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为了发展激光技术在我国工业中的应用,使之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国家科委光学及应用光学学科组激光分组、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0月7日~12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激光工业应用讨论会。会议由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具体筹备和组织.出席会议的有国家科委、中国光学学会、国家有关部、局,部分省市的科委和激光学会,以及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厂矿企业的代表共90人,其中副教授、副研究员、副处长、副所长以上31人。激光专业委员会主任邓锡铭主持会议。国家科委基础研究和新  相似文献   

2.
国家科委光学及应用光学学科组激光分组成立大会于1979年8月1日至8月9日在浙江省莫干山召开。到会的有国家科委等十六个部门、五十三个单位,共九十一名领导干部和代表。中国科学院严济慈副院长出席了大会。 大会首先由国家科委光学及应用光学学科组常务副组长苏韦同志代表国家科委光学及应用光学学科组宣布激光分组成立。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一、五机部有关局的领导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为加速我国光学与应用光学学科的发展,经国家科委批准,成立了国家科委光学与应用光学学科组,下分激光、红外、工程光学、基础光学、光学材料、情报六个分组。国家科委光学与应用光学学科组红外分组工作会议于1979年10月11日至17日在杭州举行。第二次碲镉汞攻关会、红外测试座谈会和学科组情报分组红外情报小组工作会议同时举  相似文献   

4.
国家科委光学及应用光学学科组激光分组、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0月7日至12日在上海召开激光工业应用讨论会,来自全国18个省市82个单位的90人出席了这次讨论会。讨论会着重讨论分析了我国激光技术在工业上应用的现状,交流激光工业应用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建议攻关和推广的项目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育川 《激光杂志》1988,9(4):218-218
5月10日至14日,由西德职业者协会“电和辐射安全委员会”和北京市科协国际部、北京学学会联合在北京科学会堂召开了“激光安全应用研讨会”。到会有西德职业者体会“电和辐射安全委员会”席勒主席,协会从事激光安全应用的专家及西德一些厂商、大学的专家14人。中方代表16人,有中国光学学会付理事长兼北京光学学会理事长金国藩教授,北京光学学会付理事长颜炳玉博士,国家科委新技术局总工郑德基,中国计量科学院院长赵克功及在京一些从事激光器及其应用的研究单位的代表。  相似文献   

6.
国家科委高技术司、中国光学学会和上海激光学会,1990年11月3日至8日在上海举办“全国激光技术展览会”,有包括研究所、高等院校及生产厂等57家参加展出。展出的有激光器、激光元件、激光测量检测仪器、激光加工机和激光医疗机,这些产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了我国现在的激光技术水平和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乙民 《激光技术》1987,11(4):64-64
1986年夏,国务委员张爱萍同志到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参观12#兆兆瓦激光实验装置时题词"神光",把大功率激光喻之为"神光"。1987年6月26~27日,国家科委在上海嘉定县召开由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成的1012瓦大功率激光装置的国家级鉴定会,会上决定命名该装置为"神光"装置。  相似文献   

