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降黏泡沫驱结合了降黏剂乳化降黏和泡沫选择性封堵的优势,可进一步提高开发后期深层稠油油藏的采收率。通过室内实验,根据降黏泡沫剂的降黏效果、起泡性能、泡沫稳定性,优选出合适的降黏泡沫剂浓度;通过单岩心驱替实验对比不同驱替方式下降黏泡沫驱驱油特征以及开采效果,通过并联岩心实验研究不同渗透率级差下降黏泡沫的分流能力,明确降黏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结果表明:降黏泡沫驱过程中,降黏剂可以促进稠油乳化降黏,泡沫可以有效封堵大孔喉,同时抑制氮气窜流。二者结合有效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率,提高驱替压差,降低含水率。降黏泡沫驱可以在降黏泡沫剂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13%的采收率。非均质条件下,降黏泡沫驱可以有效降低高渗透岩心窜流,迫使流体转向进入低渗透岩心发挥乳化降黏作用,扩大波及范围的同时提高了洗油效率。降黏泡沫驱技术能显著提高深层低渗透稠油油藏的采收率,其优化了油流分布,增强乳化与减少稠油黏度,为深层稠油高效开发提供了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河南油田稠油水驱油藏具有"浅、薄、稠"的特点,油层连通性较好,非均质性强,经过20多年的注水开发,含水上升快,为提高采收率开展了氮气泡沫调驱技术研究。通过配方实验和物模实验,研制了适合河南油田稠油水驱油藏地层条件的强化泡沫驱油体系,通过合注分采情况下对10倍和20倍级差岩心驱油实验,采出程度提高了30.2%和24.7%,证实复合泡沫调驱体系具有较好的调剖、驱油效果。研制的氮气泡沫调驱体系在古城和王集油田进行了3口井的矿场试验,见到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G块油藏为一深层、厚层块状普通稠油油藏,在开展直井网火驱现场试验时,存在火驱平面波及不均及纵向火线超覆的问题,从而影响火驱效果。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直井水平井组合火驱布井方式、注气井射孔位置及厚度、注气速度等注采参数进行研究,将水平井引入到直井网火驱试验,进行直平组合火驱开发。设计水平井部署在注气井侧下方,水平井长度300m,注气井射开油层上部1/3,注气井最大注气速度为3×104 ~4×104m3 /d。直平组合火驱现场实施后,水平井产量稳定,周围直井产量上升,获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火驱驱替特征是火驱的复杂物化过程和油藏地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火驱方案设计和跟踪调控的重要基础。利用一维热跟踪补偿燃烧管实验装置,对比分析了不同性质稠油线性火驱的驱替特征,并与烟道气驱驱替特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原油黏度对火驱产液速率影响较大,黏度较低时火驱初期产液速率较高,大部分原油在中前期采出;黏度较大时,初期产液速率较小,甚至不产液,大部分原油在火驱中后期产出。火驱阶段含水率主要由地层初始含水饱和度(火驱前含水饱和度)决定。当地层初始含水饱和度高于束缚水饱和度时,火驱初期含水率较高,之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火驱初期(注气量小于1 PV)的生产动态特征与烟道气驱相近。在持续开发过程中,火驱仍保持稳定的采油速度,而烟道气驱采出程度增幅放缓。火驱开发的原油采出程度与累积注气量呈近似线性的关系,表明要保证火驱开发的效果则需保证相应的注气量。  相似文献   

5.
为弄清吐哈油田低渗透水驱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渗流分布特征以及储层物性与压力变化规律,进一步深化油藏认识,提高各种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笥,以丘陵油田为例,对其开发以来数百个井次的灰恢、压降以及井间监测资料进行了二次精细解释和系统总结分析,在低渗透水驱开发油藏模型、物性变化与压力变化规律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认识,为用试井资料评价同类型的油藏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典型注采条件下的渗流模型,在分析一注一采渗流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注采井间压力、压力梯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实现水驱开发有效驱替的条件,并建立了注采单元内流体可驱动面积的计算方法。利用本文建立的方法,结合油田实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研究注采单元中驱替压力梯度与有效驱替范围的变化关系,确定了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开发的有效注采井距,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可以指导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开发注采井距的合理部署。  相似文献   

