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环保、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近年来,浙江省嘉兴市以市域总体规划为纲,先后编制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一系列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努力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重点的市域一体综合交通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2.
交通不仅为城市发展的需要提供保障,而且要发挥交通的引导作用,积极促进城市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道路网络,其规划必须主动适应交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规划的理论、方法、体系,成为道路建设的先导,要注重全局统筹、内外结合,重视市域交通对外辐射和衔接,既优化市域范围内的交通资源配置,又形成与周边交通融会贯通的格局。北海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高速公路、铁路、民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发展历程证明,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与交通发展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交通系统简单的扩容增能已不能适应城市的拓展需要,更难以有效引导城市空间布局。立足上海市城市空间布局和交通发展互动关系,从都市圈、市域、中心城三个层面,结合人口布局、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的现状和规划情况,在研究分析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方向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交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点与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地处闽南的漳州市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为案例,运用GIS技术手段,关注漳州的生态脆弱区域,分析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价值、休闲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诸要素在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满足人们休闲游憩要求、延续地域文脉及保护历史遗产等方面的作用,提出构筑市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达到自然、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规划在整合市域现有及潜在的风景资源和全面保护的基础上,确定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模式,注重区域的统筹协作及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在较为宏观的视角下构建市域生态网络,使设立的风景名胜区成为市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节点.规划完善了各风景区之间的交通布局,将游憩体系与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构建模式、风景资源利用的侧重点和开发时序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规划是深化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重要工作,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现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的重要专项之一。本文对城市副中心交通规划理念、思路、目标和策略进行了总结和提炼,从交通与区域统筹、交通与城市发展、交通与活动空间、交通与文化传承四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副中心交通发展策略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文化》2009,(12):58-67
本文以《连云港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为例。对接《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对连云港的发展要求,结合连云港港口城市特点。分析了综合交通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制定了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的战略,提出了解决疏港交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着重进行了城市交通分区和差别化引导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道路网、公共交通、静态交通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为类似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水区需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来引导滨水区与城区的衔接,规划出有城市滨江特色的分组团、分区域的道路网,以公交优先为导向的交通规划。通过分析国内外对于城市中的滨水区综合交通规划的相关研究成果,归纳总结滨水区的交通特征、交通发展模式、道路系统规划、公交系统规划等。以厦门市马銮湾片区的综合交通规划为例,运用综合交通规划中的规划流程剖析该滨水地区的交通发展概况,将土地利用与道路交通叠加分析,对用地进行交通量分配和预测,从而得出滨水区综合交通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常见的解决方案。滨水区需要注意交通与城区协调的同时,合理疏导和分流跨水交通的庞大交通量。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10,(Z2)
城市路网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骨架,是各功能区之间空间联系的纽带。路网结构的完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对于路面结构合理与否的评价一般是基于空间可达性的考量。研究以宁波北仑区为例,运用了GIS技术,对其集装箱码头和重要节点路段的现状和规划交通可达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宁波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切实改善了城市交通路网结构。可见,通过基于GIS技术的空间可达性变量对路网结构优化进行研究是可行的,其结论可对今后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澳门半岛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其交通环线布局规划意义重大.《澳门半岛交通环线布局规划研究》综合考虑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出行特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因岛施策、陆海统筹、综合开发和近远结合的策略,将澳门半岛划分为7个交通分区,并针对各分区的交通特征明确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取节点与线路,增强内外交通联系;同时,结合交通...  相似文献   

10.
嘉兴地区城乡统筹与市域规划研究--以嘉兴地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分析了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空间格局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现有规划体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后,介绍了浙江省嘉兴市编制的市域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通过GIS技术摸清市域空间资源总量,在满足区域生态环境需要的前提下,统筹市域空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合理确定嘉兴网络型组合城市的空间架构与功能布局,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及社会设施,加强市域空间管治与协调.  相似文献   

11.
虹桥商务区以创新转型、低碳生态、居职平衡为理念,关注区域统筹发展,重点研究区域综合交通支撑系统,并通过分单元明确各项建设指标和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控制要素落地两项工作,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实现规划衔接。  相似文献   

12.
路网容量法在城市用地与交通规划宏观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乃志  胡佳 《规划师》2007,23(10):32-34
路网容量法包括路网设计容量法和路网实际容量法两种计算模型,后者还包括区域路网实际容量计算模型和城市总路网实际容量计算模型.路网容量法是进行城市及区域用地、交通方面宏观分析研究的一种方便、有效的理论方法.通过路网容量计算,可进行路网服务水平评价、交通模式研究、人口及机动车发展规模测算、城市用地与交通规划调整.  相似文献   

13.
黄爱素 《建造师》2006,(11):92-97
城市交通是现代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客观要求,交通是城市的血脉,交通是经济运转和流通的基础,交通圈就是经济圈。因此,交通对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交通,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温州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温州市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温州城市交通问题现状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求改善温州城市交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渐凸显。开发地下空间,发展地下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趋势。国外地下空间交通组织已有一些较为成熟的经验,通过借鉴与学习,对宁波市行政中心广场地下空间开发项目进行交通组织模式研究,梳理其地下车行网络和步行网络,在地下空间进行人车分流。步行网络完成了与地面和公共交通的连接,实现了步行网络的系统化和便捷性。通过地铁出入口两级提升的方式,对地铁客流合理分流,解决了轨道交通客流快速疏散和商业人流聚集的矛盾。合理的地下空间交通组织,不仅形成了令人愉悦的空间意向,更能提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解决城市中心区土地稀缺和交通拥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综合交通枢纽在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广泛应用和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分析综合交通枢纽中一种特殊形式的枢纽——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对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功能、相对于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优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国内外典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案例,分析它们各自的特色,总结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经验。以上海十六铺地下综合交通枢纽为案例,分析其规划方案、设计思路以及换乘方式,提出十六铺地下综合枢纽未来发展建议,论述了地下综合交通枢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回顾了情案规划从商业战略规划活动中产生后的历史,对其目标与局限性进行了综述。然后文章回顾了情景规划在区域交通规划中的应用背景和先例、介绍了情景规划在休斯敦大都市区交通中应用和深化的工作框架,讨论了这一应用的主要成果和教训,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潜力和改进措施提出了作者的观察和结论。  相似文献   

17.
虹桥枢纽将成为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高速交通中心,长三角网络城市形成的关键性与战略性的节点。作为集空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磁悬浮、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的交通枢纽,在分析其建设机遇、战略及功能定位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集疏散系统的关键问题并确定集疏运交通模式,并针对枢纽外围快速集疏运通道、本体配套交通设施及枢纽交通组织方案进行研究,为以后类似大型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树立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交通换乘中心的城市功能与管理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集中分析了城市客运交通中换乘中心对机动性发展的重要性,随后分析了换乘中心的城市功能以及它的三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交通枢纽地区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交通设施本身上,而且体现在交通枢纽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对交通枢纽周边地区的规划与土地开发的影响方面。目前随着京沪和沪杭高速铁路的逐步启动,沿线设站城市都意识到高铁对城市的巨大影响,但究竟高铁车站对城市的影响有多大,会带来哪些产业的增长,国内理论研究还比较空白。另外空港城的发展在中国也方兴未艾,到底空港城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空港城的发展会带来什幺产业的增长,本文试图结合以上这些问题梳理国内外在交通枢纽地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其中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20.
张福林  陶小伢  俞斌 《规划师》2007,23(7):38-40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化、体育等大型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快,此类设施的投入运营会对周边区域的交通产生重大影响.常州体育中心地区属城市的重要区域,其交通问题的解决在于构建便捷的交通组织、完善的道路网设施,同时需优化公交线网、整合停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