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廉租房是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收入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人均居住使用面积2~3m^2的住房困难户。根据政策要求,廉租房的设计要满足低收入家庭的基本居住生活要求,同时要严格控制套型建筑面积。廉租房一居室不超过35平方米,两居室建筑面积不超过50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朱虹 《城市开发》2008,(6):38-38
<正>"坚持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加快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体系的指导思想,2009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占到新开工住房面积的45%。"上海新建住宅套均成交面积持续4个月小于100平方米。其中,2月份上海住房成交套均面积下降为99.48平方米,与月成交套均面积最大时的2005年2月相比,下降了28.8平方米,降幅达22.5%。分析人士认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部参照国际上对居住水平的衡量指标,提出多层次的小康居住目标。 一、城市示范小区住宅 城市示范小区住宅设计标准分为三个项目: 1.套型面积:其中一类是使用面积45—55平方米,二类是使用面积55—65平方米,三类是使用面积65—80平方米。 2.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起居室14—20平方米(含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观念也产生了大的变化。住房制度改革以前,我国所建住宅不仅面积只有40至60平方米,居室格局也不尽合理。随着“三大一小”(即大卫生间、大厨房、大客厅、小卧室)的房型设计用于住宅,人们在居住观念上开始追求居室的功能合理、空间分隔、装修美观且性格化。据调查,84%的居民在不同程度上把现有的住宅加以改造、重新装修,充分说明了开发商和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所居住的户型标准及合理规划布局、使用功能的追求以观念已发生极大变化。如今,许多购房者已经开始认识到,居住水平的提高不单独是面积的扩大,在有足够面积的条件下,还应该把钱花在改善居住质量上。要想让自己住房不落伍,在户型设计的空间分布及尺度,需讲究合理有度,同时还具备明确的功能空间。归纳起来大致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四化建设的进展,我国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条件日益提高,人们开始对居住质量提出新的要求。在现阶段,住房使用及分配仍处在供求不平衡的时期,在这时期内,住宅设计和分配标准亦将维持以分隔小面积居住空间的方向。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小面积的室内空间,合理地组合家具,改善空间功能和室内视觉环境,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  相似文献   

7.
1.要扩大住房的有效需求。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水平总体上还是比较低的。去年底,人均居住面积为8.昌平方米,折合建筑面积约为18平方米左右,而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住房人均建筑面积在叨年代初期已经接近40平方米。此外,我国城镇住房成套率还不到60%,即有叙叽多的城镇家庭住房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还有65万户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困难户需要解决基本居住问题,大量现存的危房、简易房及质量不高、居住环境较差的住房面临改造;农村住房虽然人均面积较大、但质量很低,混合结构和砖木结构总共占85%,用上自…  相似文献   

8.
<正>瑞典民居,就像一栋栋耀眼的群星,在北欧大地上闪亮发光。那质量,那色彩,那附近的配套绿化是那么的和谐,难怪有资料说"瑞典是世界人均住房拥有量最高、居住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瑞典朋友卡尔船长告诉我,瑞典人的住房越来越舒适,面积越来越大,2003年所有住宅的平均使用面积为92平方米,近几年新建住房则要大许  相似文献   

9.
自2003年以来,青岛每年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在60万平方米以上,1998年开始至2007年底共竣工经济适用住房964万平方米(其中2006年竣工82.4万平方米,2007年竣工71万平方米),解决了十多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在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同时,提高中低收入家庭聚居区人居环境品质,构筑和谐、融洽的城市社会空间,开始引起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浮山新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历时十几年,从开始的城市重点工程异地搬迁安置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的主要房源基地,发展成为环境优美、住房舒适的居住社区.其发展过程中的规划理念和实践操作,较成功地解决了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所形成的混居结构形态值得研究,也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住建部于2013年12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14年十方面重点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政府投资的办公和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确保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7亿平方米以上。力争完成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面积1800万平方米以上。会上还透露:2013年,北方采暖地区预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面积超过2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11.
2011~2013年完成改造面积4938万平方米本刊讯在日前召开的山东省供热计量改革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会议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杨焕彩厅长、省财政厅文新三副厅长代表省政府,与17市政府签订了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  相似文献   

