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台子河口湿地景观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2000年的一景Landsat ETM数据及2005年的一景CBERS-02星CCD数据对双台子河口湿地进行了景观时空变化研究。通过对两期图像进行景观类型提取,得到了两个年份的研究区景观分类结果,采用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对两个时段的景观类型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两个时段间的转移变化情况应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研究区湿地景观演化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到2005年间,研究区湿地景观类型变化比较显著,天然湿地呈现出向人工湿地转化的趋势。同时预测结果也表明,研究区内湿地景观的面积在未来呈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湖泊湿地生态脆弱,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近十年来,东北地区湖泊湿地的时空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何简单、有效地提取湿地变化范围进而确定其变化类型是湿地变化检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2006~2016年30 m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TM/OLI影像数据,水体、植被和土壤等生态因子的动态变化率被用于提取东北地区湖泊湿地变化范围;多维特征数据集的湿地分类方案确定湿地的变化类型。另外,湿地变化检测类型分为转出类型(湿地减少),转入类型(湿地增加)和湿地间转换类型(湿地相对稳定)。最终基于动态变化率计算方法,松嫩平原湿地、兴凯湖湿地和呼伦湖湖泊湿地变化结果的正检率均高于90%。同时,利用年内多时相数据和综合多维生态指数共同表征地表的状态变化,实验区的湖泊湿地分类结果的整体分类精度和 Kappa 系数分别达到 84.31%和0.788。湖泊湿地变化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检测精度,可以代表研究区湖泊湿地类型的实际变化,是湿地资源调查与遥感监测技术研究的有益补充,为进一步深化与拓宽地表生态质量评价及其动态变化检测的方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杭州湾滨海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杭州湾滨海湿地为研究区,基于3S技术与模型对湿地景观动态变化进行分析。首先对研究区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湿地景观基础信息提取,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处理,提取了不同年份的湿地基础数据,同时基于GIS应用转移矩阵模型研究了不同时段各类景观的变化情况,最后对未来研究区的湿地景观的转化情况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研究表明,5年来研究区岸线逐渐向海迁移,共增加湿地面积10308.05ha2,但人类生产活动对湿地的侵占也在增加。湿地减少的面积超过增加的面积,人为因素作用是影响湿地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通过此研究提供了湿地管理与保护的主要方向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湖南省洞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及鸟类栖息地变化情况,利用1995—2015年的T M/O L I遥感影像、鸟类分布点、地形气候等环境因子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移动窗口、MaxENT模型等方法,对湖区二者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间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总面积在20年间呈急剧减少—增加—减少趋势,湖区整体景观...  相似文献   

5.
湿地景观变化的时空动态发展过程比其最终形成的空间格局更为重要,只有清楚地了解了湿地的动态发展过程,才能为湿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为此,研究运用元胞自动机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银川平原湿地景观变化时空动态模拟模型.在模型实现过程中,应用BP (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与元胞自动机相结合自动挖掘出元胞自动机模型的转换规则,不仅降低建立多种湿地类型预测模拟的难度,而且减少了人为的主观因素,提高了准确性.预测的结果与实际湿地类型比较得出预测精度达到约74.16%,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满足湿地演变时空动态模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选取我国东北地区三江平原腹地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的3个农场作为研究区,选取1975年、1989年和2006年3个不同历史时段的研究区遥感影像,通过高精度影像的支持,应用遥感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出研究区沼泽、河流泡沼、林地、水田、旱地及其它地物类型共6种地类景观30 a来的历史变化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支持下,定量分析了研究区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单一的沼泽湿地景观随着当地农业发展逐步成为当前以农田景观为主的过程。研究表明,研究区湿地景观变化过程明显,在此过程中还伴随着水田与旱田景观结构剧烈变化,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区域内部景观变化发展过程。其中,开发最早、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前锋农场,沼泽湿地面积减少最多;鸭绿河农场的沼泽湿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而洪河自然保护区由于生境栖息地狭小,尽管受到严格保护,在周边农场外部影响下还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沼泽湿地萎缩现象。  相似文献   

7.
