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在铜加工行业,谁拥有先进技术,谁在市场竞争中谁就拥有主动权;谁的技术创新能力强,谁就能不断推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把握市场先机。中国正努力发展节能、环保、短流程有色金属加工工艺,短流程生产工艺是此次工信部发布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目录》中铜加工技术的一大亮点。目录涉及铜加工的关键技术包括:铜及铜合金管材的高效短流程生产关键技术、高效短流程铜板带生产关键技术、新型高导电型铜合金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9月27日,以"创新·应用"为主题的2017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暨中国(鹰潭)铜产业高峰论坛在江西鹰潭举行。大会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鹰潭市人民政府、江西理工大学共同主办,由鹰潭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鹰潭市铜产业发展局、鹰潭市铜行业协会、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由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博威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  相似文献   

3.
8月11日,江西省工信委授予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江西省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示范基地”称号。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依托环境保护部“圈区管理”试点,分为拆解区、精深加工区、物流区三大组成部分。基地以打造“世界铜都”为总体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目前已建成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拆解加工区(一期)125平方公里,形成了再生铜加工主导产业,2010年实现产值100亿元。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4月25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加工协会")主办,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一届"铜铁合金加工成型技术及创新应用研讨会"在陕西西安顺利召开,揭开了一种我国铜加工领域为数不多的领跑世界的铜合金——铜铁合金(铁含量5%~50%)的面纱。经加工协会推广,在铜加工上下游产业链相关行业引起强烈反响,社会上对此高端铜合金的认识也广泛加深。铜铁合金最早是以带材的形式应用于韩国、日本OLED屏,  相似文献   

5.
《资源再生》2008,(9):16-18
"把鹰潭打造为'世界铜都',建成全国最大的铜冶炼基地、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铜产品加工基地和铜产业物流中心."这是江西东北部的鹰潭市政府官员们两年前的豪言壮语.而今,鹰潭作为我国大型铜采选冶企业江西铜业所在地,已经有69家铜加工企业落户并投产,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新材料已成为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近期,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中国最大贵金属新材料基地——"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园"。项目计划五年完成园区全部建设内容,将全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和国际化的贵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工业发展的新趋势已走向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聚集化、产品高端化、市场国际化。我国建设的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以及生态工业园区等都展示出强大的活力、生命力和发展力,对区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设一批具有国内一流、国际水准的再生资源产业园区,是再生资源领域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和战略抉择,是推动循环经济走向实质性建设阶段极为有效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模具制造》2005,(8):47-47
据九龙工业园区负责人昨日介绍,宜宾五粮液集团将入驻重庆市九龙园区,预计总投资l亿元建设模具厂。同时,徐州工程机械厂、中国普天等一大批重点企业也将入驻九龙工业园。据介绍,九龙工业园区力争通过5-8年的努力,把九龙园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税源丰富、环境优美的科技新城和重庆西部“小昆山”。  相似文献   

