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研究进展(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洧 《现代仪器》2012,18(2):1-5
颗粒物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由于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作用,其组分非常复杂,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危及人体健康。借助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成分的测定,通过污染源解析分析其来源及影响因素,控制大气颗粒物的排放,对于保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成分、源解析及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尹洧 《现代仪器》2012,18(3):1-5,10
颗粒物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由于颗粒物表面的吸附作用,其组分非常复杂,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化学成分,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并危及人体健康。借助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成分的测定,通过污染源解析分析其来源及影响因素,控制大气颗粒物的排放,对于保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此进行综述,着重介绍大气颗粒物及其组成成分、源解析及测量技术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大气细颗粒物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维并 《现代仪器》2002,8(6):9-10,8
本文讨论大气细颗粒物与人体健康问题。大气细颗粒物诱发人体癌症、心脏病,以及引起强烈的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柴油机颗粒物排放法规的不断严格,颗粒物捕集器被广泛使用以去除尾气中的颗粒物。为了精确地监测尾气中的颗粒物排放,就需要采用新型的颗粒物传感器。该传感器需要有足够的耐热性和承受力,并且能够忍受恶劣的排气环境。文中介绍了几种国内外新型颗粒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研究方法,其中通过流场模拟对电阻传感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电容传感器电场强制收集方法的碳烟收集效率,对电化学传感器电极加入离聚物后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引入了有应用前景的颗粒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5.
对2010年淮安市的5个典型城市功能区PM10和PM2.5监测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此来解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BP神经网络用于大气中颗粒物(TSP)预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BP神经网络的构造分析,采用网络构建、初始化、训练等一系列步骤,形成网络预测系统.针对1999年至2001年的杭州市区大气中颗粒物(TSP)实测数值及大气环境数据,通过构建并选用合适的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用于大气污染的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大气颗粒物浓度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颖  应启戛 《仪器仪表学报》2006,27(Z2):1643-1644
大气颗粒物浓度是大气污染监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大气中的颗粒物,特别是PM10及其以下颗粒物浓度的监测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关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采用振动原理在线测量颗粒物质量浓度的监测方法,替代了传统的离线监测技术,提高了监测工作的实时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9.
大气环境污染成因复杂,往往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且包含众多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分子、自由基和气溶胶颗粒物等,在线检测是大气化学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使分子吸收单个光子能量后,在其电离能阈值附近“软”电离,可以获得分子离子质量信息,具有质谱图简洁、碎片离子少和易于解析等特点,能够从分子层面上在线测量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关键的化学成分,揭示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机理,在大气化学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基于真空紫外激光、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和真空紫外放电灯等多种光源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阐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自由基以及气溶胶颗粒物化学成分检测方面的进展,并展望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化学元素组成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9月—2006年9月期间,在北京的北郊昌平区、城区和南郊房山区3个采样点位共采集总悬浮颗粒物(TSP)样品166个。用ICP-AES和ICP-MS方法测量了Pb等29个无机元素。基于无机多元素数据的聚类分析,把166个样品分组为清洁样品和4种污染样品。清洁样品占总数的49%,以北郊清洁背景点位的样品为主;污染样品占总数的51%,主要是城区和南郊点位的样品。根据化学组成,4种污染样品分别是铝、铁、稀土等地壳元素所代表的土壤来源主导的沙尘类样品;钙、镁等元素所代表的建筑工业排放和建筑工地排放突出的建筑尘样品;硫元素所代表的燃煤等燃烧过程排放贡献突出的样品;以及铅、锌等重金属元素所代表的有色冶金工业排放突出的样品。聚类分析的结果和前期来源解析的结果是兼容一致的。如果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管理和大气颗粒物污染治理工作的规划和实施综合考虑和兼顾这4类典型情况,有利于提高治理的效率和投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气溶胶细粒子与能见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学彬 《光学精密工程》2008,16(7):1177-1180
为了分析气溶胶粒子特别是细粒子(PM2.5)对能见度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建立了气溶胶细粒子与能见度的关系,分析了谱分布、PM2.5/PM10和细粒子消光所占总消光比重的关系。利用2004年8月在北京的测量数据与理论计算对比表明:建立的气溶胶细粒子与能见度的关系是合理的。这对治理污染提高城市能见度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厦门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离子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集厦门冬、春、夏三季大气颗粒物PM10,冬、夏两PM2.5样品,用IC进行离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厦门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成分呈春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二次离子SO4^2-、NO3^-与NH4^+占PM10的近40%,海盐离子占7%;二次离子占PM2.5的48%,海盐离子占3%。二次离子污染是影响厦门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五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辽宁省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状况,2004年在省内选取了5个城市进行分季节采样,并对颗粒物中美国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大气PM10和PM2.5中PAHs污染较重,且冬季高于其它季节,PAHs主要富集在PM2.5及以下细小颗粒物中。  相似文献   

14.
