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阶梯电价是国家通过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引导用户特别是用电量多的居民用户调整用电行为,促进合理、节约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时,需要将阶梯数、阶梯电量、阶梯电价、切换时间等参数下发到智能电能表中。通常,这种电价参数的下发是通过采集系统由主站进行远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家对实行阶梯电价方案征求意见的背景,结合国家电网公司正在进行的智能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实践,分析推行阶梯电价的必要性及阶梯电价对电能表提出的技术要求,介绍智能电能表计量功能等方面的优点,认为智能电能表具备支持和推动国家实行阶梯电价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低压非大工业用户计费电能表及其电价制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了电力市场的正常发展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开展。章提出了用双费率全功电能表和最大需用容量全功电能表取代原计费电能表,实行双费率综合电价和新两部制综合电价来取代现行简单制电价等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黑白视在电能表、最大需用容量视在电能表和实行双费率综合电价、新两部制综合电价等改革举措,解决我国当前“低压非大工业”用户计费电能表及其电价制存在的问题,促进电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用电顾问     
正智能电能表的推广意义问:为什么要推广应用智能电能表?答:推广智能电能表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向用户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重要手段,为智能家居提供技术支撑,是"数字湖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广智能电能表是居民阶梯电价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智能电能表具备数据存储和自动抄表功能,能严格记录每月的用  相似文献   

6.
王亭岭  熊军华  刘湘莅  陈建明 《电源技术》2011,35(3):310-312,324
为贯彻国家实施的阶梯式电价政策,兼顾某电力公司实行的分时电价措施,设计了一种基干ZigBee技术的阶梯电价与分时计费电能表.电能表采用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FE427实现阶梯式电价与分时计费,同时结合低功耗2.4 GHz射频系统单芯片CC243.实现无线抄表.解析了ZigBee协议栈的体系结构和Z-Stack协议栈...  相似文献   

7.
研究居民阶梯电价的实施对广西电网计量技术的影响。基于广西电网居民用电现状分析,研究了阶梯电价的实施对不同类型单相电能表和计量自动化等计量基础支持技术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技术措施。重点对计量自动化全系统时间同步、电能表月冻结电量抄读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并进行了试点测试和运行,成效显著,实现了电能表月冻结电量作为电费结算的依据,有效提高了阶梯电价下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本地费控智能电能表电费远程充值失败的问题,通过分析电费远程充值原理及电费远程下发过程各环节,确定其主要原因为电费下发流程出现错误。在此基础上分析集抄功能和远程充值功能的差别,提出电费远程充值成功率指标,根据其影响因素制订提高远程充值成功率的措施并应用于实践,充值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截至2016年9月5日,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已运行电能表528.78万只,全部为智能电能表,提前4个月全面实现了智能电能表全覆盖任务,为分时电价、阶梯电价、全面电费控制、线损管理、电压质量监测等业务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智能电能表应用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电力用户负荷、电量、计量状态等重要信息实时采集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发展,交易电量不断增大,电力营销对电能计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阶梯电价和分时电价实施范围不断扩大:电厂竞价上网要求计量0.5或1小时时段电量,实施实时电价并有扩大到用户的趋势:电能质量监控和无功计量也已提上日程;预付费、网上处理电费、接电和断电等多种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自动抄表功能用于结算和监视表计的实施等。因此。曾在电能计量工作中发挥过极大作用的感应式电能表和普通电子式电能表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准确度高、功能强大的智能电能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网络化复费率预付费载波数传表及其售电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介绍,探讨了目前许多IC卡电能表及其售电管理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具体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方案论述和具体技术方案的优化细化等过程.得出了目前最佳的网络化IC卡复费率预付费载波数传表的新型技术方案。既提高了网络化复费率预付费载波数传表、售电卡和售电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合理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又方便了电力部门及时掌握用户的用电情况,为基层电力企业在抄表收费困扰方面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最优的技术方案,为今后基层电力企业的网络化复费率预付费售电工作奠基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构建客户信用等级评价和决策的电费风险管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费风险管理系统的模型架构、系统架构、"3+2+1"模式的控制手段及系统建成的预期效果,以构建电费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改善公司电费管理水平,把优质服务和加强电费回收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树立供电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现有居民阶梯电价的基础上设计峰谷分时电价,使两种价格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引导居民合理用电,提高能源效率,提出一套阶梯电价下居民峰谷分时电价测算优化模型与方法。首先,按现行各档阶梯电价的用户覆盖范围,将全体居民户分为相对应的各子群体细分市场;其次,构造各子群体细分市场的分时电价需求响应函数并建立相应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目标函数集;再次,在各子群体细分市场内构建峰谷分时电价约束条件集;最后,联合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形成各细分市场的峰谷分时电价优化模型,模型的输出结果,即为对应各阶梯的最优峰谷分时电价。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各阶梯最优峰谷电价结果随需求响应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客户用电缴费存在的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利用客户停复电短信综合信息发布系统的有效支撑,为用电客户及抄表工作人员提供短信提醒服务,做实居民、低压客户电费催收工作,提高用电缴费工作的客户满意度,为电力营销优质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优质服务作为国家电网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构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优质服务和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市场营销的自觉行动.针对电费抄收工作,特别是电费催收过程中与优质服务的矛盾,池州供电公司摸索出几条关于促进优质服务的路子,通过优质的服务,给电力客户提供方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形象,实现了企业与社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广东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现状和国内外发展趋势出发,重点分析了我国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对新一代智能电表的基本功能的影响。恰逢OIML R46标准即将在国内落地之时,作者结合自主研发的采用欧洲OPEN Meter架构和IEC62056通讯规约的HXE110/310系列互动式智能电表的成功经验,对未来IR46互动式电能表端的购电合同管理、软件跨平台运行和在线升级、基于IPv4/IPv6的多客户端互动访问等三个难点的技术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进一步介绍XML脚本化费率合同、JVM虚拟机、TCP-UDP Wrapper等设计原理,为下一步研发采用DL/T698.45面向对象的数据交换协议的IR46互动式电能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域、历史、政策等原因造成甘肃电网工农业电价交叉补贴的现状,导致电力、水资源的低效率使用及浪费,同时造成工商业及居民生活用电不合理的电费负担,给电力企业市场开拓带来了负面作用,也严重影响了甘肃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探讨,提卅彻底废止通过电价进行工农业交叉补贴的做法,建议设立灌区农业扶持基金,对提灌工程和农民进行补贴。  相似文献   

18.
Seven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iberalisation of the electricity supply industry (ESI) in the UK. Many diverse benefits and applications have been suggested which depend upon efficient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utility and its customer base. These applications have included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load management, remote meter calibration, tokenless prepayment and remote tariff management. However the ongoing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on in the ESI in the UK may slow implementation, or even prevent these communications becoming a reality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当前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的同时,面临抄表成功率低、不能实现全采集及电费控制要求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抄表成功率的各种因素,针对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及系统设备因素给出了相应措施,并通过2011年长子县户表改造工程实践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