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炭素专利     
<正>公开号:CN103868349A公开日:2014-06-18申请人: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唐林,高守磊,夏百元发明名称:炭阳极焙烧炉的节能减排方法炭阳极焙烧炉的节能减排方法,涉及冶金工业炭素技术领域,专门为焙烧炉配置了专用炉面密封炉盖,对焙烧炉工艺进行了优化:火焰的喷射长度为火道深度的0.35倍;预热炉室制品温度与火道烟气温度差距在280℃以上;预热炉室第2个料箱插入热电偶。本发明大大提高了焙烧炉的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国内采用带盖环式焙烧炉焙烧电极时,相对于国外普遍存在着能耗大、热效率低、温度场不均匀等问题。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较多,其中焙烧工艺与温度控制的因素影响较大。本文就吉林炭素有限公司30室环式焙烧炉保温时间进行测试与讨论,以期对焙烧炉工艺改进、节能降耗有指导作用。1试验过程1.1试验器材补偿导线50 m;热电偶1根,长5 m;记录表1块;电钻1个;铁丝若干;岩棉若干;燃烧装置:燃烧架。  相似文献   

3.
镍铬-镍硅热电偶能在氧化性气氛中工作,也能在还元性气氛中工作,但耐热性不好,一般实际使用在1000℃以下。目前国内已广泛生产一种新型镍铬-镍硅热电偶,它是在普通镍铬—镍硅热电偶的基础上,添加少量稀有金属加工而成,增加了热电偶的耐热性,能在1300℃温度范围内运行,但使用寿命还不够理想(国外使用寿命在1000小时)。为了耐用,国外  相似文献   

4.
我厂横管初冷器(F=4 200m2)高温段冷却水冬季送市内居民区采暖, 夏季则用空冷器冷却后循环使用。8组空冷器的循环水量2 000~2 400m3/h, 进水温度65℃, 进出口水的温差为12℃。但在实际生产中, 春秋两季的温差也只能达到8~10℃, 夏季温差仅为5~6℃, 致使进入初冷器的冷却水温度高达65℃以上, 增加了初冷器中下两段的冷却负荷, 使煤气集合温度据高不下, 一般均在30℃以上。尽管我们对中温水和低温水系统作了相应改造, 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与此同时, 我们对空冷器也采取了在管束上淋水、管束中增添扰流子和湿式空冷等一系列改造措施, 但收…  相似文献   

5.
<正>环式焙烧炉是炭素生产行业的主要热工设备之一,能耗偏高,热量利用率较低,一般都砌筑在地下,只有炉盖裸露于地上,其炉盖是由钢结构骨架和耐火材料组成,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高温炉室的炉盖表面温度最高达到140℃以上,热损失较大,因此,做好环式焙烧炉炉盖的保温工作与实现环式焙烧炉的整体节能同样重要。1环式焙烧炉炉盖保温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尤其2005年以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新建炭素企业的环式焙烧炉炉  相似文献   

6.
介绍西北铅锌冶炼厂152 m~2锌焙烧炉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过程。针对大型锌焙烧炉的设计,利用ANSA和ABAQUS模拟分析软件,对一些关键参数和部件设计进行优化。152 m~2锌焙烧炉焙烧强度7~8 t/(m~2·d),流化床段直径14 m,炉膛直径18 m,拱顶面积240 m~2,流化层高度1.2 m。分析了152 m~2锌焙烧炉在运行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硫铁矿制硫酸开车过程焙烧炉需从常温升至物料反应温度方能投料生产。针对用柴油燃烧为焙烧炉升温投料温度高(达650℃)、耗时长、能耗高的问题,通过探索采用硫黄燃烧升温,炉内温度达到270℃以上便可投料。此方法投料时间短,能耗低,一次开车可节约生产成本36万元。  相似文献   

8.
杨成武  朱伟  满滨  班昂 《水泥》2014,(11):75
<正>窑尾温度是水泥烧成系统中重要的热工参数,我公司采用耐热耐磨热电偶测量窑尾温度,由于温度过高(1100℃左右),且不断承受大量物料的冲刷,致使热电偶寿命很短,有时每两天就要更换一根,每根高温热电偶的价格都在千元以上,不仅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加大了仪表的维护量,对工艺操作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采用红外测温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1红外测温系统介绍1.1系统工作原理系统通过安装在窑尾的红外测温仪接收窑尾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阳极焙烧炉燃烧装置及控制技术的引进应用,我国在预焙阳极焙烧工艺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阳极焙烧炉使用周期的延长,炉室漏风量逐年升高,不仅造成天然气单耗的上升,也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伊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结合焙烧炉实际情况,开发出一种新型焙烧炉横墙面砖,成功解决焙烧炉漏风问题,天然气单耗明显降低,阳极均一稳定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1.概述炭素工业中石墨化炉温度高达2500~2800℃,其测量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采用光学高温计测试,但误差较大,连续性也不好,尤其在炉温高达2000℃以上阶段,因为有烟气存在测试更不理想。为解决上述问题,1985年吉林炭素厂与航天部三十一所联合攻关,研制了高温热电偶传感器,并在石墨化炉中作了测温试验。  相似文献   

