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岩石物理分析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影响低阻油层电阻率降低的几项岩石成因的综合指标;系统探讨了低阻油层岩石导电机理;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建立了低阻储层测井解释模型,定量求取储层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综合利用岩心物理实验、地质综合录井、试油资料与多井测井资料相结合,分析了低电阻储层所处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把定性测井解释和定量测井解释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了一套解释低电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方法。通过对江汉多个地区进行低阻油层复查,加深了对低阻储层的地质认识,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2.
孤东油田北部地区低阻油层研究与挖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东油田北部地区馆下段和东营组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电阻率低、感应电导率高,利用传统方法进行测井解释时,低阻油层往往被解释为水层或含油水层而被漏掉。通过对低阻油层的成因分析,利用钻井、测井、取心、试油试采及生产动态等数据,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动静态相结合建立了测井评价模型,确立了低阻油层的电性界限,有效地提高了对低阻油层的识别能力,在老井挖潜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碎屑岩低阻油层成因及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阻油层由于其复杂的电性特征,致使利用常规测井信息解释难度较大。从低阻油层定义着手,总结了低阻油层沉积相带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地质和测井2个方面介绍了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及测井识别方法,进而分析了可动水分析、核磁共振、自然电位差3种测井识别方法,并将它们应用于不同地区饭阻油层的测井解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阻油层的客观存在,给常规测井解释储层评价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了摸清低阻油层的成因及综合测井解释方法.以南阳油田泌阳凹陷实际低阻油层为例,用大量的取心岩心实验化验资料为基础,结合本油田地质特征和测井资料,对低阻油层的成因、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建立确定了一套不用深度、划分岩性、电性、物性测井解释方法和参数评价标准,同时给出了应用实例,经试油验证见到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5.
低阻油层测井识别及饱和度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吸取和继承前人对低阻油层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了低阻油层含油饱和度的测井评价研究。主要通过对比分析阿尔奇模型和Waxman-Smits模型的适用条件,建立了以束缚水饱和度、阳离子交换量等参数为核心的低阻油层含油饱和度测井定量解释模型,以获得较准确的低阻油藏的重要储层参数,该评价方法在储量计算和油藏开发生产中获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X油田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心、录井和试油等资料,对目标区低电阻率油层的微观机理、测井响应特征、识别方法以及储层参数进行综合研究,总结出低电阻率油层的分布规律,建立了低阻油层的解释标准及解释模型;使今后在新探区中开展地质研究及其测井解释有规律可循,有椐可依。  相似文献   

7.
新庄稠油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庄稠油低阻油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差别不大,常规测井方法很难识别,需要寻找更有效的适合低阻油层的解释方法。以岩心分析、试油、投产等资料研究为基础,建立了参数解释图版;用中子孔隙度曲线同介电常数、相位角曲线重叠识别油层;用介电测井资料结合常规测井资料综合进行稠油低阻油层解释。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新庄稠油低阻油层与水层,提高了解释符合率。  相似文献   

