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陆相压性浅水湖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发育机制与分布规律,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方法,建立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划分5个三级层序、10个四级层序,并在层序格架内分析岩性地层油气藏成藏要素及生储盖组合特征.从储层性质在横向上发生变化的成因机理出发,将岩性地层圈闭划分为2大类共7种,对岩性地层圈闭各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岩性地层圈闭在纵向分布上受控于层序界面和体系域,而不同类型岩性地层圈闭在平面上具有带状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吐鲁番坳陷中下侏罗统岩性地层油气藏有利区进行了预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南图尔盖盆地是重要的油气探区,受区域构造的影响,侏罗系沉积层序的发育演化与构造活动密切相关,研究区尚未勘探的有利构造圈闭逐渐减少,岩性-地层油气藏已经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 为此,在对地震、测井及岩心等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演化分析、层序地层格架建立以及沉积相分析,对南图尔盖盆地 A 探区萨雷布拉克地区侏罗系沉积层序特征及有利地层不整合圈闭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①萨雷布拉克地区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经历了 3 次较为明显的构造运动,可将其构造演化划分为 3 个阶段,即断陷期、断-坳转换期及坳陷期,形成了 3 个二级层序,并在其层序格架内将侏罗系划分为 7 个三级层序,每个三级层序中可划分出 2~3 个体系域;②早侏罗世断陷期(SQ1,SQ2)主要发育湖泊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中侏罗世断-坳转换期(SQ3,SQ4)主要发育湖泊及三角洲沉积体系,晚侏罗世坳陷期(SQ5,SQ6,SQ7)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及河流沉积体系;③侏罗系有利的地层不整合圈闭主要为 SQ1 和 SQ2 与上覆地层形成的地层削蚀不整合圈闭,以及 SQ5 与下伏地层形成的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  相似文献   

3.
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储集层预测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并在高柳地区东营组岩性地层油藏勘探中成功应用。以多级次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建立研究区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和层序地层格架,将东营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应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采用储层地震反演技术,追踪识别4个三级层序旋回内的有效砂体(砂层组)共28个,为研究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提供了有利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柳地区东营组岩性地层油藏层序约束储层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储层预测技术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这2 种技术的优势,可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在高柳地区东营组岩性地层油藏勘探中应用了该方法。首先以多级次基准面旋回为参照面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建立研究区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和层序地层格架,将东营组划分为1 个二级层序,并进一步划分出4 个三级层序;然后应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采用储层地震反演技术,追踪识别4 个层序旋回内的有效砂体(砂层组)共28个,为研究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提供了有利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岩心、测井以及地震等资料,将辽河坳陷西部凹陷鸳鸯沟地区古近系裂陷期的沉积充填划分为4个超层序和8个三级层序.该区主要发育同沉积断裂坡折型层序,坡折带之下是岩性油气藏发育的主要部位.结合该区层序格架中油气分布规律,对该区岩性圈闭进行了预测.通过钻探锦310井,在预测目的层段试油获高产油气流,证实了锦1断裂坡折带之下为西部凹陷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区带.  相似文献   

6.
南堡凹陷高柳斜坡带已进入高勘探程度区,有效勘探岩性圈闭是研究的难点。为精确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基于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建立了高柳斜坡带沙三段高精度层序等时地层格架。高柳斜坡带沙三段由4个三级层序(SQ1~SQ4)构成,以其内部岩性突变面和稳定泥岩段为界进行高精度层序划分,识别出12个四级层序地层单元。通过层序内部含油气特征分析,明确了有利储层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认为SQ2-2、SQ2-3、SQ3-1、SQ3-2和SQ3-3四级层序内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有利含油储集砂体;以层序约束、砂体分布及构造匹配为基础对有利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该研究可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断陷盆地层序格架中岩性地层油气藏分布特征   总被引:36,自引:8,他引:28  
冯有良 《石油学报》2005,26(4):17-22
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渤海湾盆地东营、沾化、南堡和西部凹陷的岩性及地层油气藏在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层序界面控制了地层油气藏的发育,主裂陷幕三级层序湖扩展域优质烃源岩控制岩性油气藏发育的层段,盆缘沟谷和构造坡折带控制的层序低位域和高位域砂体是岩性油藏的主要储集体,该砂体发育带与湖扩展域优质烃源岩的有效配置部位就是岩性油气藏的富集带.高异常流体压力封存箱保留了原生孔隙,有机酸产生了次生孔隙,流体压裂、幕式排烃以及高异常流体压力有利于克服储层毛细管阻力,这些特性使得有高异常流体压力封存箱发育的受坡折带控制的岩性油气藏富集、高产.  相似文献   

