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将聚磷酸铵和壳聚糖成功组装到棉织物表面进行阻燃整理,分析组装溶液p H值、质量浓度、组装层数等因素对棉织物阻燃效果的影响,得到阻燃棉织物整理最优工艺为:组装液壳聚糖质量浓度5 g/L,p H值5,聚磷酸铵质量浓度5 g/L,p H值6,组装层数20层。组装后,棉织物的极限氧指数为29.4%,增重率为18.6%。扫描电镜、组装棉织物的染色K/S值,以及组装前后棉织物燃烧灰烬均说明,壳聚糖和聚磷酸铵已被成功组装到棉织物表面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赋予涤/棉混纺织物良好的阻燃性能,以pH值为5、质量分数为1%壳聚糖溶液和pH值为2、质量分数为1.5%植酸钠溶液,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对经多巴胺改性后的涤/棉(65/35)混纺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其中正负离子交替沉积1次记为组装1层,第1层内每次组装15 min,第1层后各次组装时间为5 min,共组装15层。探讨了整理后织物极限氧指数(LOI)、炭长、热重、热释放速率、炭渣形貌等性能。结果表明:多巴胺改性可以提高涤/棉混纺织物的反应性,有利于阻燃整理;整理后织物阻燃性能显著提高,LOI值从未整理时的18.8%提高到28.7%;热分解温度比未整理织物大幅提前,炭渣含量较未整理提高了5.7%;整理后织物点燃时间延长,平均热释放速率(HRR)和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分别为14.16 k W/m2和51.07 k W/m2,相较未整理涤/棉织物下降了84.62%和78.47%,织物燃烧危险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层层自组装法,将天然阳离子壳聚糖、阴离子植酸交替整理在亚麻织物上,使其具有阻燃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最佳整理工艺为:按照先浸植酸溶液再浸壳聚糖溶液的顺序进行交替沉积;植酸溶液质量分数为1.5%,pH为3;壳聚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pH为5;第一层浸液时间为10 min,第二层开始每层浸液时间为5 min,共浸液15层。在此最佳工艺下进行阻燃整理后,亚麻织物的垂直燃烧炭长为8.7 cm,断裂强力较未处理织物略微下降,耐水洗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阻燃聚酯织物熔滴严重的问题,采用紫外光(UV)辐照接枝共聚技术,通过1-羟基环己基苯甲酮的光引发作用,将阴离子型丙烯酸(AA)接枝到阻燃聚酯织物表面,在此基础上设计了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与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抑熔滴体系,在接枝织物表面进行层层自组装制备阻燃抑熔滴聚酯织物,并对改性后织物的形貌、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引发剂质量分数为4%,AA质量分数为12%,紫外光照射时间为10 min时,阻燃聚酯的接枝率较优,为5.08%,但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其极限氧指数(LOI值)有所降低;层层自组装改性后的聚酯织物,在组装层数为12时,其极限氧指数可达到28%,成炭明显,垂直燃烧测试无熔滴产生,燃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印染》2018,(20)
采用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作为组装剂,通过浸渍法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阻燃真丝织物。探讨了组装工艺参数,如组装时间、组装剂pH值、组装层数等对真丝织物极限氧指数的影响,优化了阻燃真丝织物的组装工艺。研究了不同组装层数时真丝织物的增重情况、优化工艺下组装整理真丝织物的垂直燃烧性能、表面及燃烧后的炭渣形貌。结果表明,经过10个正负离子交替沉积即组装10BL后,真丝织物的LOI为32.8%,炭长为125 mm,可满足真丝织物对阻燃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印染》2017,(19)
采用镁、钙、锌二价金属离子改性聚磷酸铵(APP)得到MAPPs,通过偶联反应提高APP的聚合度,降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和在空气中的吸潮率。经其阻燃整理的涤棉织物的LOI高达31.2%,该织物经10次水洗后,LOI仍大于25.6%,提高了APP的耐水洗性。该阻燃剂改性方法简单、改性成本低,收率大于95%,在纺织品涂层阻燃、防火涂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7.
含卤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和能达到的阻燃指标以及各种乳化分散剂、交链剂和其他助剂的选用。各种整理剂的用量和工艺条件,以及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将阳离子高聚物壳聚糖(CS)和阴离子高聚物透明质酸(HA)组装到棉织物表面,赋予纤维素纤维抗菌和抗氧化性能。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和阴离子染料直接紫蓝染色试验结果和Zeta电位测量结果表明,CS和HA通过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成功组装到棉织物上;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以及热力学测定(TG)等方法表征组装后棉织物的性能,发现组装了CS和HA的棉织物表面结晶结构没有改变,且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最高分解速率温度由340℃上升到360℃;抗菌试验表明,组装棉织物具有抗菌性能,采用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为氧化剂测试发现织物具有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棉用阻燃剂洁尔爽CP对阻燃涤纶/棉混纺织物中的棉组分进行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剂浓度、焙烘条件及交联剂用量对阻燃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热重分析及锥形量热仪方法测定了处理前后织物燃烧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阻燃涤纶/棉织物采用洁尔爽CP整理的优选工艺为CP浓度400g/L,焙烘条件为165℃、4min,交联剂浓度为80g/L。  相似文献   

