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固定化技术是提高生物催化剂在非水相中活性和稳定性的一种很有工业应用潜力的手段。采用乳化-内部凝胶化与络合反应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AC)微胶囊作为固定化载体,筛选5种有机溶剂构建了培养基-有机溶剂两相体系,模拟酵母细胞培养条件,将AC微胶囊在培养基-有机溶剂两相体系中振荡48 h,5种两相体系对AC微胶囊形态没有明显影响;在培养基-癸二酸二丁酯两相体系中,当壳聚糖分子量在40000~100000、成膜反应时间在2~5 min范围内变化时,分子量小(40000)和成膜时间长(5 min)的AC微胶囊粒径稳定,破碎率较低、机械强度较大,适于用作进一步非水相细胞催化的固定化载体。两相体系中AC微囊化酵母细胞活性保持良好,能实现生物转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以传统细胞培养的重要碳源葡萄糖与柠檬酸、氮源L-谷氨酸为小分子模型,以聚乙二醇为测定微囊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的模型分子,研究了微胶囊通透性能,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壳聚糖/海藻酸钙微胶囊通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说明:葡萄糖、柠檬酸和L-谷氨酸可以自由透过微囊膜扩散;采用20 mg/mL海藻酸钠溶液与相对分子质量5万、2 mg/mL壳聚糖溶液制备微胶囊,胶囊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降低成膜壳聚糖溶液浓度和壳聚糖分子量,增大微胶囊粒径均有利于提高壳聚糖/海藻酸钙微胶囊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3.
载脂肪酶壳聚糖/海藻酸钙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固定化脂肪酶的研究背景,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微载体制备材料,采用脉冲电场液滴工艺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钙微胶囊。以脂肪酶为生物模型,系统考察了制备条件对载脂肪酶壳聚糖/海藻酸钙微胶囊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质量浓度和酶与海藻酸钠载体配比是影响固定化酶活力的主要因素,载酶量为15mg/mL,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10mg/mL时载酶微胶囊酶活力最高,球形度好。通过改变壳聚糖质量浓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调控微胶囊膜的厚密程度进而影响固定化酶活力。成膜液pH值依次影响壳聚糖与海藻酸盐分子中官能团的电离状态、成膜反应静电络合程度、酶蛋白包封率,最终影响固定化酶活力。在载酶量为15mg/mL,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10mg/mL,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质量浓度和pH值依次为50kDa、1mg/mL和3.0的条件下,固定化酶活力为187IU/g。  相似文献   

4.
氧气在微胶囊膜中的扩散行为将直接决定微囊内细胞的生长代谢行为.以海藻酸钠-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平板膜为研究模型,利用渗透池法,重点考察溶氧在膜中的扩散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复合膜的扩散系数和孔隙率均低于海藻酸钙,复合膜中溶氧扩散系数为(7~13)×10-10m2·s-1,为水中的23.3%~43.3%,孔隙率为93%~97%;扩散系数随海藻酸钠特性黏度的增大而减小,随壳聚糖分子量的增大而减小.微胶囊膜是氧传质主要的阻力部位,孔隙率、三维结构和材料极性是影响扩散性能的重要因素,改变海藻酸钠特性黏度和壳聚糖分子量可以改变膜孔隙率、结构和材料极性,进而调节膜扩散性能.  相似文献   

5.
《广州化工》2021,49(14)
采用脱乙酰度≥95%的壳聚糖为原料,通过NaNO_2氧化法降解得到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胶囊机械强度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成膜时间为32 min,壳聚糖浓度为6.1 g/L,壳聚糖分子量为58189,壳聚糖pH值为6.0时,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钙微胶囊的机械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原料,制备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微囊,探讨开发口服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可行性。方法以rhGM-CSF为药物模型,通过壳聚糖与海藻酸钠聚电解质的络合反应制备rhGM-CSF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观察微囊的形态大小,测定其包封率,不同pH值下的膨胀度和体外释放率。结果制备的rhGM-CSF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呈均匀、完整的圆球形,平均直径1mm左右;包封率达80%以上;在模拟肠液(磷酸盐缓冲液,pH7.4)中浸泡3h,膨胀度可达600%,药物释放率达85%以上。结论壳聚糖-海藻酸钠微囊具有肠溶控释作用,有望成为rhGM-CSF等蛋白类口服药物的控释载体。  相似文献   