8.
层序约束储层预测技术在岩性油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与常规构造油气藏相比,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更大的隐蔽性,成藏规律更复杂,勘探难度更大,对储层预测等技术的精度要求更高。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有效配套的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结合地质和构造特征以及岩性油气藏的发育特点,着重用地球物理的方法来完善和精细化层序地层的划分,对储层进行预测,进而使岩性圈闭的预测精度得以提高。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及高分辨率地震技术,特别是层序地层学与地震的有效结合,按照沉积背景分析、层序地层划分、小断层精细研究、储层反演、地震相分析、有利区带预测的步骤,在层序约束的等时格架内,重点应用波形分类地震相分析和储层反演特别是特征曲线重构反演来解决平面相识别及垂向分辨率问题,对岩性油气藏认识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文章从我国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技术需求出发,紧紧围绕岩性油气藏勘探中层序地层学应用和储层预测两大核心内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济阳坳陷陆相箕状断陷缓坡带地层是逐渐超覆于中生界、古生界潜山上的披覆状沉积。这类沉积在渤海湾下第三系地层中广泛发育,并极大地受古地貌特征的控制。在特定的古地貌条件下,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沉积充填序列及生储盖组合的分析加深了对储层及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的认识,并对济阳坳陷缓坡带油气勘探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埕岛地区东部斜坡带东营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其地层格架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研究内容。将层序地层学原理应用于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并结合沉积发育特征、厘定地层界线、划分地震旋回,建立层序地层序列,有效地指导了济阳坳陷缓坡带油气的勘探。  相似文献   

10.
由于坳陷缓坡型湖盆层序地层的研究尚不成熟和完善,因此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在充分应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识别出4个III级层序,并建立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开展沉积体系研究.在对各方面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坳陷缓坡型湖盆的层序充填特征,最终利用层序地层学体系域的理论预测出K-SQ1上升半旋回、J-SQ3上升半旋回及J-SQ5上升半旋回沉积地层为有利层段;基东鼻凸、石西凸起及3个泉凸起是岩性地层油气藏发育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1.
为深化吐哈盆地吐鲁番坳陷西部富油气区侏罗系—古近系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以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建立为基础,系统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约束下的精细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井-震匹配的四级层序格架单元是开展空间精细沉积体系研究的最大单元;层位与储层的两步标定是准确建立井-震匹配关系的关键步骤;等时层序格架内的地震反射横向变化分析是明确沉积体系横向对接和演变的核心。研究认为:北部天山和南部觉罗塔格造山带的差异构造活动是控制沉积体系横向变迁的主要因素;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最主要的储集体类型;依附于古构造背景发育的河道侧向、上倾尖灭砂体是盆地西缘葡北、葡萄沟、神泉、胜南地区岩性油气藏扩展勘探的有利方向。在该认识指导下,吐鲁番坳陷西部富油气区岩性油气藏扩展勘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霸县凹陷南洼槽沉积相研究及岩性地层圈闭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霸县凹陷南洼槽构造、沉积特征和成藏条件研究,首次建立了该区古近系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将沙一下亚段—沙四段划分为7套三级层序,明确了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的空间展布及特征,指出文安斜坡内带、"凹中隆"背斜构造带和洼槽带为3个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综合应用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及地震反演等技术进行岩性地层圈闭的有效识别。构建了斜坡带、背斜带和洼槽区岩性地层油藏模式,对有利勘探目标进行精细落实优选,钻探文安1、文安11井均获成功,研究表明该区是岩性地层油藏规模勘探的有利区,对冀中坳陷富油气凹陷岩性地层油藏勘探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岩性特征、古生物组合、相序和沉积相组合等角度,总结了济阳坳陷埕东-飞雁滩油田新近系馆上段的各级层序地层界面的识别特征,建立了馆上馆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将馆上段划分为1个层序,3个体系域,10个准层序组,23个准层序.馆上段大致经历了低位域干旱偏热,湖侵域潮湿温暖,高位域干旱炎热的过程,这一气候变化趋势主导了馆上段层序地层的沉积演化历程.分析层序地层单元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指出低位域主要发育圈闭面积较小的以孤立河道砂体为储层的岩性油气藏、湖侵域发育圈闭面积较大的以大型湖泊砂体为储层的断层-岩性油气藏、而高位域油气藏不发育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4.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是该盆地最大的凹陷,由于该区地层层序受古构造背景及沉积物补给控制,因而采用传统的地层对比方法难以提高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及勘探的成功率。为此,笔者在台北凹陷对侏罗系沉积开展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通过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确定储层的发育层段,预测了不同类型油气藏的分布层位和台北凹陷岩性油气藏分布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盆地北部含油气组合上白垩统嫩江组勘探步伐逐渐放缓,原因之一是对该套地层的层序地层样式认识不够深入造成的。依据地震、岩心及测井资料,应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对嫩江组进行层序界面识别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同时创新性地建立了不同因素控制下的层序地层成因模式,提出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的储层发育特点,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为研究区储层预测及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研究认为,嫩江组可以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10个体系域;创新性地认识到嫩江组发育2种独特的层序模式,分别是非海相坳陷湖盆海侵主控层序地层模式与陆相平缓坳陷湖盆层序地层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茨榆坨斜坡带构造、沉积背案下岩性油气藏分布的控制作用,运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该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应用“地震储层微属性差异烃类检测新技术”与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相结合,预测了该区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并结合储层沉积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理论等技术和方法,加强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建立适用于本地区地质特征的配套勘探技术,确立该区岩性油气藏的分布特征,在岩性油气藏滚动勘探中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7.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层序地层及其对储层的控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四川盆地勘探程度的深入,页岩气藏已经成为勘探重点,有必要系统地开展页岩层序地层研究。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露头-钻井-地震、全球海平面变化曲线、地球化学、古生物等资料,在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层中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了3个三级层序:SQ1相当于五峰组,沉积速率低(1.18~2.19 m/Ma);SQ2相当于龙马溪组下段及上段底部,沉积速率较低(约为15 m/Ma);SQ3相当于龙马溪组上段中上部,沉积速率较高(216.25~340 m/Ma)。建立了该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分析了层序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黑色页岩层序SQ1—SQ2中相对海平面升降与页岩脆性指数呈负相关、与TOC及孔隙度呈正相关,渗透率高值多位于脆性段,渗透率低值多位于塑性段。灰色页岩层序SQ3以塑性段为主,孔、渗均低于SQ1、SQ2凝缩段,其相对海平面与有机质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对海平面变化影响了优质页岩储层发育,SQ1、SQ2海侵期—海退早期为优质页岩储层发育期。综合本次研究成果,明确了层序地层对优质页岩储层的控制作用,对于在层序格架内预测优质页岩储层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沙三段下亚段的泥灰岩—砾岩致密油气藏为一类特殊岩性致密油气藏。泥灰岩—砾岩特殊岩性致密油气藏发育于沙三段下亚段(Es3),为一套扇三角洲—湖泊相形成的特殊岩性建造,根据钻井资料与地震反射特征,沙三段下亚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5个三级层序,且储层类型主要为泥灰岩和砾岩,并进一步将泥灰岩分为两类,砾岩分为三类。泥灰岩类致密油“甜点”储层主要受岩石结构、有机质丰度与成熟度以及裂缝发育程度等因素综合控制,纹层状泥灰岩为泥灰岩类“甜点”储层岩性,在SQ2湖侵域有机质丰度最高,生油能力最强,TOC值由斜坡带向洼槽区逐渐增高,成熟度增加,生油量增加,裂缝主要发育于斜坡带和断层带附近,在洼槽区则发育较少,纹层状泥灰岩主要发育在斜坡内带—洼槽区,是致密油富集的有利区带;砾岩类致密油“甜点”储层主要受岩石成分、岩石结构和裂缝发育程度、溶蚀作用共同控制,颗粒支撑陆源砾岩为砾岩类“甜点”储层岩性,发育在凹陷西部、东部斜坡带和洼槽内靠近断层附近的不同期次滑塌体“近端”和冲积扇“扇根”部位,纵向上主要发育在SQ1—SQ3地层中。  相似文献   

