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对地层信息反射地震数据的利用需要对数据的相位和振幅作仔细考虑。地层勘探有一种方法就是计算地质模型的地震响应。经常使用一个零相位子波并对最终得出的道的振幅和相位均作了周密检查。对地震数据与模型道相符的程度作了认真的研究。本文对采集方法以及用于得出零相位,相对振幅剖面的处理流程作了描述。振幅问题为本文要具体讨论的话题。反射相对振幅的保持是通过计算和应用一套表层一臻的道标定来完成的。处理陆上数据,特别是将要叙述的可控震源数据在取得相对振幅剖面中所出现的困难颇多,包括耦合效应及震源产生的噪声。震源耦合以及接收器耦合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反射数据的振幅。来自诸如地滚波及空气波等产生的干扰限制了“标定”时窗的能力,致使不能正确计及震源耦合和接收器耦合。应用地表一致标定和球面发散校正可产生一个相对振幅叠加。然而,该叠加并不必然是最佳的信噪比叠加。大的振幅,震源产生的噪声以及随机环境噪声会通过共中心点(CMP)叠加处理造成叠加剖面质量下降。CMP相异叠加(DIVERSITY STACK)可衰减那些在CMP道集中的振幅大和时间,空间可变的干扰。在通过耦合校正标定来取得恒定的反射信号振幅后,相异叠加可被证明为接近最佳信噪比叠加的真振幅处理。  相似文献   

2.
陆上地震激发因素的选择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张付生  贾烈明  王莉 《石油物探》2004,43(2):149-152
对于陆上地震采集而言,不同的地表条件,采用的激发因素是有差别的。如何选择最佳激发因素,获得最佳品质的单炮记录,是提高地震剖面质量的关键。从激发的虚反射效应、激发岩性与炸药类型的耦合关系以及子波品质等方面,研究不同地表条件下的激发因素,探讨了最佳激发因素的选择途径.并且通过试验资料来证明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陆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炸药震源激发条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发井深、虚反射效应、岩性与炸药类型的耦合关系等激发条件对地震勘探分辨率的影响。利用周口盆地黄淮冲积平原、宜阳凹陷黄土塬和塔里木盆地沙漠区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分析了不同地表条件下的激发因素,提出了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佳激发因素,以获得最好的单炮记录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在冀东油田油气勘探和开发中有着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区的地震资料分辨率,本文就如何优选地震采集激发参数做了分析。通过实验认为:在井深的选择方面,要遵循高速层顶以下四分之一地震波长深度为最佳激发井深原则,如果激发的井深过深,对高频成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不利于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在药量选择方面,针对该区整体信噪比较高的实际情况,药量采用2kg左右比较合适,有利于原始资料频带的拓宽,但如果对深层资料要求较高,也可以适当增加药量。  相似文献   

5.
地震波激发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传坤 《河南石油》1994,8(1):31-35
  相似文献   

6.
7.
在低频地震激发生产过程中,一些观测系统的设计者对低频地震激发缺乏实践与相应的背景知识,习惯在传统的单炮地震记录上分析"能量",导致极大地降低了野外地震数据采集作业的生产效率及对资源的不合理性需求。本文主要针对这类问题,根据作者的实践认知谈点意见与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激发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延江 《石油物探》2006,45(6):646-650
针对黄土塬地区激发岩性疏松,吸收衰减严重以及黄土层下伏高速层,下传能量弱等问题,探讨了激发因素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激发质量的对策。首先,对黄土塬地区的表层和地下地震地质条件以及干扰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分析激发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激发方式,激发井深,激发药量等试验,并通过对比分析试验资料,确定了中深井,小药量,多井组合的激发方式。利用该激发方式获得的地震资料,频率高,有效反射能量强,信噪比高,资料的品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国外很多陆上勘探地区已日趋成熟,地震勘探工作量不断缩减。除独联体国家和中国外,全世界的地震队已由80年代的1000队降至目前的230队。国外地震队的现状和前途如何?在技术上和管理上有些什么新的进展?美国《世界石油》发表了对Geco-Prakla公司副总裁和总经理Tom Blades的采访结果,现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过去的三维地震勘探排列多具直线性质,因而它不能提供正确解释所需的细节。从理论上讲,用同心圆三维地震技术可能是获得更大的、质量更高的数据覆盖范围的方法。在盐丘区用直线三维地震网采集时存在一些问题,故提出用同心圆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做进一步研究。用常规直线三维地震难以使盐丘翼部成象也许是由于我们尚不能精确预测盐岩和沉积岩附近的横向速度场变化之间的关系。盐岩和沉积岩层间速度差很大,因而返回射线严重偏离双曲线  相似文献   