10.
《印染》2015,(1)
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的阻燃蚕丝织物的染色工艺为:真丝织物先进行壳聚糖和植酸钠交替自组装再染色,组装最外层为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在此工艺下,当组装层数达到15.5层,织物极限氧指数达28.5%,1.0%弱酸性染料染色时的上染率可达65.7%,染色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摩擦色牢度,固色剂ESX-960处理能有效提升耐皂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11.
12.
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戴姗姗  赵敏  周翔 《印染》2006,32(11):1-5
采用涤纶阻燃剂DFR、棉用阻燃剂Pyrovatex CP new及阻燃剂SFR对纯棉、纯涤纶、涤棉混纺织物进行整理,比较整理品的燃烧性能,并采用热重分析(TGA)探讨不同阻燃剂的阻燃机理.试验结果表明,DFR/CP两步法整理涤棉织物的限氧指数(LOI)值为25.0%,阻燃效果并不理想.CP对棉的阻燃作用主要是凝聚相机理;DFR对涤纶主要是气相机理.SFR整理棉、涤纶和涤棉织物的LOI值分别高达47.1%、51.3%和39.2%,阻燃效果显著.SFR对棉主要在凝聚相起作用,对涤纶主要在气相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涤棉织物耐久性阻燃整理工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缪毓镇 《印染》2003,29(2):18-19
涤棉织物耐久性阻燃整理难度远比纯棉及纯涤纶织物困难。为生产符合英国BS标准的涤棉混纺家具布,对阻燃整理剂进行筛选。采用纯棉耐久阻燃整理剂FK—103与涤纶耐久阻燃整理剂FK—106混合使用,再通过树脂整理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得到客户认可。  相似文献   

14.
简述涤棉阻燃整理概况,给出防静电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并对产品的防静电性能、阻燃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认为该阻燃整理工艺生产的涤棉阻燃防静电织物达到了满意的防静电和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5.
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整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立 《印染译丛》1990,(2):49-53
  相似文献   

16.
《印染》2015,(6)
通过静电层层自组装法将植酸钠、壳聚糖交替沉积在活性染料染色后的蚕丝织物上,制备具有阻燃抗菌性能的蚕丝织物。以极限氧指数、抗菌性能、色差为指标,经单因素试验优化阻燃抗菌整理工艺,优化的工艺为:组装液中壳聚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0%,p H=4.75,植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0%,p H=3.5,组装层数为8.5层,即最外层为壳聚糖。在此工艺条件下整理的蚕丝织物,极限氧指数可达29.8%,对大肠埃希菌的抗菌率达到91.4%,织物颜色变深,具有优良的耐干湿摩擦和耐皂洗色牢度,且具有一定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纳米石墨烯整理针织物的防电磁辐射性能。采用聚(4-苯乙烯磺酸钠)作为聚阴离子,壳聚糖作为聚阳离子,将石墨烯纳米片均匀掺杂在壳聚糖溶液中,通过静电吸附层层自组装技术对针织物进行涂层整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分析改性针织物的表观形态和化学组分;采用双轴传输线法评估其电磁屏蔽效能。结果表明:随整理针织物涂覆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导电性逐渐增强,电磁屏蔽(SE)值逐渐增大。当石墨烯质量分数为7.2%时,其SE值达到31 d B,远远超出商业应用所需的20 d B防护水平。  相似文献   

18.
19.
静电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的阻燃蚕丝织物的染色工艺为:真丝织物先进行壳聚糖和植酸钠交替自组装再染色,组装最外层为带正电荷的壳聚糖。在此工艺下,当组装层数达到15.5层,织物极限氧指数达28.5%,1.0%弱酸性染料染色时的上染率可达65.7%,染色织物具有优良的耐摩擦色牢度,固色剂ESX-960处理能有效提升耐皂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涤棉窗帘的阻燃性,采用正交层次分析法,计算刮涂压强、烘焙温度、烘焙时间三因素对极限氧指数的影响权重,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烘焙温度是影响涤棉织物阻燃性的主要因素,刮涂压强是次要因素,烘焙时间对涤棉织物的阻燃性影响最小。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刮涂压强0.15 MPa,烘焙时间2.5 min,烘焙温度1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