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纯滚动汽车转向机构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现行汽车前轮梯形转向四杆机构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行状态下汽车转向时四车轮均实现纯滚动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四车轮在转向时实现纯滚动,提出四杆机构与凸轮机构组成一个五杆机构,并推出该机构中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4.
5.
对现行汽车前轮梯形转向四杆机构进行了分析 ,指出现行状态下汽车转向时四车轮均实现纯滚动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四车轮在转向时实现纯滚动 ,提出四杆机构与凸轮机构组成一个五杆机构 ,并推出该机构中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6.
在电动转向系统设计中辅助转向传动机构方案的选型对转向性能如转向灵敏性和转向路感等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在转向柱辅助转向方式中有两种传动机构方案即蜗轮蜗杆机构方案和差动轮系机构方案。本文首先介绍这两种方案的组成 ,然后分别对这两种方案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建模。其中在建立蜗轮蜗杆机构方案的动力学模型时 ,首次考虑了电磁离合器的动特性。通过运动学分析 ,讨论了两种传动机构方案对转向灵敏性的影响。在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算例讨论了两种传动机构方案对转向路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汽车转向梯形机构最佳方案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汽车转向梯形机构的设计多采用作图进行设计,这种方法设计较麻烦,且转向偏差数值不准确。本文介绍了一种最佳的方案设计方法,设计出的转向梯形机构转向偏差数值准确,设计出的车辆转向灵活。 相似文献
8.
根据第九届上海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势能驱动车"命题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将重锤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车动能且方向自动控制的"8字S"形势能小车。首先,根据赛道尺寸和障碍物位置要求,优化设计出小车运行的最佳行驶轨迹,并确定了小车的整体结构尺寸及齿轮机构的传动比;采用"三点画圆"的方法,计算出凸轮的轮廓,通过转向放大机构实现小车的转向功能;对小车各部件进行三维建模、装配,利用ADAMS对转向机构单独仿真,采用Solid Works中的motion功能进行轨迹仿真。在仿真取得满意的结果后,对小车进行加工、装配、调试。经过市赛的实践检验,验证了势能小车设计的相对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10.
轮式机器人转向机构的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轮式行走机器人转向转弯半径,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原地转向机构,可使转弯半径大大减少,并可推广到其它轮式行走装置上。 相似文献
11.
12.
13.
冷挤压技术在汽车转向器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传统机加工方式,冷挤压工艺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和改善性能。随着国内冷挤压技术的不断提高,在汽车转向器零部件的制造中逐渐开始应用。本文结合转向器中的齿轮、齿条、阀芯、阀套和横拉杆等主要零件,对冷挤压工艺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飞机地面操纵阶段,转向运动可通过差动刹车、改变发动机推力差及使用前起落架操纵系统来实现。文中归纳了几种机型不同前起落架转向机构形式,并对这几种转向机构结构形式的运动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15.
16.
自行式液压货车非对称转向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已知参数着手,利用简单的动力学模型,建立自行式液压货车蝴蝶板式转向机构的数学模型,确定拉杆、蝴蝶板以及液压缸各铰接点的位置,完成单侧转向装置的设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两侧转向装置对称或非对称布置,结合液压助力与机械杆系运动互补的思路,提出通过利用液压缸自身的面积差来提供转向速率比与动力比的方法,解决相对于对称性机构的不同布置时,非对称性转向机构引起的两侧蝴蝶板机械机构不协调和液压缸动作与受力不一致的问题;同时针对不同转向机构的轨迹同步模式,利用两侧液压转向系统相互连通的能量传递通道,设计出相应的液压转向回路连接方式,实现了轨迹的同步,改善了转向性能。对设计的某型货车转向系统进行仿真与试验研究,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自行式液压货车转向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分析了循环球转向器螺杆的两种失效模式,分别列出了对应的功能函数,采用O.Ditlevsen理论建立了多模式相关失效的可靠度及其相关系数的计算.解决了螺杆在多失效模式相关时的可靠度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