19.
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纳标组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露头、岩心、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理论方法,对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纳标组的露头和钻井资料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共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从下到上依次为SQ1、SQ2、SQ3;同时对坳陷内中泥盆统地层层序界面的类型和界面的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区内的层序界面主要包括古风化壳、大气淡水作用面、岩性、岩相转化面和上超面。通过对基干剖面、辅助剖面和主要的钻井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的沉积体系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结合露头和钻井资料,对桂中坳陷中泥盆纪应堂期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编制了桂中坳陷中泥盆纪应堂组期(SQ1,SQ2,SQ3)的岩相古地理图。  相似文献   

20.
陆丰凹陷是一个已被证实的富生烃凹陷,目前钻井油气显示多集中于凹陷南部,其为当前珠江口盆地的重点研究地区。由于陆丰南地区文昌组沉积期构造活动复杂且钻井较少,研究区沉积特征及演化过程尚不清楚,制约了该区下一步的油气勘探。以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原理为依据,综合应用岩心、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珠江口盆地陆丰南地区古近系文昌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建立了三维层序地层格架,并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了沉积体系展布特征。根据各层序边界在地震、岩性和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特征,认为陆丰南地区文昌组整体为一个二级层序,可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它们构成了湖盆从初始裂陷→强烈裂陷→弱裂陷→热坳陷的完整沉积充填与演化过程。在研究区识别出波状、亚平行或乱岗状地震相,平行、亚平行席状地震相,楔形杂乱充填地震相,帚状或楔形前积反射地震相,斜交型或S型前积反射地震相和低幅丘形地震相,它们在垂向上具有关联性。研究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湖泊与浊积扇等沉积相类型,受控于湖盆演化的各个阶段,沉积体系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旋回性特征。综合分析认为:SQ2层序内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陆丰南地区勘探的有利相带,SQ3和SQ4层序内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和浊积砂体均为潜在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