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南水北调南四湖~东平湖段输水线路与此段京航运河规划航运线路一致,山东省政府决定此段航运工程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南四湖、东平湖两地高差约8m,工程梯级涉及到工程投资和建成后的运行费用问题,社会各界对此非常重视,本文通过多方案分析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资料,为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治淮》2021,(9)
八里湾泵站为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南四湖~东平湖段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的组成部分,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第十三级泵站。本文通过站址影响因素分析和多方案经济技术比选,科学合理地确定站址方案,为工程节省了投资。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东线南四湖至东平湖段工程结合航运实施,为保证航运安全,需对重要节点工程建筑采取对应安全防护措施。结合长沟节制闸通航安全防护进行设计研究,提出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分析了对调水和行洪的影响,为类似工程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郭亚梅  任东红 《人民黄河》2012,34(11):23-25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东平湖蓄水影响处理工程的实施,对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东平湖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东平湖单一防洪功能的状况,为东平湖防洪、供水、航运与旅游等综合利用创造了有利条件,需要转换东平湖运用方式,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供水、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②东平湖防洪工程的建设、防洪能力的提高为发挥综合效益提供了工程基础,鉴于东平湖目前尚存在防洪标准低、围堤渗漏、泄洪河道淤积等问题,结合东平湖蓄水影响处理工程的实施,建议进一步加强防洪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线路长、涉及面广,其调度方案需协调水源区汉江丹江口水库和受水区4省(直辖市)的供水,统筹考虑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用水需求,调度目标及维度十分复杂。为制定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水量调度方案,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规划、可研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水量调度体系、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编制技术路线,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2017~2018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编制为例开展了研究,指出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方案在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的3 a时间得到了有效应用,为未来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的完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治淮》2021,(3)
正济宁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关键地区和重要输水通道,南四湖至东平湖段输水结合航运工程(简称两湖段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主干线工程。在工程建设中,济宁市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起市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保卫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南水北调办事机构、公安机关、建设管理单位、施工单位五位一体的施工环境保障快速反应网络,为工程建设营造了"零阻力推进、无障碍施工"的和谐稳定的外部环境,有效保障了辖区内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如期建成通水。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鲁山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规划水平年的供需水量和缺水量,提出了南水北调向鲁山县城供水工程方案,结合总干渠走向进行了供水工程布置,为研究南水北调工程向鲁山县城供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突发事故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由新修渠道、原有河道及湖泊、水库共同构成。输水干线多为开敞式且与当地交通道路交叉,南四湖和梁济运河承担航运任务,交通、航运等突发事故有可能影响正常输水,因而输水安全受到多种潜在突发事故的威胁。为能够在突发事故发生后采取有效的应急控制和处置措施,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采用核对表法对工程突发风险源进行识别,确定突发事故类型,综合利用模糊意见集中决策和层次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的突发事故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各类突发事故对工程的影响程度,经评定该工程的主要风险包括陆运和航运交通事故引发的突发风险,次要风险主要包括人为投毒、自然灾害及机器故障等原因引发的各类突发风险。该成果可为后续应急控制和处置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可为其他资料短缺地区的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宁河位于重庆市东部,系长江左岸一级支流(属三峡库区支流),河流全长162km,流域面积4181km2。大宁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43万k W,开发条件相对较好。经大宁河向丹江口水库补水,是国务院批准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中线后续水源推荐的三峡水库补水方案之一。为了既能尽快、充分、有序地开发大宁河水能和旅游航运资源,又有利于南水北调中线后续水源工程的实施,文章在既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大宁河中上游干流水能资源综合开发方案的优化研究工作,为近期实施工程提供依据,为远期跨流域调水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图片报道     
王永林 《山东水利》2009,(6):F0002-F0002
6月4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南四湖至东平湖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举行开工仪式。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山东省政府副省长贾万志出席开工仪式并讲话。山东省水利厅厅长杜昌文主持仪式。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省南水北调局局长孙义福作开工准备情况报告。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项目法人合同管理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新世纪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合同管理是中线干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项目法人成立以来的合同管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全长1432km,其中明渠长1103km。明渠长度占总干渠全长的80%左右,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总干渠的运行安全。现重点介绍先期实施的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的渠道衬砌结构布置特点、施工流程、施工方法以及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为南水北调中线全线的渠道施工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无论是对已建的江水北调等调水工程,还是在南水北调规划论证过程中,都没有以系统的理念对工程总的调水效率进行研究。首次提出:应基于系统理念,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效率进行研究,这样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巨大的潜在经济效益;并以东线江苏境内工程为例,提出调水工程可划分为提水系统、输水系统、蓄水系统等3个子系统,各子系统效率的集合构成了系统总效率;初步提出了调水效率研究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政府已批准了南水北调的宏伟计划,但是广大的大西北地区,还未在受益范围之内。本文依据大西北地区的特点,提出大西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西北调水工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以1960-2017年的历史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东平湖氯化物质量浓度演变过程,探讨了氯化物质量浓度变化机理.结果表明:东平湖氯化物质量浓度自1960年以来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南水北调东线通水后于2015年11月上升幅度较大,在年内会因汛期强降雨而显著下降;南水北调东线通水前,东平湖氯化物质量浓度主要受入湖河流、盐碱...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一期工程施工测量控制范围、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技术思路和控制网组成。论述了施工测量控制网的精度选择方法。介绍建立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过程中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超长输水线路施工控制网总体建立方案的研究;国家三角测量控制成果不兼容问题及处理方案的研究;高精度GPS短边混合网平差模型研究及平差软件的开发;大地水准面精化和网络RTK技术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工程测量数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施工测量主要技术指标的论证。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介绍。针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如何进行科学、合理、高效、便捷的水资源调度,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分析了4个方面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中线水资源调度关键技术研究的目标,总体架构,技术路线及其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结合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治污历程,以规划水平年2000年为基准,以2002年—2012年为时间轴,分省、按区段对东线淮河片10年来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入河量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通过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东线沿线污染负荷削减显著,在"十五"期间基本遏制主要污染物入河量过快增长的基础上,"十一五"沿线污染负荷呈大幅下降趋势,2010年沿线污染负荷总体达到规划控制目标要求,2012年治污减排效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为2013年东线一期工程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缓解黄河流域及邻近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形势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从雅砻江、大渡河干支流调水80亿m^3,调水进入黄河干流上游贾曲附近,初步规划向黄河干流河道内补水量20亿m^3。通过分析,调水后影响黄河调入断面下游河段梯级40座,总装机容量29668.3 MW。调水对电站保证出力和发电量等电能指标增加明显。在不考虑电站扩机的情况下,与调水前相比,黄河干流梯级电站可增加保证出力29.0%,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增加26.8%。在考虑扩机的情况下,与调水前相比,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可增加29.2%。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的治污工作关系到工程成败。十年来,围绕建设输水干线"清水廊道"的目标,东线工程在创新规划实施思路、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法规标准、改革运行机制、建立全防全控治污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南水北调东线实际的治污道路,取得了明显的治理效果,为东线一期工程顺利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其他重点流域治污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