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4-(二乙氨基)水杨醛为原料,经缩合成环、水解反应合成一种结构新颖的香豆素类荧光衍生试剂7-(二乙氨基)-2-氧-2H-色酮-3-羧酸(记为L1);建立并优化L1与氟虫腈衍生化反应体系,优化后条件如下:催化缩合剂为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二甲氨基吡啶,反应溶剂为二氯甲烷,L1与氟虫腈用量比为11∶1,反应时间为60 min,衍生温度为45 ℃;对衍生产物N-(3-氰基-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1H-吡唑-5-基)-7-(二乙氨基)-2-氧-2H-色酮-3-甲酰胺(记为SF1)进行分离和鉴定;在此基础上,建立氟虫腈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方法的检出限达到0.01 μg/L,定量限为0.036 μg/L。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精确性和可靠性,可应用于农产品中氟虫腈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γ-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KH-902)、六甲基二硅氧烷和六氟丙烯三聚体等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新型氟硅化合物(HFPT-902),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投料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n(氨基硅油)∶n(六氟丙烯三聚体)等因素对目标产物转化率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逐滴滴加六氟丙烯三聚体、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n(氨基硅油)∶n(六氟丙烯三聚体)=1.0∶1.2。  相似文献   

3.
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经重氮化后与2,3-二腈基丙酸酯反应合成了1-(2,6-二氯-4-三氟甲基苯基)-3-腈基-5-氨基吡唑(1),1与各种含有芳香结构的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了对应的席夫碱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等手段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氨烃基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用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F3)与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织物整理剂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AFSO-1),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将其乳化后整理纯棉平纹针织布,研究了其应用性能及影响因素。应用结果表明,经其整理过的织物,与空白样相比,柔软性能明显提高,与经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整理过的织物相比,柔软性能略有提高,而拒水性能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方法替加氟(FT-207)为先导化合物,合成1-(四氢-2-呋喃基)-3-(2-甲基苯甲酰基)-5-氟-2,4(1H,3H)-嘧啶二酮(BFT-1),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 BFT-1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和1H-NMR确证,总收率为32.5%。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BFT-1具有抗肿瘤活性,抑瘤率与FT-207相近,但BFT-1有效剂量范围较大,动物体重下降幅度小,耐受性好。结论 BFT-1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方法 替加氟(FT-207)为先导化合物,合成1-(四氢-2-呋喃基)-3-(2-甲基苯甲酰基)-5-氟-2,4(1H,3H)-嘧啶二酮(BFT-1),并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 BFT-1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和<'1>H-NMR确证,总收率为32.5%.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BFT-1具有抗肿瘤活性,抑瘤率与FT-207相近,但BFT-1有效剂量范围较大,动物体重下降幅度小,耐受性好.结论 BFT-1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邻氯三氟甲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1.4-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BAFB),并以此二元胺为扩链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氟含量的聚氨酯弹性体(FPUE)。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面接触角仪等仪器,对BAFB和FPUE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与预期设计的相符;BAFB与—NCO基团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反应,氟基团被成功地引入到聚氨酯弹性体中去;由于氟元素的引入及其在表面的富集作用,使得FPUE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较低的表面张力,同时FPUE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利用强碱性条件下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及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51)间的平衡化反应先制得一种侧链含有氨丙基的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FASO),然后FASO与马来酸酐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羧基化聚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FCAS),FCAS经乳化并用于山羊蓝湿革的防水处理。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度仪、ζ电位分析仪及静态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产物结构、乳液粒子形态、粒径大小与分布、ζ电位及坯革粒面水静态接触角(WC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预期结构。乳胶粒表面光滑,呈规则圆球状,平均粒径约为78 nm,粒径分布窄,乳液ζ电位为-37.53 mV。蓝湿革经其质量1.92%的FCAS有效物处理后,粒面WCA可高达144.5°,具有良好疏水性。  相似文献   