7.
对多组分新型生物微胶囊———SA/NaCS CaCl2/PMCG微胶囊的制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SA质量分数、NaCS质量分数、PMCG质量分数及成膜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A和NaCS存在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2.5%;随着PMCG质量分数增加及在PMCG中反应时间的延长,微胶囊膜越厚,机械强度则先增加后降低。最终得到膜层较薄、机械强度高、物化性质稳定的中空微胶囊,为其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单宁酸的引入对海藻酸钠/壳聚糖水凝胶在微球化和微胶囊化应用性能方面的影响.首先制备了单宁酸交联改性的海藻酸钠/壳聚糖水凝胶微球.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了共混物分子结构间的相互作用,采用热重分析仪考察了微球热稳定性,并研究了单宁酸的加入对微球粒径、含水量和溶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单宁酸与海藻酸钠/壳聚糖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微囊化技术作为一项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具有精确给药、芯材控释等特点,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均得到成功应用。海藻酸钠是从海洋藻类提取的功能独特的植物多糖,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和凝胶性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作微囊的包膜材料。但海藻酸钠微囊易受到基质材料、交联剂和生产工艺参数的影响,性质难以调控,所以微囊的生产仍存在配方不完善、制备工艺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综述对海藻酸钠的离子交换性、pH敏感性、凝胶特性等性质和微囊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论述了海藻酸钠微囊在包封细胞、药物以及精油方面的应用,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集中于改进微囊的制备工艺,探明海藻酸钠成膜机理与机械性能的关系,提高海藻酸钠微囊强度与韧性,继续推进海藻酸钠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的复配研究,以期扩大海藻酸钠微囊的应用范围,加快海藻酸钠微囊的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粒径是评价微尺度凝胶载体性能的重要参数。文中以3种不同粒径(202,413,809μm)的海藻酸钙(Ca-Alg)凝胶珠为研究对象,以维生素B_(12)(VB_(12))、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壳聚糖(CS)为模型分子,实验考察了胶珠粒径对海藻酸钙/壳聚糖(Ca-Alg/CS)微球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方法表征膜结构与形貌,采用膨胀率表征膜稳定性。结果表明:Ca-Alg/CS微球的凝胶结构、分子扩散性能和聚电解质复合膜性能与Ca-Alg胶珠粒径具有相关性。随着胶珠粒径减小,凝胶结构趋于致密,对分子扩散阻力增大。在成膜反应过程中,小粒径胶珠表面为成膜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交联位点,在胶珠表面形成更致密连续和更厚的聚电解质复合膜。Ca-Alg/CS微球具有优异的膜强度和稳定性,在细胞固定化培养中具有显著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1.
自由基调聚法合成聚丙烯酸叔丁酯调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丙烯酸叔丁酯(tBA)为单体,CBr4为调聚剂,利用自由基调聚反应,合成了末端有-CBr3基团的聚丙烯酸叔丁酯(PtBA-Br)调聚物。利用GPC和1H NMR对PtBA-Br的数均分子量(Mn)进行了测定,其值为2730~9200。为了准确地控制调聚物的分子量,利用Mayo方程和模拟的方法得到了相似文献   

12.
多溴代二苯并呋喃/噻吩热力学性质的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堵锡华 《化工学报》2010,61(12):3059-3066
多溴代二苯并呋喃(PBDFs)是剧毒环境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溴系阻燃剂的燃烧和高温裂解过程,其性质与其结构有关;多溴代二苯并噻吩(PBDTs)的结构与其非常相似。通过计算多溴代二苯并呋喃和多溴代二苯并噻吩254个分子的原子特征值,利用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了一种新的连接性指数——路径指数mP,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PBDFs的分子总能量(ET)、标准焓(H0)、自由能(G0)、标准熵(S0)和恒容热容(c0v)以及PB-DTs的标准焓(H0)、自由能(G0)、标准生成焓(ΔfH0)和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ΔfG0)的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模型,相关性良好(r20.995),利用Jackknifed法检验了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Jackknifed检验的相关系数r2均在0.995以上,对标准熵预测的相对平均误差为0.52%,预测结果和文献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臭氧氧化对甲基苯磺酸的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用典型制药中间体对甲基苯磺酸(p-TSA)作为模型污染物,研究了臭氧氧化技术对p-TSA的直接氧化和间接氧化效果。结果表明,在pH为2~13、臭氧流量16~64 mg·min-1和污染物浓度100~5000 mg·L-1条件下,臭氧氧化p-TSA均符合拟一级动力学降解规律,且pH、臭氧投加量的增大都有利于拟一级动力学常数的提高,而初始污染物浓度的提高则抑制拟一级动力学常数的增大。建立了表征臭氧氧化过程中直接反应和间接反应各相对贡献率的动力学模型,定量研究了臭氧流量、相似文献   