2003 年夏和 2004 年夏对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30 个浅水湖泊的浮游植物类群进行调查。为了研究不同氮磷比(TN/TP)对浮游植物组成的影响,将浮游2003 年夏和 2004 年夏对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30 个浅水湖泊的浮游植物类群进行调查。为了研究不同氮磷比(TN/TP)对浮游植物组成的影响,将浮游植物的六个门,分别在 TN/TP>30、12<TN/TP<30、TN/TP<12 三个区间随总磷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当 TN/TP 从高水平(>30)降到中等水平(12~30)时,除蓝藻门外的其他五个浮游植物门的斜率均随总磷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当 TN/TP从中等水平(12~30)降到低水平(<12)时,除绿藻和隐藻门外,其他浮游植物门的斜率均随总磷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 TN/TP 从高水平(>30)降到降至低水平(<12)时,蓝藻门的斜率不断降低,说明蓝藻在较高 TN/TP 有更好的生长潜力。同样发现,绿藻和隐藻门则随 TN/TP 的降低有更好的生长潜力。当 TN/TP 在高水平(>30)和低水平(<12)时,硅藻、甲藻和裸藻门的斜率均发生下降,说明这三个门的藻类在 TN/TP 为中等水平(12~30)的环境中有更好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2006年SPOT-5和2010年WorldView-1两个时相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及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了2006~2010年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滩涂湿地景观及其转移变化,并采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了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2014年滩涂湿地各景观类型的面积比例。结果表明:①保护区各景观类型朝均衡化和多样化发展,保护区滩涂湿地异质性增加、抗干扰能力增强;②预测分析表明人类对滩涂湿地资源的利用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选择三江平原小叶樟湿地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逐月采集土壤和植物样品,测定和分析植物-土壤系统硫素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小叶樟植物体不同器官总硫含量存在差异,表现为根>叶>叶鞘>茎,这种分布和植物各器官的功能相一致。植物各器官总硫含量均具有季节变化特征,地上各器官总硫含量在生长季内均单调下降。根中总硫含量呈波动性变化,这种变化与植物的生长节律相一致,根中总硫含量明显高于植物地上各器官总硫的含量,即根是硫的重要储库。小叶樟湿地土壤总硫和有效硫含量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即沿着剖面由上到下逐渐降低,这种变化和土壤有机质的分布密切相关。不同层次土壤总硫、有效硫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中植物的生长过程是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是由地球上的水域和陆地相互作用而成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湿地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随着城市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设计师力求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湿地栖息地的保护和合理利 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建成适宜的湿地生态景观。以上海崇明西沙湿地景观为例,分析了崇明西沙湿地生态现状及其生态旅游资 源,并结合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经验以及生态敏感性分析、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提出了湿地生态学在崇明西沙湿地景观规 划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及生态景观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西北干旱区1990、1999、2007和2015年4个时期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水体指数获取104个面积大于1km2湖泊数据,并分析湖泊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1990~2015年西北干旱区湖泊面积整体呈"增加"的状态,其中1999~2007年湖泊面积扩张速度最明显;(2)西北干旱区湖泊整体呈扩张趋势,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面积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的湖泊数量最多,分布也最广。面积持续减少的湖泊数量较少,团状分布在腾格里沙漠腹地;(3)降水和温度是影响湖泊变化的两个重要因素。高山湖泊面积变化稳定,湖泊面积变化与降水、温度和蒸发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人类活动对湖泊面积变化影响微乎其微。而平原湖泊面积变化则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沙漠湖泊面积则是气候变化与地下水补给源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整体提高西北干旱区湖泊时空变化特征的认知,并将为本区湖泊变化研究和环境保护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湖泊现代变化遥感方法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青藏高原分布着地球上海拔最高、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高原湖群。据统计, 仅青藏高原面积大于1. 0 km 2 的湖泊就有1 091 个, 总面积约44 993. 3 km2, 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49. 4%。青藏高原湖泊不仅是青藏高原水循环的一个关键因子, 也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 青藏高原湖泊的变化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 对气候反应敏感的冰川和冻土都在退缩和融化, 青藏高原的湖泊也有明显的响应。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 交通不便, 数据采集困难。卫星遥感技术是探测湖泊的先进手段, 随着遥感资料的日益丰富, 应用遥感手段研究湖泊变化是可取的方法。1970~2000 年以来的地形图、航空相片和多时相TM 卫星遥感资料, 建立湖泊现代变化遥感综合分析方法, 并对青藏高原南部的羊卓雍湖和沉错等湖泊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用遥感方法研究湖泊变化是可行的; 在1970~2000 年期间, 地处青藏高原南部的羊卓雍湖和沉错湖都呈萎缩趋势, 但在1990~2000 年期间有微弱的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汪玉成 《福建电脑》2021,37(2):73-74