8.
《激光杂志》1982,3(1):1-3
在中国光学学会领导下,首届全国激光推广应用交流会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二十八日在重庆举行。来自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270个单位的3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光学学会、国家科委、四川省科委、重庆市科委、市科协的有关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科委光学及应用光学学科组光学材料分组和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材料委员会倡议组织的全国激光新材料协作交流会于1980年11月15至20日在厦门市举行。会上宣读了8篇邀请报告。与会各单位代表交流了在激光新材料研究方面的情况和近期计划设想。我国激光新材料研究工作开始于六十年代末。十年来全国有二十个单位开展激光新材料研究工作。大体上沿着四个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征稿简则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是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办的技术性刊物.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主要报道范围有激光技术(如激光加工、激光医学及其他激光应用技术)、大气光学、光子学、红外技术、光存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光学学会和国家科委光学学科材料组委托华侨大学,上海交大等单位筹备的首届全国色心激光学术会议于1982年6月5日到10日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1411所、上海光机所、长春光机所等19个研究所和华侨大学、吉林大学、交通大学等9所大学的代表共68人。中国光学学会付理事长张连华同志出席并主持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1986年12月24至27日,国家科委新技术局委托重庆市科委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在重庆召开“激光参数测试仪器”鉴定会。鉴定的主要项目有4项,它们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高灵敏、宽波段激光功率计”;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制的“JK-80大口径激光能量计”;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制的“LE-2A型双通道、高灵敏、宽波段激光能量计”;重庆光学机械研究所研制的LER-1型高灵敏、宽波段激光能量计”。这些测试仪器都是国家科委下述的“六五”科技攻关项目,经讨几年的研究试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光学行业协会于1989年3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激光专业协会”筹备会。来自国家科委,教委,国防科工委,机械电子部及有关研究所、院校,工厂等18个单位30名代表参加了筹备会议。中国光学行业协会理事长王大珩教授参加了会议,并在会上对协会的作用、任务发表了见解,行业协会应有助于激光产业的形成,并有助于形成适当规模,且不要封闭的搞内向经济,在国际市场上要有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繁荣科学,检阅成果,推动成都地区激光科学技术的发展,成都市激光学会于1979年10月24~27日召开了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成都地区从事激光科学技术研究、教学、生产、应用方面的56个单位的115人,其中会员代表82人。会议修改并通过了市激光学会章程,民主选举了由22人组成的理事会。会议期间,还传达了莫干山国家科委光学与应用光学学科组激光分组成立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激光专家组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于1985年4月21日至4月27日赴希,作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对希腊在激光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的情况作了了解。  相似文献   

16.
前言由中国光学学会基础光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实验室承办的此次会议,于1998年10月10日至14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会议内容包括:1、量子光学;2、激光光谱学;3、非线性光学;4、超短脉冲光学与超快现象;5、激光物理、激光化学、激光生物学与激光医学;6、光学信息处理;7、生理光学;8、近场光学、衍射光学;9、导波光学;10、新型光电子器件;11、新型激光器;12、大气光学、海洋光学;13、新型激光材料、纳米材料等13个方面的内容,经两个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评审,共录用了9…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光学学会委托重庆市光机所筹备组织的全国首届激光推广应用交流会,已于11月23日至28日在重庆渝州宾馆召开。来自全国270个单位的3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分五个组宣读了激光在工业、农业、医学上应用及激光器件、元件、材料等方面的论文共141篇;安排了13个专题的对口交流讨论;还同时举办了激光产品及应用成果的展览会。会议期间,国家科委一局组织的激光工业应用调查组也召集了一系列座谈会,就如何推广激光技术应用向题广泛征求了意见。  相似文献   

18.
国家科委基础研究及新技术局委托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于今年5月29日—31日在杭州召开了“激光高精度准直仪攻关项目技术方案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杭州大学、上海电力建设局、上海第二光学仪器厂、上海玻璃仪器一厂、沙市光学仪器厂、上海机床厂、成都峨嵋机械厂等12个单位。会议在充分发扬技术民主,本着对国家负责的气氛中就有关单位提出的三个提高激光准直仪精度的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着重评议了上海激光所、杭州大学、上海电力局、上海二光厂、上玻一厂等五单位根据60万瓩汽轮发电机组安装要求而提出的采用重合双光束技术消除激光器光轴漂移影响的技术方案。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国家科委将高精度准直技术列为激光工业应用的重点攻关任务之一是合  相似文献   

19.
刘东华 《激光杂志》1984,5(3):185-186
为了发展我国的激光加工技术,受国家科委委托,华中工学院激光研究所承担研制的HGL-84型五千瓦CO2激光器试验机和HGL-81型二千瓦CO2激光器工业样机,已于今年三月二十九日至三十一日在武汉同时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20.
全国首届激光推广应用交流会于1981年11月23日至28日在重庆举行。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270个单位3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光学学会、国家科委、四川省科委、重庆市科委的有关负责同志也出席了会议。大会邀请林祥棣等三位同志作了特邀报告。会议收到论文400余篇,分工业应用、农业应用、医学应用和激光器件、材料等四个方面五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