9.
战略决策的形成浙江海亮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亮”)是一家以领先行业的铜加工业为主导,兼营教育产业、房地产开发、塑胶制品生产和铜加工机械设备制造的跨地区、跨行业的民营企业集团。近几年来,在世界铜加工业正进一步国际化、集中化的前提下,世界铜及铜合金制品的产销量稳步增长,集团化、名牌战略、以优竞争、以质取胜,已成为国际铜加工业重要的发展趋势。新的竞争形势和提升民族铜加工产业的历史使命,要求海亮必须尽快做大做强,抢占同行业领先地位,继续强化规模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海亮抓住机遇,调整自己的总体发展思路,以…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铜加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分析1.发展背景。我国铜加工业经过多年的市场调整,产业布局渐为合理,在沿海地区浙江、广东、江苏等消费集中的地区形成了铜加工材生产基地。长三角的龙头上海,有色金属工业已有130多年的发展史,是国内重要的铜及铜合金材生产、出口与科研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今年5月,“2012年(第七届)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论坛”在广东佛山举办。围绕“稳中求进”这一主基调,以“贴近消费市场,稳定行业成长”为主题,16位行业知名专家,为大会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其中,铜及铜合金新材料的研发、制冷空调和集成电路行业用铜和废杂铜的高效利用等内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色金属》2014,(21):17-17
10月14日,中国铜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交流大会暨第二届中国(铜陵)钢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在安徽省铜陵市开幕。本次论坛以“创新与合作”为主题,由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铜陵市人民政府主办,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13.
《表面工程资讯》2013,(4):48-48
浙江省建德市按省市要求开展电镀行业整治提升工作,但由于涉及园区选址、土地规划局调查、园区规划编制、三通一平等综合因素,电镀园区建设明显滞后。市委市政府按时间倒逼、任务倒排要求下发《全市化工、电镀行业整治提升工作计划和分解任务的通知》(建政办函[2013]58号)。目前,已关停6家电镀企业和2家电镀企业的15条生产线,电镀园区选址在马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内,面积106亩。电镀企业重组方案已完成,并已完成农转用审批,三通一平,通过招拍挂阶段,园区厂房已完成委托设计,并进入园区开工建设阶段。建成后,全市电镀企业数控制在5家,电镀产业生态园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供热、统一污水处理、统一管理“五统一”,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生态电镀园区。  相似文献   

14.
王涛 《资源再生》2008,(5):24-26
2.铜及合金棒型应用 铜及铜合金棒材是重要的铜加工品种,各种合金在铜及铜合金棒材中所占比例如图5所示,目前由于自动加工装备的发展,对铜及铜合金管棒材的尺寸公差、产品性能控制、弯曲度、表面质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采用高效率、高精度加工方法保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铜价不断上涨导致替代效应的增加,铜合金的应用已经开始出现由高铜合金向着低铜合金发展的趋势,由铜和锌组成的黄铜合金在汽车制造、机械加工、装饰五金以及电力电子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也带来了铜加工企业锌消费量的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铜产品的消费情况目前我国全部铜产品消费应包括:国内全铜消费量=国内阴极铜产量+国内回收利用的废杂铜+净进口阴极铜(进口阴极铜-出口阴极铜)+净进口铜合金(进口铜合金-出口铜合金)+净进口废杂铜(进口废杂铜-出口废杂铜)+净进口铜加工材(进口铜加工材-出口铜加工材)。国内阴极铜产量。到2002年底,国内共有100多家阴极铜生产企业,当年阴极铜产量约158万吨。国内阴极铜生产企业的产品主要是:阴极铜、铜盘条、铜板带、铜棒和铜线、铜管等。国内回收利用的废杂铜。国内目前可供回收利用的废杂铜主要是废旧机械设备(包括废旧汽车)和废旧电线…  相似文献   

17.
今年5月,“2012年(第七届)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论坛”在广东佛山举办.围绕“稳中求进”这一主基调,以“贴近消费市场,稳定行业成长“为主题,16位行业知名专家,为大会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其中,铜及铜合金新材料的研发、制冷空调和集成电路行业用铜和废杂铜的高效利用等内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为不断提升有色金属产业工艺技术水平,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推动铜产业发展,延伸铜产业链条、完善铜产业布局,全力打造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东营有色金属产业园,由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和东营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等一行6人组成的考察团,4月11日赴江西鹰潭、贵溪、南昌等地考察了解铜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并与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切磋。此次考察团先后来到鹰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似文献   

19.
由于铜及铜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铜加工材尤其是高精度电子铜带的消费量迅速增长。所谓高精度电子铜带泛指采用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生产的、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可以替代进口,满足出口国际市场的质量要求,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具有相当竞争能力,运用于电子信息行业的高精度铜带。国内高精度电子铜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持续增长的巨大国内市场需求、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较低的产业发展阶段为铜加工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较大产业发展空间。1.市场需求有利于发展高精度电子铜带项目。我…  相似文献   

20.
铜及铜合金是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铜加工工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重。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钢材生产情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我国铜加工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