刘志影  李磊  李梅  傅忠  周振  黄正旭 《质谱学报》2014,35(3):216-225
目前,广泛采用空气动力学透镜 喷嘴作为单颗粒质谱仪的进样装置。针对大气环境污染物PM2.5的研究需要,对单颗粒质谱仪进样装置中空气动力学透镜 喷嘴(聚焦颗粒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在0.3~3 μm范围内)进行优化设计,并选用Fluent软件对颗粒运动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优化设计的进样装置对粒径0.3~3 μm范围的颗粒聚焦效果较好,在距离装置出口24 cm处的颗粒束宽在0.03 mm以内。因此,优化设计的进样装置能满足单颗粒质谱仪对PM2.5颗粒进样聚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该文阐述了目前叉车所采用的制动方式,重点阐明全动力液压制动系统的原理、组成和此制动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介绍了优化现有液压制动系统的方法、改进后可满足5~10t叉车制动的HXQA蓄能器和制动阀OBV-L25E,提供了可用于重载叉车上全动力液压制动的系统方式和主要元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记录光路采用Mach-Zender干涉法,CCD作为记录介质,以数字的形式记录了微粒场的离轴菲涅耳数字全息图,利用Fresnel-Kirchhoff衍射积分数字再现出了微粒场的复振幅分布。通过对尺寸39μm大小标准粒子场的记录再现,分析确定了准确检测出标准再现粒子数量的灰阶阈值范围和面积阈值范围。以检测出标准粒子的阈值范围为基准,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采样大气微粒场进行再现检测,准确检测出了不同再现截面上尺寸大小接近39μm及大于39μm的聚焦粒子的数量,并采用多截面再现平均测量法估算测量了采样大气微粒场中微粒的数量及浓度。  相似文献   

17.
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经出台,其中的PM2.5指标已被列入相关的国标,并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作为导致PM2.5主要因素的汽车尾气控制势在必行。本文创新性地使用“前置装置”,即将稀土-铝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油路上的1个滤网,以缓释的方式添加到汽油中,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性,对汽油催化助燃,并促使其充分燃烧,从燃烧源头上削减尾气中PM2.5的产生,克服以往单纯依靠“后处理装置”无法有效防治PM2.5产生的问题。拟通过微观调控及优化组装,研发催化助燃效果良好的稀土-铝有序介孔纳米复合材料,分析评定其降低PM2.5尾气排放的功效。本研究可丰富纳米微观基础理论,促进纳米环保交叉学科的发展;同时,对解决全球关注的环境保护问题及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体现了纳米材料的时代效应。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经济发展较快,能源消耗大幅提高,由此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工厂聚集的四日市、川崎、尼崎、北九州等地的情况尤为恶劣。对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一些法律法规并制定了全面的大气环境监测系统,经历了几十年的治理以后,日本的大气环境治理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本文介绍了日本2009年12月-2010年8月期间进行了6种机型4种环境条件的PM2.5分析仪对比试验,详细介绍了PM2.5的来源,性质和自动监测过程中的影响参数以及在国内的测试情况。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国内外雾霾发生情况、治理方式、治理时间及效果,分析了我国导致雾霾的原因和我国雾霾的特点,从工业污染源、汽车贡献、飞机贡献、油品及燃烧方式、自然源及人为源、二次源等多方面对源解析工作进行了深入论述,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我国治理雾霾如何从源头抓起,政府决策和各部门协作如何发挥重要作用,要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PM2.5限值要求尚需至少20年的努力,对我国的雾霾治理和源解析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