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盐定地区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早期曾在侏罗系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约5 000×10~4t,先后发现马家滩、李庄子、大水坑、红井子、摆宴井、马坊、油房庄等小油田。所发现油藏成藏条件复杂,含油层系多,在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及三叠系延长组各小层均有发现,这些油田经过30多年的开发,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较高,达到80.0%以上,已经进入中、高含水的开发后期,稳产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稳产形势严峻。同时该区的三叠系油藏是长庆油田近期发现的增储的亮点,结合近年新钻的三叠系探井,对已开发的侏罗系老油田进行油层复查,进行成藏机理研究和勘探潜力分析,挖掘油藏产能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应用》2019,(11):83-86
WQ油田WGC区域侏罗系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二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的中西部,主要含油层系为侏罗系延安组的Y10~Y8。侏罗系油藏在WGC区域占有较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区域的上产和稳产。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区域内侏罗系优质储量逐步使用殆尽,如何深入勘探,进一步总结侏罗系成藏富集规律,根据"预探井、评价井、开发井"三结合为手段进一步深挖侏罗系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90年代采油三厂油藏开发重点由侏罗系向三叠系转移以来,相继快速有效地开发了五里湾、盘古梁、吴仓堡等三叠系长6油藏,目前三叠系长6油藏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厂储量的73.7%,占全厂产量的66.3%。重点总结对比了五里湾、盘古梁、吴仓堡等已开发长6油藏的递减规律、含水上升规律、压力上升规律等开发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6油藏的稳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
靖安油田五里湾油藏以开发三叠系X1油藏为主,储层为湖成三角洲沉积,属于低渗透油藏,油藏平面、剖面非均质性较强。开发以注水为主,X1油藏目前综合含水率72.5%、采出程度25.4%,处于双高开发阶段,随着注入、采出程度的增大,油藏的平面单向突进、剖面上层内、层间矛盾日益突出,水驱油效率逐渐下降,从而影响着油田的稳产和开发效果,如何提高最终采收率是油藏开发永恒的主体。本文重点总结了X1油藏实施空泡驱、微球驱、注采井网调整、不稳定注水、精准堵水等措施后提高最终采收率,为后期整个X1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前靖安油田三叠系长_6油藏低产井较多,低产井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油田开发的整体效益,针对这种现状,从三叠系长_6油藏油井低产机理研究入手,提出相应的提高低产井产量的措施,进而提高特低透油藏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6.
吴起地处两古河道交汇处,属于侏罗系成藏的有利地区,吴起油田侏罗系油藏均为河流相沉积,古地貌对侏罗系油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侏罗系油藏在吴起区域属于点散面广,油藏"小而肥",单井产量高,埋藏深度浅,利于快速建产拿油上产,对新井产量及油田产量具有重大贡献,开发价值高。对吴起油田侏罗系油藏储集层特征、构造特征、砂体展布、成藏富集规律等进行研究,并从加强开发未动用储量、扩边增储的角度,研究侏罗系油藏上产方向,为后续增储建产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与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成藏期分析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油气水界面追溯法确定成藏期的基本原理是 ,油气藏形成时的油气水界面通常为水平界面 ,现今油气藏的各井油气水界面的古埋深点最早能够连成水平线 (面 )的地质时期就是成藏期。用此方法分析的结果 ,塔中地区石炭系油藏普遍形成于晚海西期 ,燕山期为调整再成藏时期 ,喜马拉雅运动期是调整再成藏和油藏定型时期 ;满西地区哈得 4油田CⅢ 油藏可能在石炭纪—二叠纪开始形成 ,以后经过多期改造 ,调整再成藏的时间主要为侏罗纪和晚第三纪 ;轮南地区三叠系古油藏在晚第三纪吉迪克组沉积期已形成 ,康村组沉积期是三叠系古油藏重要调整与侏罗系次生油藏的形成时期 ,库车组沉积期是调整再成藏时期。