;热能转换率随循环水温差增大而逐渐升高;回收量标准煤与循环水温差紧密相关,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热能转换率与减少CO_2排放量呈正线性关系。以上结论为锅炉余热回收系统分析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型烟气热管蒸汽发生器在FCCU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CCU装置的烟气余热锅炉上应用新型高效节能热管式蒸汽发生器和省煤器传热效率高,操作简便,维修方便,能有效防止低温露点腐蚀,自1992年4月和1998年5月分别安装投用以来,运行始终较为平稳,与原来的水管式换热相比能更有效地回收烟气中的热能,产生1.0MPa过热蒸汽,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可在石油化工系统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淮安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用于回收烟机出口再生烟气余热的锅炉原设计为0.3 Mt/a催化装置配套的,装置扩容为0.5 Mt/a后,余热锅炉载荷偏小,排烟温度高,导致装置能耗增加,经济效益下降。经对蒸发器、省煤器、激波吹灰器等实施一系列改造后,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从改造前358℃降至18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