14.
高猛  周国兵 《化工学报》2011,62(5):1252-1257
Re=400~2200范围内,对管后分别布置一对斜截半椭圆柱面和三角形小翼涡流发生器的顺排和叉排翅片圆管空冷器气侧传热和流阻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两涡流发生器强化传热效果相当。由于流线型设计,斜截半椭圆柱面在顺排管和叉排管空冷器中产生的流阻分别比三角形小翼低0.07%~2.53%和1.51%~5.31%,在叉排管空冷器中,两涡流发生器在较高Re下均具有流动减阻效果,斜截半椭圆柱面最多可减阻6.40%,三角形小翼最多可减阻4.39%。顺排管空冷器中斜截半椭圆柱面综合性能R=(j/j0)/(f/f0)值在Re>700时比三角形小翼高相似文献   

15.
水分对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慧灵  闫松  魏彤彤 《化工学报》2011,62(5):1290-1295
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过氧化物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分解特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后果非常严重.为研究该类物质的热稳定性,本文通过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对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干燥样品、潮湿样品以及加过量水的样品进行实验,得到了3组样品的温度、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根据测试结果,分别拟合了不同反应级数下...  相似文献   

16.
水力式流浆箱稳流室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国兵  陈克复  冯郁成  李军 《化工学报》2011,62(5):1205-1211
流浆箱是造纸机上非常关键的设备,纸页的成形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浆箱的性能。水力式流浆箱采用稳流室作为浆料匀整装置,利用淹没射流原理,使流浆箱内的浆流具有均匀的速度剖面。稳流室长度是稳流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基于可实现k-ε湍流模型,运用Fluent求解水力式流浆箱稳流室内的流场参数,利用PIV测量技术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测量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利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稳流室各横截面上的速度均方差,并以速度均方差值的变化趋势来判断稳流室内浆流速度是否达到均匀,对于不同布浆管束直径d和浆料入射速度v,计算出稳流室内浆流达到均匀分布所要求的长度L,结果表明L值随着布浆管束的直径增加和入射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并且二者分别符合一次函数关系。利用二元函数拟合得出L值与dv之间的关系式,该式可作为水力式流浆箱稳流室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BMIM]Ac)为反应介质,研究了壳聚糖与ε-己内酯的均相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接枝率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等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均相条件下壳聚糖与ε-己内酯的接枝共聚反应时间短、效率高,在反应温度为105℃,反应时间为8 h,催化剂Sn(OCt)2的用量为ε-己内酯质量的0.1%,ε相似文献   

18.
圆形自由水射流冲击换热及喷嘴布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柳翠翠  姜泽毅  张欣欣  张成  马强 《化工学报》2011,62(5):1275-1281
引言 水射流冲击冷却由于具有较高的换热能力,广泛应用于机械和化工行业,以实现工件的快速冷却和控制工件的温度变化.在大型轴类工件(工件直径D=1000~3000 mm)喷水冷却装置中,多喷嘴圆孔自由水射流以特定阵列布置冲击至工件表面,相对短暂的沸腾换热结束后,阵列自由水射流即以强制对流方式实现工件冷却.因此,自由水射流冲击换热特性及多喷嘴布置形式对喷水冷却装置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火焰喷涂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涂层和LDPE/纳米二氧化硅(n-SiO2)复合涂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涂层的非等温结晶行为进行研究,并用Jeziorny法和Mo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Jeziorny法和Mo法处理涂层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比较合理;Jeziorny法得到的结晶速率常数和Avrami指数均随冷却速率的增加而增加,且n-SiO2的加入使复合涂层的结晶速率常数和Avrami指数略有升高、半结晶时间降低,结晶速率增大,表明n-SiO2相似文献   

20.
以瓜尔胶(GG)、部分中和丙烯酸(NaA)、苯乙烯(St)和海泡石(ST)为原料, 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 在水溶液中通过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瓜尔胶-g-聚(丙烯酸钠-co-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