认为塔里木盆地目前发现的古生界海相油藏主要形成于晚海西期 ,中生界油藏多是古生界油藏在喜马拉雅运动期因构造变动及气侵作用调整而形成的次生油气藏 ;克拉通区普遍出现油气藏晚期调整的现象 ,与中、新生代频繁而强烈的构造变动、克拉通区构造幅度普遍较低和喜马拉雅运动晚期大量高 过成熟气的注入有关。图 3参 3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透长6油藏开发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上世纪90年代长庆油田采油三厂油藏开发重点由侏罗系向三叠系转移以来,相继快速有效地开发了五里湾、盘古粱、吴仓堡等三叠系长6油藏,目前三叠系长6油藏探明地质储量占全厂储量的73.7%,占全厂产量的66.3%;总结对比了五里湾、盘古梁、吴仓堡等已开发长6油藏的递减规律、含水上升规律、压力上升规律等开发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6油藏的稳产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通过对宁夏老油田的重新认识,在侏罗系浅层及三叠系深层发现了多个工业油流井,已发现多个含油富集区,勘探前景广阔。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基础资料,通过对构造断层的分析以及精细构造、砂体刻画,研究了摆宴井油田油气富集规律和成藏控制因素,认为摆宴井地区构造形成于燕山晚期及喜山期构造运动,形成"两断一隆"的膝褶带,断裂密集;其具有"深层近源充注、构造继承、断层运移、浅层二次成藏"的规律;明确了建产有利区带,总结出"破定局论,浅层下部有油藏,断裂内部有"肥油",深浅兼探"的勘探方针,提高了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断褶带油气勘探的新认识,为勘探开发断块油藏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鄯深构造三叠系油藏成藏期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鄯科1井是吐哈盆地台北凹陷首次钻穿三叠系的一口科学探索井,并首次在三叠系发现了轻质油流,通过对鄯科1井三叠系油藏进行成藏条件的分析,更主要根据当前在油气成藏期研究中较领先的有机包裹体鉴定和测温技术,确定了鄯科1井三叠系油藏的成藏期次.研究结果,中侏罗世西山窑组末期为鄯深构造三叠系油藏的第一个成藏期,为小规模的低熟油成藏;中侏罗世三间房组末期为鄯深构造三叠系油藏的第二个成藏期,也是主要成藏期,该期注入的原油被氧化稠化为沥青;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鄯深构造三叠系油藏的第三个成藏期,现在鄯科1井所产轻质油就是该期注入.通过成藏期次的研究,认为应在台北凹陷其它构造带寻找三间房组沉积末期成藏而没有被破坏稠化的油藏,其原油产量应远高于鄯科1井三叠系油层,并强调吐哈深层油气勘探在研究烃源岩和储集层的同时,要加强油气保存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非均质性导致一组北东向基底断裂在中生代“隐性”活动,不仅控制了晚三叠世一系列古水系的流向,而且后期小规模活动在上覆砂体中还产生微裂隙和小断层,既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也改善了储集层物性条件,在上三叠统延长组岩性油气藏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基底断裂分布区的异常高古地热加速了有机质生烃演化。靖安陇东地区位于北东向基底断裂分布带内,成藏条件最好,是已经发现和将要发现三叠系油田的主要地区。图8参16  相似文献   

12.
复杂断块油藏勘探和开发没有明显的界限 ,其开发过程实际上是详探的延续 ,通过几年来的滚动勘探研究 ,相继发现、落实了徐楼断层下盘沙三上 8砂组、沙三上 9~ 1 0砂组和沙三中 1~ 2砂组油气层 ,新增动用石油地质储量 1 74× 1 0 4 t,天然气地质储量 4 3× 1 0 8m3,取得了显著的滚动开发效果 ,实现滚动勘探开发一体化 ,为文南油田继续保持稳产提供了储量接替 ,同时也为其它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大油气田形成的主要地质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盆地,也是我国陆上油气勘探最早的盆地.该盆地已发现的油气储量中,95%是地层、岩性等隐蔽型油气藏的储量.根据长期勘探实践总结出该盆地大油气田形成的主要地质规律为:(1)生烃凹陷控制大油气田的分布;(2)沉积间断形成的两个假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3)古湖岸线附近的大型三角洲前缘带是三叠系油气田分布区;(4)古河道(古水系)两侧斜坡带是寻找侏罗系油气藏的有利场所;(5)古中央隆起带是古生界大气田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古鼻隆与渗透性砂岩叠合区是大气田富集区.该盆地今后油气勘探要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高分辨率地震的作用,大力发展水平井、斜井、丛式井,强化酸化、压裂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要分小层编制三叠纪、侏罗纪岩相古地理图,研究古湖岸线、古河道的变迁,掌握油气田分布规律,以提高勘探效益.  相似文献   

14.