11.
在机立窑节能技改工程中,在窑壁安装检测热电偶,是对机立窑操作情况进行检测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反映出在同一层面上设定位置处的温度高低,从而综合判断底火深浅。热电偶一般设二层,第一层设在喇叭口下部,距窑口1.8~2.0m处,第二层设在第一层热电偶下0.8~1.2m处。每层一般安装6支热电偶,设6个检测点,该6点在同一层面等分立窑圆周;上下排热电偶垂直对应。由热电偶检测得到的信号,通过温度变送器,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微机处理可以直观地看出该层面的温度分布情况,判断偏火情况、窑温高低、冷却状况,以及得到如何配送腰风等等信息。因此,热电偶的安装是否合理,既影响热电偶的使用寿命,又影响热电偶测温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对窑情的判断。本文简要介绍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2.
7-14 什么是冷端温度补偿热电偶与毫伏计或电位差计配用时,由于毫伏计所测之电势为热电偶产生的温差电势,两支热电偶若测得相同的温差电势,但冷端温度不同,则热端温度也是不同的,为了准确测得热端温度,一般采用以下办法:  相似文献   

13.
动圈指示仪(或调节仪)在使用中,存在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的问题。从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知道,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取决于热电偶热点和冷端之间的温度差,而热电偶的热电势是在0℃时标定的,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冷端很难能保持在0℃,因而引起测量误差。因此使用中需要补偿热电偶由于冷端温度变化而带来的误差。若采用冷端补偿器,则可将机械零位调在0℃,便能自动补偿热电偶冷端温度随室温而变化。不同热电偶测温,所发出的热电势不同,通常对不同的热电偶选配不同的冷端补偿器。为了  相似文献   

14.
(六)热电偶是外购件,精度为3~5℃,敏感性0.5(20~120℃之内)。热电偶时间常数约为17秒。热电偶露出高度为10mm,用聚四氟乙烯绝热。一般使用寿命达一年左右。 (七)密炼机传动装置由于胶料的塑炼,母炼、终炼需要不同的速度,因而密炼机转子要求配以不同转速的传动系统。传动装置的变速方案和比价如下:  相似文献   

15.
《炭素技术》2023,(1):33-33
本专利阐明了新式带盖环式焙烧炉的结构创新和改革(专利号:ZL201921358283.1)。新式炉与传统的带盖炉相比有以下优点:1)新式炉炉底增设了独特的烟气通道,加热了炉底温度,降低炉箱上下温差50%(新式炉高5.4m,炉箱实测上下温差100℃;旧式炉没有烟气通道,温差200多℃)。2)新式焙烧炉除掉了旧式炉的隔墙(腰墙)内斜坡烟道式排烟方式。设计成火井排烟方式的新装置。该装置可调整整个火焰系统的温度、压力,使之水平运行平衡稳定。  相似文献   

16.
《炭素技术》2023,(3):72-72
本专利阐明了新式带盖环式焙烧炉的结构创新和改革(专利号:ZL201921358283.1)新式炉与传统的带盖炉相比有以下优点:1)新式炉炉底增设了独特的烟气通道,加热了炉底温度,降低炉箱上下温差50%(新式炉高5.4m,炉箱实测上下温差100℃;旧式炉没有烟气通道,温差200多℃)。2)新式焙烧炉除掉了旧式炉的隔墙(腰墙)内斜坡烟道式排烟方式。设计成火井排烟方式的新装置。该装置可调整整个火焰系统的温度、压力,使之水平运行平衡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热电偶为一次元件的电位差计测量尿素合成塔的温度,由于热电偶测温系统误差较大(4℃以上),即使合成塔温度控制在188℃以下,实际温度也可能超过190℃,加剧尿液对合成塔衬里的腐蚀,以致造成塔漏事故。为了避免塔受腐蚀,只好降低温度操作,但是却降低了二氧化碳转化率。如果能将误差减小到1℃左右,那么操作温度即可控制在188~190℃范围之内,而实际温度不超过190℃,这样即  相似文献   

18.
新型相变材料换热器热能储存与释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相变材料换热器,在其进出口的相应温度测试点布置铜镍合金热电偶,然后分别以不同的流速通入温度各为40℃、16—17℃的热、冷空气流,利用温度测试系统连续测出各测点的温度值。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验证了该换热器具有良好的热能储存与释放特性:当气流的质量流速分别为0.132,0.096 kg/s时,若相变材料的平均初始温度为17.4,17.7℃时,经过910,1 030 min后该换热器热能储存量各为21 056.67,21 014.34 kJ;在放热过程中,该换热器出口的气流温度维持在20℃以上的时间各为594,717 m in。它可用于温室、暖房、空调或工业生产中各种低温热能的回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9.
如何控制辊道窑烧成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海涛 《江苏陶瓷》2003,36(1):34-34,37
0前言陶瓷制品在辊道窑里烧成,需要在特定的烧成制度下进行,合理的烧成制度是得到良好产品的根本保证。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压力制度、气氛制度,其中温度制度最为关键,压力和气氛制度为辅,但也十分重要,只有合理的三大制度才能达到良好的品质。本文重点是介绍辊道窑热工制度的一般控制方法。1温度制度的控制1.1温度的监测辊道窑的温度监测主要是依靠沿窑长装在窑顶或窑侧的热电偶所反映的温度数据。由传热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在预热带热电偶测得的温度高于制品温度,但要小于烟气的温度;烧成带与预热带相似,但是温差较小,且热电偶测得的温度…  相似文献   

20.
琚瑞喜 《水泥》2017,(Z1):21
烟室温度:顾名思义,是烟室气流介质的冷热程度,用热电偶来测量。热电偶一般设置在烟室的两侧,便于维护和维修的地方,热电偶周围既不能漏风,也不能被结皮料包裹,否则,传输的温度低于实际值;保护套一旦被冲刷坏,传输的温度就会高于实际值,这些都会影响测量的真实性。烟室的温度一般控制在1 050 ℃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