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测定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 ,研究了牙科复合树脂中无机填料的粒度分布与其堆积孔隙率之间的关系。使用Mathematica软件和SAS/STAT软件 ,用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了无机填料的粒度分布与其堆积密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结论为无机填料 (BG)的平均粒径为 1μm ,可以作为影响堆积优化的判据  相似文献   

2.
张艳 《包装世界》2006,(5):40-41
概略地叙述了计算机仿真的发展,从四方面重点介绍了仿真技术在包装行业的一些典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粒径分布对水泥石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多组粒径分布不同的矿粉在流动度相同情况下的需水量,得到矿粉不同粒径分布所对应的不同的堆积密度,推导了浆体中连续粒径粉体的堆积密度公式。用该公式计算上述不同粒径分布的矿粉浆体的堆积密度及需水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说明该公式可以用来模拟诸如水泥、磨细矿渣、粉煤灰等胶凝材料细颗粒的堆积密度。  相似文献   

4.
张艳 《包装世界》2006,(5):40-41
概略地叙述了计算机仿真的发展,从砑方面重点介绍了仿真技术在包装行业的一些典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填料堆积密度对SMC工艺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填料球-球双峰堆砌理论,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几种不同比例填料复合后的粒径分布,使用连续级分法计算复合后填料的空隙率,得到了可实现密堆砌填料的类型和复合比例;通过测试树脂糊黏度、片状模塑料(SMC)试样的力学性能以及模压产品的表面波纹,研究了密堆砌填料对SMC生产的工艺性、力学性能以及模压产品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密堆砌的填料可实现树脂糊在初始黏度相同的情况下多加入填料30份,同时,SMC的冲击性能有明显的提高,且产品的表面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加气混凝土用铝粉的应用与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干式球磨法生产加气混凝土用铝粉。根据加气混凝土的生产工艺,确定其对铝粉的性能要求。在加气混凝土用铝粉的生产工艺中,通过调整原料铝粉的粒度、助磨剂加入量和磨内滞留时间的工艺参数来控制铝粉的性能。通过实践及数据分析,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原料铝粉粒度d97=630 ̄280μm;助磨剂加入量在3.0%;铝粉磨内滞留时间为16.6 ̄19h。  相似文献   

7.
针对三维矩形布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三元序列的基础上,结合布局物体的几何可行域,提出了三元序列结合几何可行域的布局算法。并且利用遗传算法对布局算法进行优化,得到了三元序列结合可行域布局遗传算法。分析和实例证明,三元序列结合几何可行域的改进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布局效率。  相似文献   

8.
粉体堆积密度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紧密堆积时多级理想球形颗粒混合粉体的堆积密度的理论值与粒级组分数的关系,紧密堆积时颗粒的粒度分布特征,以及堆积密度的理论值与单一粒径粉体空隙体积分数、颗粒干扰宽度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原始堆积密度越大,多粒级理想球形颗粒混合粉体达到相同的堆积密度所需的粒级数越少,各粒级的体积含量随着粒级的增加呈指数下降,且原始堆积密度越大,下降速度越快;其粒度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堆积密度的理论值与单一粉体空隙体积分数、颗粒干扰宽度的符合二元二次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最低水平线方法用于矩形件排样时可能产生较多未被利用的空白区域,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针对此缺陷,在搜索过程中引入启发式判断,实现空白区域的填充处理,提高板材利用率.在应用遗传算法优化矩形件排样顺序时,在进化过程中采用分阶段设置遗传算子的方法,改善算法的搜索性能与效果.通过改进最低水平线方法与基于分阶段遗传算子的遗传算法相结合,共同求解矩形件排样问题.排样测试数据表明,所提出的矩形件排样优化算法能够有效改善排样效果,提高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包装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黄志刚 《包装工程》2002,23(3):67-68,76
介绍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在包装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总结了利用此项技术开发产品的特点。得出了其将被广泛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时效组织演化的计算机模拟理论与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玲  陈铮 《材料导报》2001,15(1):18-19,56
总结了时效组织的计算机模拟研究,基于Cahm-Hillard的非经典转变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动力学模型,不同于以往的连续介质模型,为离散格点形式,可租用于时效过程的所有阶段,包括形核、长大、粗化等,模型还可描述原子有序化和相分离,并考虑到弹性能对形貌演化和粗化过程的影响,且体积分数的影响、沉淀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也在方程中自动体现。  相似文献   

