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制备的Hβ沸石催化剂的丙烯直接水合制二异丙基醚的活性和选择性,并通过NH_3-TPD、吡啶红外吸收光谱对Hβ沸石的表面酸性质进行表征,研究了Hβ沸石催化剂表面酸在丙烯水合制二异丙基醚反应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丙烯直接水合制二异丙基醚是一个复杂反应过程.Hβ沸石表面的L酸和B酸对反应都是必要的;丙烯水合生成异丙醇的反应主要在B酸位上进行,而强酸部分的L酸位对二异丙基醚的生成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程杰  王峰  张莉  张贵泉  白婷  张昕 《石油化工》2014,43(4):386-400
优选硅铝比为25的Hβ分子筛,以不同种类的Zn盐为前体,采用浸渍法对Hβ分子筛进行改性,制备了不同Zn负载量的Zn/Hβ催化剂,并用于乙醇制丙烯反应。考察了Zn负载量、前体Zn盐种类和反应条件对该催化剂上乙醇制丙烯反应性能的影响。应用XRD、TEM、FTIR、N2等温吸附-脱附和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Zn/Hβ催化剂上Zn负载量和前体Zn盐种类影响催化剂的织构性质和酸性,进而影响其活性。在500℃、0.1 MPa、乙醇分压23 kPa、重时空速2.8 h-1的条件下,以ZnCl2为前体、Zn负载量为16%(w)的16%Zn/Hβ-C催化剂上的丙烯收率最高(43.4%),这主要归结于该催化剂具有适宜的酸量、酸分布和孔道结构。  相似文献   

4.
丙烯一步催化水合联产异丙醇和二异丙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对人工合成的β-型沸石催化剂与其它沸石催化剂和非沸石型催化剂进行评比的结果,表明β-型沸石是由丙烯(或丙丙馏分)经一步催化水合联产异丙醇(IPA)和二异丙醚(DIPE)的优良催化剂。阐述了该催化剂的结构、性能与催化活性的关系。综述了合成工艺和产品IPA、DIPE的分离和精制。IPA-DIPE混合物是汽油的有效增辛剂。  相似文献   

5.
丙烯直接水合醚化生产二异丙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直接水合醚化生产二异丙醚(DIPE)是近年来国际上新开发的工艺。介绍了DIPE的生产工艺、催化剂、反应条件、产品分离及DIPE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对混合二异丙苯在β沸石催化剂上的异构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质量空速对异构化反应的影响,同时还进行了100h催化剂稳定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对二异丙苯的转化率增加,间二异丙苯的选择性减小;对二异丙苯的转化率随空速的提高先增加后逐渐降低,间二异丙苯的选择性随空速的提高而增加。在3.5MPa下混合二异丙苯异构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温度210℃、质量空速3h-1,在该条件下对二异丙苯的转化率为41.59%,间二异丙苯的选择性为64.46%,液态产品中间二异丙苯的质量分数达55.21%。  相似文献   

7.
改性β沸石催化合成乙基叔丁基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改性β沸石在合成乙基叔丁基醚(ETBE)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反应条件为温度60~90℃,压力2~3MPa.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中异丁烯为关键组分,其转化率为60%~93.3%,选择性为100%;β沸石独特的孔结构抑制了异丁烯二聚物的生成;反应温度和醇烯比是异丁烯转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压力对其影响不大.经过高温乙酸水蒸汽处理的β沸石与D005树脂的催化活性相当,而β沸石的选择性和热稳定性更佳.  相似文献   

8.
β沸石催化剂上二异丙苯与苯反应机理及催化剂失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In-situ IR和TPD-ITD研究了二异丙苯同荣等异丙苯,苯和丙烯在改性β沸石催化剂上的吸附和反应,考察了1,3-DIPB和1,4-DIPB与苯烷基转移的反应性能,催化剂的酸性和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3-DIPB与苯烷转移反应主要按双分子反应SN2-1机理进行,而1,4-DIPB与苯主要按单分子反应SN1机理进行;1,3-DIPB和1,4-DIPB之间存在着异构化反应。  相似文献   

9.
以β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不同V负载量的V/β系列催化剂,利用XRD,UV-Vis,BET,H_2-TPR,NH_3-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V/β催化剂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的性能。表征结果显示,V/β催化剂的孔道均匀,孔分布窄,有利于丙烷进入催化剂孔道与活性组分发生作用;负载较低V时催化剂中V物种主要以高度分散的孤立四配位V~(5+)形态存在,随负载V含量的增加,二维链状聚集态V物种增加,负载V过多时易形成晶相V_2O_5;负载的V覆盖了部分B分子筛自身的酸性位,并在β分子筛表面产生弱酸性位,使丙烯的脱附变易,提高了丙烷转化率和丙烯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量8%(w)的V/β催化剂在V(C_3H_8):V(O_2):V(N_2)=2:1:4、气态空速8 400 h~(-1)、500℃时,丙烯选择性达63.2%。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应用多晶X射线散射测定Hβ沸石结晶度的方法,它避开了非干散射,只应用相干散射。以内标物CaF2与自制的Hβ沸石按不同比例配制成CaF2-H系列样品,应用Hβ沸石和CaF2的结构参数,对此系列样品进行相干散射强度计算值与观察值的拟合,解出此样品Hβ的结晶度xβ为0.85。  相似文献   