11.
渝鄂湘山地地震勘探资料采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李忠平 《石油物探》2000,39(4):39-48
本文是渝鄂湘山地二维地震勘探近30年来的方法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在详细介绍了本区地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本区开展地震资料采集工作中的难点,指出并讨论了4个方面的关键问题:观测方法问题、地震波的激发问题、地震波的接收问题和施工组织管理问题。最后以鱼皮泽地区地震资料为例,分析了当今本区地震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庆探区三维地震勘探成效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在指出三维地震既是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深层和海拉尔盆地勘探成效的基础,也是解决中浅层岩性油藏、深层特殊岩性复合天然气气藏和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复式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手段的基础上,阐明三维地震在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使海拉尔盆地获得了新生、是其他外围盆地获得发现的希望等观点。建议继续加大三维地震勘探工程量,为隐蔽油气藏精细勘探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在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外带,勘探目的层极浅,断层发育.为落实小构造、识别小断层以及开展岩性解释研究工作,寻找超浅层油气藏,项目研究采用地震勘探采集、处理和解释一体化的思路,以面向地下目标对象的地震采集为设计方针,通过基于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科学论证三维采集观测系统,研制开发新的资料处理软件;应用先进的地质解释方法,所采集的资料在保证信噪比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分辨率,改善了地震资料的反射品质,实现了高精度成像.在新发现的圈闭上部署了一批地质浅井,首次发现地层不整合油气藏,到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整体达到新增探明和控制2138×104t的规模储量,大大拓展了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4.
特殊岩性地层的存在往往会干扰其下伏正常地层在地震剖面上的真实反映。以YY三维工区为例,应用正、反演技术及对周边地区的地质认识,得出了该区局部存在煤层及其对下伏正常地层产生屏蔽作用的结论。通过地震属性研究对工区可能发育煤层的区域进行了描述。对YY工区煤层的识别结果及处理效果在后期勘探中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15.
重点对渤海湾盆地中石油探区地震勘探史、地震勘探程度进行分析,对三维地震资料品质进行评价;结合渤海湾探区今后重点勘探目标的地球物理特征和地质特点,分析了油气勘探对地震勘探技术的需求;在以上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渤海湾盆地今后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在准噶尔盆地白家海地区进行的深层弱反射野外施工方法试验,详细介绍了该方法在准噶尔盆地野外采集中的应用。通过各种量化分析和生产实践验证,总结出采用高覆盖次数、长排列,强化炮、检组合的野外采集方法是适合准噶尔盆地深层弱反射地震勘探需要的,并指出该方法对其他工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上半年,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的苏6-苏16井区,开辟了我国第一个陆上多波地震试验区。在整个多波技术的论证和实施过程中,针对苏里格气田特殊和复杂的表层和地质条件.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多波勘探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从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各个技术环节展开了全面的攻关、试验和研究。通过一年半的应用实践,不但获取了品质优良的多分量地震资料,而且初步形成了一整套陆上多波勘探的方法和技术系列。在对该井区已经完钻的31口开发井的应用验证中,符合率达到了83%。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地震勘探技术向多分量领域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我国陆上岩性勘探中大规模利用多分量技术开辟了新的思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综合地震技术在深层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层勘探是中原油田的勘探重点与战略接替方向,深层地震勘探是其中的一个技术难点。为此,在东濮地区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应用的技术包括:深层气地震采集技术、处理技术和解释技术。通过两年来的研究,在前8井获得了深层油气勘探的巨大突破,展示了前梨园洼陷深层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并扩大了杜桥白油气叠加连片的场面,拓宽了东濮凹陷深层油气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9.
胜利油田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胜利油田自1997年首次实施高精度地震采集,目前已形成从高精度采集、高精度处理到高精度解释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并在岩性、地层及潜山等各类复杂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胜利油田近几年高精度地震勘探中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在VSP测量过程中,生产单位要进行2次测量一次是生产测量,一次是检验测量.通过2次测量的初至时差来检验VSP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利用x2检验法和偏度、峰度检验法对85口井的VSP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证明了VSP重复观测时差分布呈正态分布,同时指出VSP重复观测时差与深度也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