吐哈盆地油气分布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吐哈盆地继台北凹陷侏罗系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发现大量煤成烃油气田后, 又在台南凹陷三叠系发现了稠油油田, 表现出多层系、多类型复合含油的特点。在盆地形成演化分析基础上, 通过对三大含油气系统和四大聚油单元的油气地质条件、聚集规律的探讨和资源潜力的评价, 提出了着眼侏罗—白垩系、二叠—三叠系及石炭系三大含油系统, 立足台南、台北、托克逊、哈密四大聚油单元, 遵循科学勘探程序, 实现油气储量持续增长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5.
采油三厂分层开发油藏主要分布在虎狼峁、吴仓堡、盘古梁等三叠系油藏储层叠加区,日产油占采油三厂总产量的24%,地质储量占三叠系油藏储量的8%,分层开发油藏的产量与储量在采油三厂中的地位日益凸现。但近年来开发的虎狼峁等分层开发油藏在开发过程中不同程度的见水,且见水井不断增多,同时由于产液结构不清等因素,导致分层开发油藏开发难度日益加大,严重的影响着油田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边际油田是陆相地层 中常见的一种 油田类型,因油 田储量小、油藏 能量低、储层质 量差等不利因 素,使得开发这 类油田遇到许多 困难。近年来发现 辽北及内蒙中生代盆地(上侏罗统) 存在众多陆相低渗、特低渗边际油田 ,马家铺、廖 1 块和白 3- 白 4 块 3 个低渗、特 低渗油田就是典型代表。本文重 点讨论此类边际油田的储层特征,分 析储层低渗的原因,并总结低渗油 田的油藏动力学特征 ,在此 基础上指出了合理开发边际油田的 对策。  相似文献   

17.
边际油田是陆相地层中常见的一种油田类型,因油田储量小、油藏能量低、储层质量差等不利因素,使得开发这类油田遇到许多困难。近年来发现辽北及内蒙中生代盆地(上侏罗统)存在众多陆相低渗、特低渗边际油田,马家铺、廖1块和白3-白4块3个低渗、特低渗油田就是典型代表。本文重点讨论此类边际油田的储层特征,分析储层低渗的原因,并总结低渗油田的油藏动力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合理开发边际油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论柴达木盆地冷湖—南八仙构造带的含油气远景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穆剑  汪立群 《石油学报》1999,20(2):18-22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大沉积盆地,但已经找到的油气储量与其盆地面积和油气资源量极不相称,尽快摸清大规模油气田形成的石油地质规律是油气获得突破的基础。近年在柴达木盆地北缘的勘探中,陆续在冷湖—南八仙构造带发现了多个含油气构造,同时在科学探索井——冷科1井钻遇了千余米厚的侏罗系优质生油岩系,表明有形成大油气田的条件。通过对侏罗系烃源岩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和储层、盖层发育特征以及生储盖组合、油藏类型特点的分析,结合近期勘探成果,得出冷湖—南八仙构造带可能存在大规模油气聚集的结论,并依据石油地质条件和构造圈闭的特征,提出了近期勘探方向和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9.
边际油田是陆相地层中常见的一种油田类型,因油田储量小、油藏能量低、储层质量差等不利因素,使得开发这类油田遇到许多困难。近年来发现辽北及内蒙中生代盆地(上侏罗统)存在众多陆相低渗、特低渗边际油田,马家铺、廖1块和白3-白4块3个低渗、特低渗油田就是典型代表。本文重点讨论此类边际油田的储层特征,分析储层低渗的原因,并总结低渗油田的油藏动力学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合理开发边际油田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