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报道南京市政府庄严承诺,"十二五"期间将建设40万套保障房。今年全市保障房建设任务为8.2万套。为确保将保障房建成节能环保的安居建筑,前不久,南京市墙革节能办、市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指挥部联合召开了"2011年度南京市统筹建设保障房项目墙体材料质量管理大会"。  相似文献   

2.
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和海峡西岸重要的中心城市,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来形容绝不为过,这座美丽的海岛城市已经成为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理想居住地,这也是造成近年来厦门房价快速增长的原因之一。为了应对快速上涨的房价,厦门市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在2008年元月,正式启动的《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3.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人们对园林的要求也在变化,中国园林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古典园林三千多年来的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的产物,是适应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按揭销售工程机械的销售模式帮助许多客户解决了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圆了许多人的老板梦。因此客户对按揭销售的反映比较积极,但对于其中一些条款也有意见。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报,几则有关抢险救灾的报道映入眼帘:某单位在短短6天时间里连续发生了两起火灾事故,领导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拯救了20多条生命;某车队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车队领导仅用20分钟时间就赶到现场指挥抢救……  相似文献   

6.
国外园林立法与园林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采芹 《城乡建设》1990,(11):30-31
  相似文献   

7.
江南古典园林与昆曲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二者因为发源地的时代精神和地方风俗,以及文人的参与和创造,形成固有的审美一致性和内在契合,这也使得当代的人们可以继续践行二者在现代传播中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上海园林,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很有自己的特色,可是又鲜有系统的分析。本栏目从这一期起,将连续刊登六篇有关上海园林赏析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这组文章的内容为:上海园林总述;松江诸园;嘉定诸园;青浦诸园:市区古园;豫园;市区诸公园赏析。  相似文献   

9.
眼下,唯有掩藏伤痛,一心重建家园,才能给生者以弥补,给逝者以告慰。绵竹市副市长付利民如是说。5月23日,得知广西建设救援队携带10辆大型机械到来,付利民说:“这真是雪中送炭。”  相似文献   

10.
李雄 《风景园林》2012,(4):48-50
1学院建设与发展现状1.1学科建设现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学科现状主要由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建筑学和旅游管理5个学科组成,其中,风景园林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及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及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相似文献   

11.
12.
王健 《安徽建筑》2002,9(6):20-20
传统的隐逸文化对中国园林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士人隐逸文化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园林受此影响,向自然山水园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士大夫隐逸文化体系的熏陶下,中国园林终于以山水文化的综合实体作为了传统园林形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3.
《园林》2000,(1)
中国文化较早地从神化时代发展到了社会理性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了早熟的民族精神,它重伦理轻功利,追求山林仁德,主张将“情”、“志”融入山水之间。道家的阴阳学说则倡导“天人合一”、“返朴归真”。佛家注重“冥合自然”、“物我为一”和“超凡脱俗”。中国古典园林深受儒、道、佛学的影响,主张理想的自然天地与现实的生活场所相互统一,追求知性、情感、意向与自然的融合,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中独树一帜,成为世界文明之瑰宝。受美国中美文化交流基金会的委托,同济大学承担了美国“半园”的设计任务。该园位于华盛顿美国国家  相似文献   

14.
15.
沈福煦 《园林》1997,(3):14-15
中国古代的宗教,源于天地神祗和祖先崇拜,后来渐渐形成了道教、儒教,又有外来的佛教,形成“佛、道、儒”三教合流。这三种宗教形态虽各具特征,但总的观念形态却有许多一致之处,这就是世俗人情特征比较突出,有人提出“以佛修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之说。由于这种原因,所以一般的寺庙建筑多建于风景优美的地方,一方面进行宗教活动,另一方面也游山玩水。另外,有的寺庙还在自己的院内辟有花园。如苏州的西园、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的放生池园、  相似文献   

16.
由于历史原因,荒野是不受人们重视的,而在当今的生态文明时代则需要重估荒野的价值。荒野是地球上生态平衡最为重要的支撑力量,同时也是人类文明之源。在当代园林化事业中要充分保护城乡中的荒野,将其纳入生态园林范畴,构建新的和谐观,让城乡中的荒野与园林各守边界。景观都市主义过于强调景观的人工性、文化性,容易导致文明对荒野的侵占。生态园林主义所强调的生态与文明共生、园林与荒野并存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崔心红 《中国园林》2002,18(6):60-63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园林是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形式。为现代园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文提出了湿地园林的新理念,探索了湿地园林内涵,结合时代要求,总结了湿地园林的创新意义,并以上海市为例,进一步说明湿地园林在建设城市大园林,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引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环境偏好矩阵为分析手段,建立传统园林空间构成与环境心理的对应关系。认为苏州古典园林的空间建构在多变而复杂的特征背后蕴含着清晰的认知逻辑,体现在“易读性”与“神秘性”的辩证脉络之中,两个因子相对相生,互为补充,建立了有序基础之上的丰富与多样,形成了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发展的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20.
“园林”名称溯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古代,农业中的园艺栽培与绿化环境、供人游赏的园林用地性质未严格区分之前,二者通称为“园”,有时也混称为“圃”。如反映周代文化的《诗经》,在《将仲子》篇里有:“将仲子兮,无踰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