7.
巨厚块状特稠油油藏水淹特征及堵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厚层块状特稠油油藏边底水的动、静态认识为基础,分析该油藏的水淹特征。针对缺乏评价特稠油油藏堵水效果的问题,运用无因次水淹特征曲线方法进行评价。通过油井堵水措施前后实际生产数据的验证,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8.
陈景军 《复杂油气藏》2014,(1):38-40,57
针对陈家庄油田陈25块原油粘度较大、水驱效率低的特点,室内实验优选了一种降黏体系。通过仪器测试和模拟油藏条件,开展了流度比和岩心水驱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降黏体系浓度600 mg/L,水溶液黏度提高8.2倍;降黏体系浓度400 mg/L,地层条件下原油降黏率达到53.6%。体系浓度600 mg/L,水驱后注入降黏体系0.5PV,可提高驱油效率18.7%。注入降黏体系后,驱替压力明显上升。注入时机越早,提高水驱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水驱后期转蒸汽吞吐及其防砂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文河  陈辉 《特种油气藏》2000,7(2):34-35,38
方法 利用蒸汽吞吐开采技术及配套的防砂措施,开发水驱后的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目的 探索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水驱开发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途径。结果 在采取相应防砂措施基础上,将高温高压蒸汽注入油层后,使原油粘度下降,原油在地层中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油井采出液中含水下降,油量上升,油层动用程度得到改善。结论 蒸汽吞吐开采与相应的防砂措施结合是提高疏松砂岩笛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有关稠油油藏驱油效率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利用油藏工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对稠油油藏水驱和蒸汽驱的两组驱油效率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第一组实验结果违背了油藏工程基本事实;第二组实验结果符合油藏工程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11.
井间示踪技术在油水井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井间示踪技术是目前成熟和先进的油藏开发动态测试技术之一。对其工作原理、施工工艺的介绍和资料应用表明,该技术对于解决油田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如油水井的连通性、推进方向和推进速度等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分配型和非分配型同位素示踪剂,对科尔沁油田包26-30注水开发井组进行了井间示踪生产动态监测,定性给出包26-30井注入水推进方向、速度、井间连通性及储层非均质性的分析解释,定量给出了注采井间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规律的综合解释,提出了调整和治理注水开发井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普通稠油油藏周期注水提高水驱效率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脉冲注水机理及适应性的分析,进一步解析了在调水过程中油水在均质与非均质地层中不同的运动规律。与常规注水相比,周期注水可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充分挖掘层间、层内及平面的剩余油潜力。结合高30断块处于开发中后期、含水上升快、各项治理措施未获突破等状况,采取了"大幅短期脉冲注水",油藏开发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主要采取了以油砂体研究及静动态资料综合分析,细分注采单元作为调水单元的方法,不断在实践中试验总结,补充新认识,使注采单元的划分更贴近地下实际,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调水方法,实现降水增油,同时培养出部分高产井,使油藏水驱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由于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砂体的几何形态表现出非均质性,影响不同注采方式的水驱开发效果。依据陆相沉积油藏砂体展布特点,得到描述砂体几何形态特征的理想模型,建立定注入端和出口端压力的二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方法进行差分离散求解,得出砂体宽部注入单位厚度累产油量高于砂体窄部注入;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砂体几何形态对注采井网的水驱开发效果,得出注水井位于砂体展布较宽部位而油井位于较窄部位时,水驱前缘推进速度快,油井见水时间短,含水上升速度快,产水量高,定注采压差条件下注水井周围地层压力偏高,日注入量降低,地层泄油效果差,累积产油量少,水驱开发效果差。  相似文献   

15.
稠油油藏热活性水驱数值模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基于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结果,对在稠油油藏热水驱中加入低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时的驱替机理及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现象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维三相的热活性水驱数学模型,并运用自行开发的软件对辽河油田-实际区块进行了模拟计算,对稠油油藏热活性水驱的渗流机理及加入表面活性剂时影响热活性水驱驱油效果的因素(加入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时机、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热-化学破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模拟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为介质研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4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热化学脱水的破乳剂,用模拟采出液和实际采出液评价了其破乳性能并通过测试模拟含油污水的油珠聚并,水相粘度,油水界面张力,油珠Zeta电位和油水界面流变性的方法研究了大庆油田表面活性剂ORS-4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化学破乳机理。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ORS-41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在破乳剂加药量为150mg/L,脱水温度为45℃和沉降时间为3h的条件下,可经热-化学脱水达到外输原油含水率指标;三元复合驱O/W型采出液的热-化学破乳机理为:破乳剂ASPD-1吸附剂油水界面上顶替原油中的天然界面活性物质,碱与原油中天然物质反应生成的界面活性物质和驱油表面活性剂,降低油珠表面的负电性和油珠之间的电排斥力,促进油珠之间的聚并,使油珠上浮速率加大并使O/W型三元复合驱采出液分层后握 油珠浓缩层内的油珠粒径增大,使得油珠聚并过程中被束缚在油相中的水滴直径增大,使所形成的W/O型乳化原油的稳定性下降,容易破乳。  相似文献   

17.
锦150块低渗油藏精细注水技术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锦150块中生界油层属于典型的低渗油藏,由于投产初期采用天然能量开采,导致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幅度较大。为提高区块开发效果,对区块注水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进行了系统评价,确定在该块实施精细注水技术。通过实施油层全程保护、防膨、优选水源、控制注水强度、完善高压注水系统等精细注水工艺技术,使得区块开发方式更加合理,综合开发效果明显改善,同时提高了区块储层的动用程度和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套管损坏将直接影响油水井的使用寿命及油气产量,而电磁探伤测井技术可对井身结构作“体检”。结合江苏油田应用情况,介绍了可过油管检查套管损坏的电磁探伤测井仪的工作原理、结构、功能等特点。对及时发现井身结构变形、损坏,对于检测油管、套管使用状况、套管结垢、指导修井、预测套管使用寿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系统方法在桥29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油田注水开发动态分析中的新方法-系统方法,阐释了系统方法的思想,理论以及用此方法建立的三个基本模型;注入与产出模型,井间干扰模型和生产参数相关模型 ,并综合分析了桥29块油田几年的生产动态,提出了不同时期油田开发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根据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原理.建立了一种应用于气藏开采过程中定性判别水锁程度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此方法计算简单.结果可靠.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