11.
采用等温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反应温度、甲苯/丙烯摩尔比和质量空速对甲苯-丙烯烷基化规律及产物分布的影响,还通过质谱检测出产物中含有的各种物质。结果表明:以β沸石为基础制备的催化剂对甲苯与丙烯液相烷基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较为适宜的烷基化反应条件为温度220℃、甲苯/丙烯摩尔比7.75、质量空速3.4 h-1。  相似文献   

12.
由于能源结构的转变,丙烯的产量愈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丙烷直接脱氢技术成为生产丙烯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丙烷脱氢催化剂是CrOx和Pt基催化剂,尽管它们的脱氢活性高,但CrOx基催化剂对环境不友好,而Pt基催化剂的价格昂贵,并且两者都易结焦失活。因此在改进和提升传统催化剂性能的同时,开发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新型丙烷脱氢催化剂是近年来的热点。许多廉价金属和非金属催化剂作为新型丙烷脱氢催化剂被广泛开发,包括VOx、Zn、Co、Sn、Ga、ZrO2、Fe以及碳材料等。该文总结了传统丙烷脱氢催化剂特点和研究现状,并综述了新型脱氢催化剂的性质特点。通过对不同催化剂体系的详细讨论,为未来丙烷直接脱氢制丙烯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乙苯在不同硅铝比的HZSM-5和Hβ沸石上的歧化反应规律。硅铝比高的HZSM-5对间二乙苯的选择性和反应稳定性较好。沸石的表面酸量和孔径是控制选择性和稳定性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改性β沸石催化剂上己二酸与2—乙基己的酯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改性β沸石作催化剂,研究了己二酸与2-乙基己醇的酯化反应,讨论了阳离子交换度,焙烧温度及表面酸性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己二醇二异辛酯的产率随离子交换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制得官能化聚丙烯,日本东京技术研究院采用l,7—辛二烯与氢化二异丁基铝加氢铝酸化衍生合成出7—辛基二异丁基铝(ODIBA),ODIBA可充当一种被保护共聚单体以及一种助催化剂,在ODIBA存在下通过立体定向茂金属二氯化合物—[Ph3C][B(C6F5)4]进行丙烯聚合,产生的聚合物的侧Al基在室温下通过O2转变成羟基。  相似文献   

16.
17.
用Hβ沸石催化剂合成对乙氧基苯乙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振华 《石油化工》2000,29(3):200-203
用Hβ沸石催化苯乙醚与乙酸酐的酰化反应 ,合成了对乙氧基苯乙酮。考察了乙酸酐 /苯乙醚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该酰化反应的影响。在典型反应条件下 :n(乙酸酐 ) /n(苯乙醚 ) =1 .2 /1、每mmol苯乙醚用 0 0 3 gHβ沸石、反应温度 90℃、反应时间 2h ,所得对乙氧基苯乙酮的产率为 4 1 3 %。Hβ沸石催化剂易于回收 ,且可重复使用 ,显示与新鲜催化剂几乎相同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将以1,3-二醚类化合物为内给电子体的BCM催化剂进行乙烯预聚合,通过改变氢气分压得到的BCM预聚合催化剂含有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将预聚合催化剂用于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并利用分光光度计、熔体流动指数测试等方法考察了该预聚合催化剂的丙烯聚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预聚合催化剂的丙烯聚合活性显著高于BCM催化剂,且随所含聚乙烯分子量的降低,聚合活性增加。预聚合反应中氢气分压的增加,使催化剂中的丙烯聚合活性中心发生了变化,氢调性能较高的活性中心增多。与BCM催化剂相比,使用BCM预聚合催化剂得到的聚丙烯粉料的细粉含量低、颗粒规整度好、堆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β沸石负载钯催化剂上催化合成乙基叔烷基醚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制备了具有同时催化二烯烃选择性加氢、叔碳烯烃与乙醇醚化反应和双键异构三种功能的Pd/Hβ沸石催化剂,并在I晦氢条件下,以FCC轻汽油(≤75℃)和乙醇为原料,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临氢醚化反应性能研究。考察了温度、醇烯比、空速、压力和n(氲)/n(二烯)比对临氢醚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5℃,氢分压1.5MPa,n(乙醇)/n(叔碳烯烃)=1.0,液时空速1.0h^-1,n(氢)/n(二烯)=2.0的条件下,C5、C6叔碳烯烃转化率和醚收率分别为55.3%、16.26%和63.59%,3M1C4^n(3-甲基-1-丁烯)异构化转化率为78.85%,且二烯烃去除率为98.87%。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