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分析刚构桥梁顺桥向近场地震反应特性,通过对远场地震时程叠加三角函数拟合速度脉冲的方法模拟近场地震动,根据纤维及塑性铰2种计算模型在近场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结果讨论地震动脉冲对中等规模刚构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构桥梁在地震作用下桥墩轴力变化较大,采用纤维模型计算时桥墩地震反应较大|近场脉冲型地震激励下,桥梁地震反应与脉冲持时有关,短周期脉冲对本桥地震反应影响较大.采用叠加速度脉冲的方法模拟近场地震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屈服点谱(Yield Point Spectra,YPS)是一种新的等延性位移加速度反应谱。以7条坚硬场地条件下的地震记录为输入,建立了适用于结构设计的屈服点谱,并且提出了基于YPS确定K型偏心支撑钢框架(EBF)屈服基底剪力的性态设计方法,对周边构件进行了能力设计。  相似文献   

3.
屈服点谱(Yield Point Spectra,YPS)是一种新的位移-加速度反应谱形式。YPS方法可以用于对现有结构进行抗震评估,确定结构在给定地震作用下的峰值位移和延性,而且该方法形式简洁,概念清楚,与动力时程分析结果相比较,具有足够的精度。本文根据单条地震波构造了YPS图,对一个6层3跨的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进行峰值位移和层间位移角(Interstory Drift Indices,IDI)评估,结果表明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充分发挥了塑性,在罕遇地震下作用下接近我国规范的弹塑性位移角限值,满足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4.
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强度折减系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度折减系数既是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中确定设计地震力的关键因素,又是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中确定非弹性反应谱的主要依据.基于过去几十年强度折减系数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了近场效应、多自由度体系效应、结构超强等重要因素对强度折减系数影响的研究进展,得出结论:若应用依赖于结构延性、周期及场地条件的强度折减系数模型,并合理考虑多自由度体系效应及结构超强的影响将使得抗震设计更加合理;另外,现有的强度折减系数模型并不适用于近场地区,而1999年集集地震提供的大量近场地震动为研究近场脉冲效应对强度折减系数的影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选择合适的地震动输入是进行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增量动力分析的基础。首先选取实际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各20条,并运用谱匹配方法对其进行目标设计谱匹配,得到谱匹配后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各20条。选择地震动最大峰值速度(PGV)和结构基本周期对应加速度反应谱S_a(T_1)值为强度指标,输入4组地震动记录,对一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进行单一地震动强度水平的非线性动力分析和多重地震动强度水平的增量动力分析,提取工程需求参数如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进而分析反映谱匹配效果的偏差指标和工程需求参数的离散性及其与地震动强度指标的相关性。最后,基于增量动力分析结果对结构进行了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易损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程需求参数分析结果与PGV的相关性明显优于与S_a(T_1)的相关性;输入谱匹配后的近场和远场地震动记录,工程需求参数分析结果的离散性明显降低且最大层间位移角无明显偏差;以PGV为强度指标,相同PGV时远场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较大,而以S_a(T_1)为强度指标,相同S_a(T_1)时则是近场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较大;结构倒塌前,近场地震动作用下各损伤状态对应的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较大,达到倒塌状态时,近场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最大残余层间位移角较小。  相似文献   

6.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特性,给出可用于近场环境估计结构破坏程度的地震动参数.方法从弹性反应谱、结构顶点位移、层问位移比和基底剪力四个方面,与远场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反应进行对比.采用计算地震动参数和结构整体破坏指数相关性的方法研究地震动参数用于结构破坏估计的适用性.结果近场脉冲型地震动和远场地震动有着明显的不同,在前者作用下结构的反应明显增大.得到了各参数与结构破坏程度的相关性。结论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中含有较丰富的低频分量,谱值随周期增大衰减较慢.在近场环境峰值地面速度(PGV)和地震动能量密度(Eρ)可用来较好地估计结构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7.
近场地震具有的长周期速度脉冲会显著改变结构的响应,使结构在瞬间产生较大的侧移。用屈服点谱(YPS)法对两个中心支撑钢框架算例进行了抗震性态评估,并将得出的结构峰值位移和层间位移角与非线性时程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评价了YPS法结构抗震评估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由于长周期速度脉冲的作用,近场地震会对结构产生严重的速度和位移冲击,根据5条近场地震波建立了屈服点谱(YPS)。基于屈服点谱法方法设计了一榀K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采用pushover方法和弹塑性时程法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屈服位移基本稳定,层间侧移比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结构呈现理想的梁铰屈服机构,证明了对偏心支撑钢框架进行性态设计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屈服点谱(Yield Point Spectra,YPS)是一种新的位移-加速度反应谱的表述形式。基于结构屈服位移的稳定性,根据性态目标得出延性限值,通过YPS结构屈服强度,采用能力方法设计了1榀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通过非线性静力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屈服点谱对中心支撑钢框架进行性态设计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屈服点谱(Yield Point Spectra,YPS)是一种新的位移一加速度反应谱的表述形式。基于结构屈服位移的稳定性.根据性态目标得出延性限值,通过YPS结构屈服强度,采用能力方法设计了1榀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通过非线性静力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运用屈服点谱对中心支撑钢框架进行性态设计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屈服点谱(Yield Point Spectra,YPS)是一种新的等延性位移-加速度反应谱,可用于结构的抗震性态设计及评估。给出了基于YPS的结构抗震性态评估方法,选取了两个按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偏心支撑钢框架算例,将由YPS法得出的结构顶部峰值位移、层间位移角与弹塑性时程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评价了YPS法用于偏心支撑钢框架性态评估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2.
结合某钢管混凝土拱桥实际工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模,对该桥的拱肋和系梁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拱肋和系梁的应力、挠度变化规律以及系梁预应力对拱梁的影响;将理论计算值与实际监控结果进行比较,误差较小,对该桥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今后桥梁的研究和施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往往与强速度脉冲所携带的瞬时输入能量相关,根据5条近场地震波构造了屈服点谱(YPS)。基于结构屈服位移的稳定性,采用能力方法设计一榀人字形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非线性静力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结果验证了用YPS法对中心支撑钢框架进行性态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屈服点谱(Yield Point Spectra,YPS)方法设计了1榀10层3跨K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K-EBF),采用Pushover方法和弹塑性时程法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算例结构的屈服位移是基本稳定的,在偶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层间侧移比满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的要求,结构最终呈现理想的渐进式梁铰屈服机构;最终证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在断层附近的一定区域内,受到上盘效应等因素影响的地震动将显著改变结构的动力响应.针对上盘效应及与其相对的下盘效应对结构弹性及非弹性位移反应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盘效应对(结构绝对位移的增大作用)在短周期段显著,下盘效应的增大作用在长周期段显著.尽管上盘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普遍较大,但其相对非弹性位移仅在长周期段大于下盘地震动,在短周期及中等周期段均较下盘地震动小.与远场地震动相比,在某些情况下受上盘和下盘效应影响的地震动将引起大的结构相对非弹性位移,因此将现有经远场地震动得出的相对非弹性位移关系用于近场区结构的性能评估会得到不安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