9.
用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与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等进行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织物后整理剂AFSO-1,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应用性能上,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1)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FSO-1整理织物的柔软性不及ASO-1整理的织物,但拒水性、增深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再生丝素纤维的湿法纺丝及其交联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氟异丙醇(HFIP)溶解再生丝素膜,通过湿法纺丝获得再生丝素纤维。再生丝素纤维经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作为交联剂进行后处理,利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DSC热分析法、力学性能等表征方法研究和分析了牵伸和交联前后纤维聚集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再生丝素纤维经牵伸和EDC/NHS交联改性后,纤维直径变细为87μm,纤维内部结构以silk II结构为主;纤维的热稳定性提高,热分解峰峰值由281℃提高至288℃;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大,分别达到1.41 cN/dtex和11.38%,表现出良好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1.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YDH-602)和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氢氧化钾为催化剂,采用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氟代有机硅防水整理剂——氨基氟丙基聚硅氧烷(AFPSO),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在白棉布上进行了应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氨值相近的情况下,随着m(D3F)∶m(D4)的增大,整理织物的柔软性和白度差别不大,但接触角明显增大,织物的防水性显著增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整理液中AFPSO量的增加,整理织物的柔软性逐渐提高、防水性大大增加,但白度有所降低;将AFPSO与氨值相近的通用型整理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ASO)进行对比发现,经ASO整理的织物柔软性较好,而经AFPSO整理的织物防水性更强,织物表面对水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28.45°,两者整理织物的白度相近.  相似文献   

12.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己内酯二醇(PCL1000)、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全氟烷基丙烯酸酯(FM)和2,2-二羟基甲基丁酸(DMBA)为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己二酰肼(ADH)和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合成多重交联水性含氟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FPUA)。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失重分析、接触角测定等对FPU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有机氟链段成功地接枝到聚合物上,乳液在常温成膜时发生交联;引入有机氟和交联改性都使得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热稳定性提高;当含氟量达到8%,交联剂使用量达到0.25%,达到优异的防水效果,水接触角达到119.19°。  相似文献   

13.
0 引言 1967年,K. Clauss和H. Jensen在进行乙炔与氟磺异氰酸盐的反应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环状结构的化合物5,6-二甲基-1,2,3-氧硫杂环连氮-4(3H)-2,2-二氧化物,带有爽快的甜味。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这类化合物中带甜味的甚多,其环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方法替加氟(FT-207)为先导化合物,经取代反应、水解反应制得N1-(四氢-2-呋喃基)-N3-乙酸基-5-Fu,在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DCC)作用下分别与2-氨基-1,3,4-噻二唑及2-氨基-5-甲基-1,3,4-噻二唑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M1及M2。结果 M1及M2结构经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结论合成路线合理,操作简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建立以SPE与GC-MS联用技术测定大豆中11种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氟乐灵、乙丁氟灵、乙氟灵、环丙氟、氯乙氟灵、二硝胺、氨基丙氟灵、异乐灵、仲丁灵、二甲戊乐灵和磺乐灵)。目标农药经石油醚饱和的乙腈提取,液-液萃取法除去大豆中大部分油脂,再经Florisil柱净化和富集,用5ml乙酸乙酯-正己烷(2:8,V/V)洗脱目标化合物。目标农药采用GC-MS检测,外标法定量。两个添加水平重复6次,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0%~100%、71%~110%,变异系数小于13%,检测限为0.25~0.32μg/kg,定量限为0.7~0.96μg/kg。  相似文献   

16.
目的合成抗癌药物拉帕替尼的两个杂质。方法以N-[3-氯-4-[(3-氟苄基)氧基]苯基]-6-碘喹唑啉-4-胺为起始原料,经Suzuki偶联反应,得到N-[3-氯-4-[(3-氟苄基)氧基]苯基]-6-[(5-甲酰基)呋喃-2-基]-4-喹唑啉胺,直接与还原剂NaBH(OAc)3反应,得到特定杂质N-[3-氯-4-[(3-氟苄基)氧基]苯基]-6-(5-羟甲基呋喃-2-基)-4-喹唑啉胺;起始原料经Suzuki反应后,与2-甲砜基乙胺反应,在NaBH(OAc)3作用下得粗品,经制备液相分离,得到另一特定杂质双[[5-[4-[[3-氯-4-[(3-氟苄基)氧基]苯基]氨基]喹唑啉-6-基]呋喃-2-基]甲基][2-(甲磺酰基)乙基]胺。结果两个目标物经质谱(MS),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证其化学结构。结论合成的两个杂质可作为拉帕替尼质量控制对照品,本工艺操作可行,原料易得。  相似文献   