12.
《北京规划建设》2011,(6):183-184
9月10日~10月31日 【郭公庄将配建25万平方米公租房】9月15日上午,丰台区郭公庄车辆段项目居住项目招标出让。该地块总建筑规模达62.9万平方米,需配建不少于25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也是迄今为止保障房配建的最大规模。公租房以一居室、二居室为主,套型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由市住建委或政府授权的其他单位按6500元/平方米的价格进行回购。此外,该地块中还包含3600平方米幼儿园、2.25万平方米的地上夹层车库和8.35万平方米地上车辆段面积。  相似文献   

13.
9月10日~10月31日 【郭公庄将配建25万平方米公租房】9月15日上午,丰台区郭公庄车辆段项目居住项目招标出让。该地块总建筑规模达62.9万平方米,需配建不少于25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住房,也是迄今为止保障房配建的最大规模。公租房以一居室、二居室为主,套型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由市住建委或政府授权的其他单位按6500元/平方米的价格进行回购。此外,该地块中还包含3600平方米幼儿园、2.25万平方米的地上夹层车库和8.35万平方米地上车辆段面积。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房地产业从1998年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发展规模和速度持续增长,城镇住宅年竣工面积已从"十五"末期的5亿平方米增长到"十一五"末期的9亿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城镇化快速增长的同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到2009年已超过30平方米,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得到  相似文献   

15.
余群 《上海住宅》2005,(4):16-17
为了推进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三个为主”的调控原则:以居住为主、以市民消费为主、以普通商品房为主.明确把本市居民的普通居住消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按照这一原则.今年上海将加大以配套商品房为主的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全年确保新开工配套商品房1000万平方米、中低价商品住房1000万平方米.并实现可预售面积2000万平方米.以配套商品房为主的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占供应总量的65%。  相似文献   

16.
从北京市人民政府获悉,到2005年北京基本完成城区现有危旧房改造。据介绍,北京市危房改造工作将以旧城区和关厢地区为重点,5年改造危房300万平方米,每年保证完成60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力争到2005年基本完成城区现有危旧房改造。 2001年北京市将调整危改组织方式,在开发性危改、市政公益性事业危改和居民自主危改中,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出资搞市政工程,居民按优惠政策购买住房,通过公开竞争招标方式选择开发企业进行房屋建设。要把危旧房改造与房改、经济适用房建设、市政工程建设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紧密结合起来。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鼓励居民和其所在单位出资进行危旧房改造。继续完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合理安排建设规模和进度,每年开工建设150万平方米左右,合理确定户型标准并理顺房价,完善经济适用住房销售政策,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加强住宅建设,每年竣工800万平方米以上,到2005年,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平方米。同时,进一步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加快开放住房三级市场,促进房改房上市销售,有效控制房价,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加强居住区物业管理,逐步实现房屋、设施、设备、环境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和产业化,为北京居民创造安全、方便、优美、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7.
是指一个家庭独立使用的居住空间范围。通俗地讲,就是指每家所用的住宅单元的面积大小。住宅的“套型”也就是满足不同户型家庭生活需要的居住空间类型。对于住宅套型的大小,一般都是用面积指标来规定。根据1987年7月颁布的《城镇住宅设计规范),住宅的面积标准分为:小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中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大套(每套使用面积不少于45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一、总的目标到2000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与质量标准将有显著的改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8平方米(合使用面积12平方米)。那时的城市居住水平将达到国际住房水平的第二类级(文明标准)。我国城镇住宅建设量将有较大程度的增加,1986~2000年城镇住宅投资占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住宅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随着时代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程,人类对居住的要求也从单一的住宿而发展到环境生态和外部空间的领域。据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生活保险部门关于城市职工住宅消费的调查中提供的数字,今后几年我国城镇居民中每年将有约二百万对青年结婚,按面积定额的下限每户40平方米计即需每年建八千万平方米的结婚住房,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全国城镇每年住宅竣工面积的一半,1985年全国城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城镇住宅年竣工量由1978年的3752万平方米提高到近年3亿平方米左右;城镇住房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3.5平方米提高到1997年的8.8平方米;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水平、工程质量、环境质量也有较大提高。农村住宅每年的竣工面积基本保持在6亿平方米以上的水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1978年的约12平方米提高到1997年的226平方米。尤其是今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大了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力度,加快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