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具有较多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问题日趋突出,这些城市必须选择新的产业以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本文以东北资源枯竭型城市抚顺为例.运用科学方法对其产业选择进行了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湖北省黄石市的2000—2012年的综合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阶段内,黄石城市发展经历了迅速恶化—调整优化—震荡调整优化—稳定持续发展的过程,但整体上可持续发展水平是不断提高的。这说明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因素的束缚,而当这些限制因素解除后,又会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据此,提出黄石市亟须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冶市是典型的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的枯竭造成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早期作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产业已成为夕阳产业,大冶市面临着重新选择支柱产业的挑战。构建大冶市支柱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大冶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及政府在扶持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下的优惠产业政策,确定大冶市的支柱产业。认为大冶市应发展以机械、专业设备及器材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制造业,以饮料、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制造业,以矿产资源为基础的冶炼、采选及压延加工业为主的资源型产业。 相似文献
4.
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濒临枯竭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承接产业转移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紧接着对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进行介绍,并以铜川为例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给承接地所带来的各种效应,以期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资源枯竭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以铜川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濒临枯竭需要转型,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成功转型的经验进行总结发现,承接产业转移是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紧接着对承接产业转移效应进行介绍,并以铜川为例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给承接地所带来的各种效应,以期为其他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一般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国内外已经作过一些深入的探讨,但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一特殊系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考察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特点和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双重约束。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包括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大系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并探讨了几种评价方法,以此评价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于一般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国内外已经作过一些深入的探讨,但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一特殊系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在考察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特点和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双重约束.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包括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大系统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型,并探讨了几种评价方法,以此评价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东北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分析了这些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需求,提出了促进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对策。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东北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分析了这些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需求,提出了促进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对策.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区位熵及层次分析法,结合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的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接续替代选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线型加权函数,最终得到淮北市各产业部门的综合得分及排名.结果表明:淮北市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依然较为严重,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今后继续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二产业外,也要注重一、三产业的接续发展,其中可以选择的具有接续潜力的产业包括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中的建材、煤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煤电、食品加工六大产业及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及旅游业. 相似文献
11.
徐州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点少,就业弹性小,吸纳劳动力能力弱,资源的枯竭造成大量结构性失业。如何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劳动力转移是徐州必然要面临的挑战。以徐州市为例,以资源枯竭型城市理论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理论为前提,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徐州市劳动力转移特征进行分析。针对徐州市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提出适合徐州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措施,以便徐州正确选择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保证徐州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促进徐州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浅谈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国有许多以能源开发为主发展起来的能源基地型城市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 ,其中部分城市的能源已近枯竭 ,而其它新兴产业又未形成规模 ,其未来的发展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兼顾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全新的发展观 ,是能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阜新经济转型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以阜新经济转型为例研究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的评价问题,首先对阜新转型前和实施转型战略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其次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阜新转型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统计数据对阜新市的转型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基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时间、高强度、大规模的开采,使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从宏观层面引导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文章选择以广西贺州市平桂管理区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贺州市平桂管理区经济社会现状,充分借鉴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提出:1)平桂应充分借鉴阜新的项目带动模式和辽源的产业高端化模式等先进经验,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上台阶,实现产业高级化;2)应像德国鲁尔区那样,在改造传统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 健康产业、旅游业等替代产业;3)应以日本北九州为鉴,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现转型崛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阜新经济转型为例研究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效果的评价问题,首先对阜新转型前和实施转型战略后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其次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阜新转型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统计数据对阜新市的转型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四川省成熟型资源型城市,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各城市的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基于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4个方面的内容,构建成熟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德尔菲法对各指标所包含的要素进行权重确定。对四川省9个成熟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攀枝花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自贡、广元、广安处于中等可持续发展状态;绵竹、凉山、达州、兴文和雅安处于初级可持续发展状态。针对四川省9个成熟型资源型城市,分别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建国之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实行了依靠本国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能源、矿产和林业基地的建设得到极大重视。在各地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因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时至今日,大约有150座资源型城市,开始面临资源枯竭。产业转型,以及城市如何持续发展的困境。此类资源型城市尤以东北地区最为典型和集中。在东北地区36个地级城市中,就有14个属资源型城市,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建设探讨——以萍乡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期主要会遇到产业转型艰难、企业倒闭、就业形势严峻、财力不足等诸多困难,转型期的体制机制建设有待加强。本文以萍乡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为例,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下岗职工就业问题突出、居民生活困难,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入不足,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在总结、探讨对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期在多元化经营、产业整体退出以及新主导产业扶植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就成立强有力的协调管理机构、建立健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以及完善长效机制的配套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