17.
含氟量高是制约南极磷虾食品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生石灰降低南极磷虾酶解液中的氟含量、成本低、效果好、无残留,可为南极磷虾商业化食品开发提供技术依据。吸附反应有多种类型,分析XRD图谱可知生石灰与南极磷虾酶解液中氟的吸附反应是离子反应。以降氟率为指标,生石灰添加量(X1)、初始pH(X2)、时间(X3)和温度为考察因素,对生石灰降低酶解液中氟含量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实验,建立了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Y=84.49+4.29X1+2.77X2+0.18X3-0.93X1X2-1.09X2X3-2.11X21-0.55X2+0.81X32。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确定降氟最优条件为生石灰添加量0.009685g/mL,pH11.50,时间45min,温度(25±2)℃,此条件下降氟率达到88.25%±1.43%(p<0.05)。降氟后,水解液中TCA-NSI降低了2.55%,DH降低了7.85%,说明生石灰对酶解液营养影响较小。反应后体系通过0.40μm滤膜除去Ca(OH)2和CaF2,实现降氟材料的无残留。  相似文献   

18.
单良  李战雄  臧雄  蔡露  许燕  吴林 《纺织学报》2015,36(1):123-0
以聚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核,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双(丙烯酰氧丙基)四甲基二硅氧烷和丙烯酸十三氟辛酯(TEAC-6)共聚物为壳,采用饥饿态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TG)及接触角(CA)研究了核壳粒子的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以及不同含氟量与交联剂用量对整理织物拒水拒油性和织物表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氟单体与有机硅交联剂参与了共聚合,所合成乳液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为76 nm左右。当核壳结构共聚物乳液的氟含量为6.7%,交联剂用量为3%时,用于织物整理效果最佳,整理棉织物的拒水评分达到80,拒油达5级,水接触角为138.2°。共聚时有机硅交联剂的加入使整理织物拒水拒油和耐热性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9.
正1染料结构结构式:分子式:C_(36)H_(20)O_(13)N_(11)NaSFe_2分子质量:981染料结构属性:双偶氮络合染料制法:4’4-二氨基二苯胺-2-磺酸反向重氮化;与间苯二酚偶合,4-硝基-2-氨基苯酚重氮化,在与上述偶合溶液二次偶合络合生成。用途:主要用于皮革染色。2工艺流程(1) 4’4-二氨基二苯胺-2-磺酸反向重氮化在反应缸中加水1 000 L,加入4’4-二氨基二苯胺-2-磺酸190 kg,加入30%氢氧化钠溶液搅拌溶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抗真菌作用或与氟康唑具有联合抗真菌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方法以美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建立的真菌敏感性测定液基稀释法(NCCLSM27-A)评价了8种天然酚类化合物和其6种半合成衍生物对18株临床新近分离的白色念珠菌的抗真菌活性。对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实验化合物进一步进行了与氟康唑的联合抗真菌作用评价。结果化合物albicanylcaffeate对白色念珠菌表现出强的抗真菌活性,MIC为4μg/ml;而化合物大黄素、白藜芦醇、3,4'-二氟二苯乙烯、2,2'-二氟二苯乙烯及2,3',5'-三氟二苯乙烯显示出中等程度的抗真菌活性,MIC为16μg/ml;双联苄pakyonol、多酚类儿茶素、白藜芦醇二聚体野葡萄素A、3,4,4'-三羟基联苄、2,4'-二氟二苯乙烯、4-氟二苯乙烯及2-甲氧基-4'-氟二苯乙烯显示出较弱的抗真菌活性,MIC为32μg/ml。当与氟康唑联合时,albicanylcaffeate和3,4'-二氟二苯乙烯显示出协同抗真菌活性,而儿茶素与白藜芦醇显示出相加的抗真菌活性。结论所实验的酚类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其中部分活性化合物与氟康唑呈现出协同或相加的联合抗真菌作用。在未来抗念珠菌感染的治疗中可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