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时监测水资源现状对城市水体监测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2017年3月15日、2017年7月21日和2017年12月12日三景Landsat8遥感卫星影像分别作为春季、夏季和冬季的代表,采用决策树和特征知识结合的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精准监测水体信息,有效改善传统图像分类方法监测技术所存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河流是地球水循环的一个重要环节,准确获取山区河流信息对于区域内的水资源评价和生态修复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基于2019~2021年Sentinel-2影像,利用多光谱指数法自动区分河流、湖泊及冰川,结合随机森林方法,并以MERIT DEM为地形条件,自动提取青藏高原西北部多时态、高分辨率的河网,结合第二次冰川编目划分了不同补给类型的集水区,进一步计算了河流面积和宽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这3 a内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河流平均面积分别达到了7 161.64±22.73 km2和4 066.02±35.19 km2,Kappa系数和总体精度均达到了0.8以上,冰川补给类型和非冰川补给类型的河流平均面积季节变化率分别为0.34和0.23,冰川补给类型平均宽度季节变化大部分比非冰川补给类型变化大。冰川补给类型的河流宽度和面积变化比非冰川补给类型的河流变化整体更加明显,该研究表明冰川融水对河流径流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囊括地理学、建筑学、景观学、生态学和人体生命学等诸多学科,是一门综合的古代建筑规划设 计指导理论。结合锦绣江山湿地旅游城游客中心这一景观建筑的设计实践,将传统哲学的“阴阳合德”“独占鳌头”理念寓意,以及 传统园林的营造方法应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之中,从而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并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典型流域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问题,以近35年来的5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变化监测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分析算法,对石羊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近35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石羊河流域居民地和耕地大幅增加,水体、草地、林地面积大幅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2)研究区不同地类之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转移现象,主要是较大面积的未利用土地和草地转化成了耕地,部分草地转化成未利用土地。3)景观格局在各个研究时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整个景观的密度是先增后减,说明流域的开发已有所节制。  相似文献   

17.
对塔里木河下游输水区植被分布主要区域2000、2002年ETM、2004、2006年ASTER影像景观特征值、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输水后,研究区(193726hm2)天然植被面积迅速扩大并呈连片趋势,沙地斑块数量增加但面积减少、聚集度明显减小;除了沙地外其他各地类斑块密度、数量减少,平均斑块面积扩大,各景观类型呈聚集趋势,景观分布趋于连片.转移矩阵计算表明,2000~2006年输水区4275hm2疏林地转化为有林地;4573hm2中、低覆盖度灌草地转化为高覆盖度灌草地;18729hm2低覆盖度灌草地转化为中覆盖度灌草地;2230hm2沙地转化为灌草地,输水后研究区植被面积增加了7345hm2.生态输水有效地遏制了沙漠化扩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芦苇群落2005年4月~10月的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盘锦芦苇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的季节变化规律及生态特性:盘锦湿地土壤微生物量生物量C在三个土壤层次都表现出随着芦苇生长季的变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M型"变化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因子中降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对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大于气温;土壤因子中土壤热通量和土壤平均温度的影响大于土壤含水量.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中,起直接作用的因子主要是气温和土壤平均温度,其它因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如何在ENVI系统中嵌入JESS专家系统语言,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在分析湖北省四湖湿地多源遥感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遥感分类的专家知识与分类规则,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四湖湿地景观的遥感分类,表明JESS专家系统不仅能很容易、方便地应用到遥感领域,而且其代码与专家知识和规则分离的特征将使其在农业遥感系统开发领域中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景观的重要类型是景观生态学和湿地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湿地公园景观服务定量研究于湿地的科学保护与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服务定量研究的数据需求和3S技术,以滇池湖滨湿地公园为例,提出以景观服务为应用导向的湿地公园数据库构建的目标与原则,构建湿地公园数据库概念模型与逻辑结构,并对数据库中各子库进行详细设计,探讨滇池湖滨湿地公园景观服务数据库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