12.
以水泥石水化物填充度最高为原则,综合考虑水泥水化度、水泥固相体积增量和水泥浆体初始堆积密度两个方面的匹配关系,通过理论推导和试验验证建立了多粒径(连续粒径分布)单组分水泥石强度与水泥粒径分布之间关系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就水泥粒径分布对水泥石强度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比较吻合,用本文中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据水泥的粒径分布和各水灰比计算其不同龄期的填充度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供暖房间建立了热力学模型,经过仿真研究表明,该热力学模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可为供暖建筑的热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纤维模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爆破倒塌破坏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构在爆炸荷载下的倒塌破坏模拟日益受到关注.采用基于MSC.MARC有限元软件开发的钢筋混凝土纤维模型程序THUFIBER,对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爆炸荷载下的倒塌破坏进行了模拟,并根据国家规范特点考虑了框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破坏.计算结果表明,THUFIBER程序可以较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倒塌破坏,并对一些关键模型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谢春明  杨军  张光雄 《爆破》2009,26(4):8-12
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ANSYS/LS-DYNA软件,尝试采用共节点分离式钢筋混凝土模型,对某观光塔爆破拆除倒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底部承重柱的受力情况,充分考虑钢筋混凝土在结构倒塌时各自的受力状态和强度差异,对混凝土和钢筋单元的受力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证明该共节点分离式模型能够很好反映钢筋和混凝土2种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模拟与实际拆除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6.
球面扫描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机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检测球体表面时,需要用激光束对其进行扫描。研究了当用固定不动的激光束扫描球心固定的旋转球体时扫描点在球面上的移动模式。用微分方程组建立了扫描点与角速度矢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及其控制曲面分别用仿真软件Simulink和三维计算机图形工具OpenGL进行了成功的计算机仿真。由于在此模型中激光束是固定不动的,因此,可使检测装置大大简化。  相似文献   

17.
混合粒子群算法在混流装配线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混流装配线的优化调度问题,给出粒子的构造方法,并针对算法中存在过早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与局部优化和粒子微变异方法相结合的混合粒子群算法.给出了一个实例,实例应用粒子群算法和混合粒子群算法分别进行求解,与其他一些方法比较表明,混合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快速地求得混流装配线优化调度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18.
首先推导出双组分连续粒径粉体在浆体中的堆积密度公式;通过测定多组粒径分布不同的复合水泥在流动度相同的情况下的需水量,得到不同粒径分布对应着的不同堆积密度。所采用的15 种试样的需水量相差4%~10%。用该公式计算上述不同粒径分布的复合水泥浆体的堆积密度及需水量与试验值基本吻合。对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说明该公式可以用来模拟诸如水泥和磨细矿粉体系、水泥和粉煤灰体系等胶凝材料细颗粒的堆积密度。  相似文献   

19.
对时效性商品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一种负二项分布的离散需求函数,并在利润最大化原则下,建立了时效商品最优定价模型.由于该模型涉及多个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常规函数极值算法难以获得问题解析解,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演化求解,并给出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粒子群算法,可以快速有效得到不同库存量情况下应采取的最优定价.最后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结构模型修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结构模型修改已经演化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课题.在最优化框架内,应用了国际上最近提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并且不需要目标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对于一实际钢结构,利用部分和全部测量得到的模态数据进行了模型修改的实验研究.并与基于灵敏度分析、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模型修改方法进行了对比.以修改后模型计算出的模态数据与实验测得的模态数据的相似度来衡量模型修改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在多数情况下,所提出的模型修改方法得到了最好的修改结果,因此,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结构模型修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