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我国城市规划由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向多元公共政策转变的趋势下,规划业界及学界均需对规划师的角色与社会职责进行再认知,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研究在对美国现行城市规划过程进行简要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美国规划师在规划愿景构建、规划前期支撑研究、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及规划评估等规划环节中的职责、角色及其所具备的核心技能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总结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规划师的角色与社会职责的演变,据此对我国规划师的角色和社会职责的转变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规划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起到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3.
规划师角色分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社会学中角色分化入手 ,分析了我国规划师角色分化的主要原因 ,探讨了规划师角色分化的三种可能方向 :政府规划师、执业规划师和社区规划师 ,并就其对规划师职业道德、城市规划教育和注册规划师考试内容的影响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在意义,阐述了城市规划根本上是社会施政方式的直接反映,认为应当在现有政治和社会体制下认定规划师的职业角色,并在不断进行的体制改革中完善规划师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5.
结合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地位愈显突出的现状,论述了规划师及其工作的特殊性,介绍了规划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从社会环境、个人意识、城市规划编制的赢利性等方面分析了规划师职业道德受到的冲击,最后就规划师职业道德标准如何建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英国的城乡规划试图在空间上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从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出版开始,伴随着英国的城市转型与变迁,英国规划师就被赋予参与社会改良与环境塑造的社会责任。面对不同时期的城市问题,英国规划师的角色经历了被动适应、积极干预和沟通合作3个阶段。英国城乡规划的百年历史表明,为了在城市中的美好生活,英国规划师在尊重市场机制的前提下,一直在寻求实现空间干预正当性与有效性的方法,力图平衡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重塑空间的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7.
8.
“行政三分制”的政府管理体制将使规划师分化成分别从属于决策局、执行局、监督局的决策规划师、执行规划师、社区规划师。规划师需要注意个人法理观念的培养,把握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完成角色转化。 相似文献
9.
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实践都已面临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的转型。对于城市规划师而言,必须理解这种转型的本质,将自身社会角色逐步向规划决策和执行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者转变,并强化在制度分析、政策设计、说服沟通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本文选取孟加拉国和英国两个典型案例,对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存量规划实践中规划师的角色转变与技能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进一步明确其在实践中的内容和作用,为存量规划时代中国规划师的职业发展方向探讨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迷失与规划师角色再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正处于不同程度城市文化迷失的状况,存在现代与传统的迷失、精英与大众的迷失、物质与精神的迷失及短期与长期方面的文化迷失.城市文化迷失会对城市规划师的价值取向、思考模式,规划决策和实施判断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城市规划师应努力从城市空间构建者向城市文化营造者,以及从城市文化影响者向影响城市文化者两方面进行角色转变.与此同时,城市文化发展也应从多元文化熏陶和明确文化界定来正面影响城市规划师的文化素质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新的《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以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管理模式的逐渐破除,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广大规划师角色和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嬗变对规划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对规划师角色和地位发生嬗变的论述,呼吁规划师坚守职业道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
法制时代的道德自律——现代城市规划师的职业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现代城市规划的法制化发展 考察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将城市规划纳入法律框架,并与社会、经济、政治,技术和生态环境结合,是现代城市规划区别于传统城市规划的关健,是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发展.法制化对城市规划的作用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及社会的代价。城市规划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我国的发展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发展与建设公平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应当跟上形势的发展,更新观念,更好地承担起历史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经过十几年实践试点,我国社区规划尚未大规模展开并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但随着近年来规划实施中来自基层的声音逐渐增大,社区自下而上的基础逐渐强化。为了应对这一制度变革下的规划发展趋势,深圳和成都等地开始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试点。研究着眼于社区规划及规划师的角色与社会制度的关系,借鉴国际国内经验,从介入形式的角度探讨我国社区规划及规划师的推进模式。 相似文献
16.
《北京规划建设》编辑部 《北京规划建设》2008,(4):187-193
随着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各种利益冲突日渐表象化,城市规划中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精英式”规划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规划的社会化呼声越来越高。当下对城市规划社会学问题的讨论超越了以往,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责、城市规划中的“民主”要素等问题都受到高度关注。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的转型、城市规划社会功能的转化等,使得公众把更多的期望、信任和责任加在了城市规划师的身上。6月13日,我刊以“城市规划师的社会责任” 为题,就有关规划师的社会责任,规划师价值观的重塑,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及“责任规划师制度”的推进等话题进行了研讨,从规划师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目标追求等出发,共同思考这一思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规划师的历史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经济等角度,对城市规划师的角色定位、职责、要求等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认为城市规划师置身于国内外城市规划设计力量平等竞争的环境之中,不仅应以专业的技能、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求得生存,还应尊重历史、设计未来,怀着对政府负责、对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当好城市政府的参谋和广大群众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剖析全球化现象是及其引发的全球城市格局的变迁,探讨城市规划师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色分化及相关的教育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两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与目标,也是应对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新战略诉求。从规划的视角解读"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必须构建一种集约型的空间模式,其特征表现为整体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两型社会"的建设必将引领规划的全面转型,包括四个方向:从"城市型"到"城乡统筹型",从"外延扩张型"到"内涵提升型",从"空间型"到"综合型",从"孤立型"到"协调型"。在此过程中,规划师的社会角色也将从"技术专家"向"公众价值的倡导者"转变,因而将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社区规划师制度包括制度价值、制度设计和制度操作三个组成部分。制度价值是整个制度的灵魂,决定着社区规划师制度发展的方向,并制约着社区规划师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社区规划师和社区规划师制度的价值基础应该是以公共理性为核心的社区主义。与"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相区别,社区主义强调在"国家管制"与"市场竞争"以外的"社区自治"的重要性。面对从增量规划到存量发展渐进的转向过程,当代中国规划师需要很好地理解社区主义的公共理性,围绕"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理念,与其他社会工作者一起为社区发展工作,鼓励多利益主体广泛参与、充分对话、友好协商、平等沟通和渐进决策,以推动包容性社区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