8.
赵莉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4,26(Z1):405-406
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是进一步测井的基础,不同的成因类型决定了不同的解释方法.以往的研究认为,胜北地区白垩系低阻油层是储层泥质含量高造成的.通过对胜北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的深入研究,认为储层泥质含量高并不是胜北地区低阻油层的唯一成因,束缚水饱和度高、地层水矿化度高、粘土矿物的附加导电性、低幅度构造、钻井液的侵入以及沉积环境和特殊重矿物的存在等因素同样引起油层电阻率的降低,只有根据不同的成因类型制定不同的解释方法,才能提高测井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9.
双河油田低阻油层成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依据已证实低阻油层的地质、测井、测试和化验分析资料,分析了双河油田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认为生细、岩石颗粒表面粗糙,泥质 含量大,泥质含量中绿泥石所占比例高;油层薄,油层内存在泥质夹层;含油高度小以及泥浆滤液的侵入等是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释低阻油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依据已证实低阻油层的地质、测井、测试和化验分析资料,分析了双河油田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认为岩性细、岩石颗粒表面粗糙;泥质含量大,泥质含量中绿泥石所占比例高;油层薄,油层内存在泥质夹层;含油高度小以及泥浆滤液的侵入等是形成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释低阻油层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老油田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对重新进行储层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阻油气储层由于其形成原因的复杂性而成为测井解释与储层评价中的重点和难点。冷家油田沙河街组油层属于低电阻率油层,常规测井储层参数解释很容易把油层解释为水层。结合其地质情况,利用取心井的各种化验、试油和试采等资料,结合开发动态,充分挖掘测井资料对低阻油气储层的识别能力,建立了适合该区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解释模型。提高了低阻油气储层解释的准确性,为该区剩余油挖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塔河石炭系低阻油藏被披覆于奥陶系顶面古地貌隆起上的低幅度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所控制,油层电阻率与水层电阻率值接近,难以正确识别。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岩心分析、薄片观察、地层水分析及压汞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塔河油田石炭系油层低阻成因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水矿化度高及束缚水饱和度高是造成其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为此,建立了适合该区的测井参数解释模型,并根据测井参数解释结果、测试及录井资料,利用交汇图,建立了油水层识别标准。该标准应用于实际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葡西油田油水层识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以油水同层为主,油水分布复杂,储层类型多样,给测井解释油、水层带来较大难度。测井响应机理研究表明:储层高含泥、高束缚水饱和度和薄层、薄互层是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而储层致密、舍钙、舍残余油是形成高电阻率水层的主要因素;此外,油藏被破坏造成油水呈非均质分布,致使储层产油、产水交替出现。通过储层“四性”(指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研究,应用细分层交会图版法、曲线形态对应性分析方法采综合识别油、水层。经试油、生产动态资料检验,综合解释符合率在8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史南油田浊积砂岩低电阻油层成因及定性解释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电阻率油层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 ,经常造成油层解释级别降低 ,甚至被漏掉 ,造成油田开发效益损失。文章结合胜利油区史南油田浊积砂岩低电阻油层实际开采情况 ,通过对多口井地质、测井等资料的深入研究 ,分析其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的关系 ,进行了低电阻油层成因敏感因素分析研究 ,佐证了该地区低电阻油层存在性 ,并探索出多井储层特征类比、油水层自然电位特征对比等通过常规测井系列曲线定性判断和解释低电阻率油层的方法 ,对识别低电阻率油层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赵凹油田泌304块位于泌阳凹陷陡坡带中段,北部紧邻深凹生油区,储层主要为凹陷南部扇三角洲沉积,岩性复杂。同时由于构造幅度较小,油水过渡带较宽,造成近1/3油层出现电阻率低于或相当于水层电阻率的特点,从而给测井解释上识别油层造成困难。从构造、储层物性、流体性质等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特征的本质原因,综合研究该区块储层"四性"特征,建立了低阻油层测井识别标准,大大提高了低阻油层的测井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镇北地区长3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正确认识镇北地区长3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目的,利用该区地质资料、岩性沉积资料、岩性薄片分析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分析资料,对该区延长组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进行较详细的剖析,得出:沉积韵律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影响、储层填隙物中特殊矿物对低电阻率油层的影响是该区长3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7.
以地质、岩心分析、测井、录井及试油资料为基础,在研究储层岩电关系及"四性"关系的基础上,开展低阻成因研究,建立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结合RMT测井技术,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断层+岩性、低阻油气层的测井识别方法,提高了南阳凹陷白秋地区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准确率,为南阳凹陷低阻油气藏的勘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低渗油藏试井分析及产能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低渗透油田试井技术的研究可以为低渗透油田开发提供大量有用信息,对优化调整低渗透油田开发方案具有指导意义。在详细研究前人对低渗油藏渗流特征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困扰低渗油田试井解释的三大难题:交接面存在附加阻力、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及指数型压力梯度的试井模型及其解析解,并给出了试井理论曲线特征,为低渗透油田试井资料的解释及产能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证实了该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低渗透油藏的数值模拟比常规油藏更具复杂性:一是储层非均质现象严重,难以建立可靠真实的地质模型;二是大部分油井的自然产能较低,一般经压裂改造才能投产,压裂后的油藏参数尤其是渗透率会有很大的改变;三是由于泥浆漏失或水基泥浆的滤液侵入地层,导致地层污染严重,由此会引起表皮效应。低渗透油藏的这些特征对成功的油藏数模是个挑战。本文以樊124区块为例,阐述了如何利用地震、地质、测井解释成果,结合油藏的开发动态,建立低渗透油藏的油藏模型。  相似文献   

20.
低电阻率油气储集层是油气层电阻率与邻近水层电阻率反差较小的油气储层。对已知低阻油藏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电性特征以及含油气性和成岩作用对低阻储层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了SN油田的低阻储层的成因和机理与识别方法,建立了解释图版和识别标准。利用研究成果对该区域类似油藏进行老井复查和验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