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地区,冬季严寒且漫长,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区修建引水式水电站工程,冬季运行面临严酷的挑战,引水渠道冬季冰情严重,引水渠道内的冰害是影响水电站能否正常运行的的关键所在。由于严寒地区昼夜温差大及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引水渠道内冰的生成和消融极其频繁,为了解决水电站冬季引水渠道打冰、捞冰、破冰等问题,水电站通常采用引水渠道结冰盖运行,现以新疆塔什库尔干河布达尔水电站工程引水渠道为例,阐述对寒冷地区引水式水电站引水渠道如何进行结冰盖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涂俊宏 《陕西水利》2024,(4):140-141+145
寒冷地区水电站引水渠道在低温冰冻的影响下,会丧失输水功能,造成水电站无法正常发电,文章提出寒冷地区水电站结冰盖运行渠道设计。依托上游水库新建渠道工程,根据引水渠道结冰盖的设计条件,采取土渠梯形断面雷诺护垫护坡型式设计寒冷地区水电站结冰盖运行渠道结构。渠道运行结果表明,设计结冰盖运行渠道与输排冰运行渠道在来水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设计渠道每年在运行中可以发挥较好的发电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工程资料收集和类似工程经验分析,对寒冷地区引水式水电站长距离输水明渠在冬季各种输、排冰运行方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对结冰盖运行方式的建筑物布置、流量控制和水位控制等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分段壅水结冰盖输水方式的输水渠道建筑物布置、水位运行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控制方法,消除了寒冷地区电站输水长明渠冬季运行中的冰冻危害问题,并成功运用于实际工程设计和运行。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严寒地区,引水式电站的冬季冰害与冻害问题是影响电站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本文概述了水电站防冰冻技术以及防冰冻设计内容,提出了引水式水电站水工建筑物的防冰冻设计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引水式小水电站冬季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冰害问题,一旦水电站及相关设施受到冰害的影响,则无法确保水电站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对引水式小水电站冬季运行防治冰害技术措施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将对新疆某引水式小水电站的冬季冰害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红山嘴电厂抽水融冰技术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方高寒地区,由于冬季漫长、寒冷,水电工程、水电站普遍存在冰危害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安全引水和电站正常发电生产.红山嘴电厂历经十几年研究与实践,利用地下水融冰,先后凿井十六眼,采用大流量潜水泵提地l下水,依次注入引水渠,消除渠道结冰盖、冰堵、冰塞之害,从根本上改善了五座梯级电站的冬季运行条件,并通过工程和设备改造使抽水融冰技术的升温和增能效益逐步充分发挥出来,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王晓强 《小水电》2009,(4):62-63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气候严寒,冰冻期长。河流水量多以高山融雪补给为主,河流洪枯比大,冬季河道水量小,冰凌严重,因此水利电工程设计中,防冰及冰冻工程措施是保证工程冬季安全运行的关键。结合吐木秀克水电站总体布置和引水渠首、引水渠道及压力前池各水力枢枢采取的防冰害工程措施,阐述新疆高寒地区引水式电站冰害发生的原因和防冰害设计。  相似文献   

8.
论水电站防冰工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站防冰和防冰冻是指防止冰盖的静压力、流冰的冲击力作用在水工建筑物和水工金属结构物上;防止冰雪团、冰凌、冰珠和冰块堵塞水工孔口、闸门、拦污栅、压力钢管和引水渠道;防止闸门活动部分与埋固部分被冰冻结在一起,以及门槽埋件工作表面结冰等.防冰和防冰冻工程技术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多科性学科,分为破冰、排冰、化冰、输冰、导冰和蓄冰等6大类,包括人工破冰法、水力排冰法等20多种方法.引水式水电站冬季运行有蓄冰、冰盖和输冰等多种方式,应根据冰情、气象和工程布置等条件确定.利用水库或专门修建蓄冰库应首先考虑,其次可以选择输冰运行.对冬季水量丰沛的电站在渠首设置排冰闸能取得理想的排冰效果,在高寒地区可以采用冰盖运行,小流量水电站采用保温式渠道是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刘刚  康少龙 《小水电》2020,(2):59-60
1概述1.1电站基本情况党河上游三级水电站(河道引水式电站)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海拔约2800~3000 m,冬季严寒,河道冰冻严重。水电站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暗渠、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厂房、尾水渠道、泄水陡坡、升压站等组成。每年冬季运行时间长,运行环境复杂。通过多年运行实践,摸索出一系列工作措施,可有效保证冬季运行安全。1.2冰情情况党河冬季水量小,来水流量一般在5~10 m^3/s。河道内冰凌严重,行凌始于头年10月,终于翌年3月。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区冬季时间相对较长、气温比较低,明渠冬季运行极易发生冰害问题,这对明渠冬季输水的安全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通过对明渠冰害形成的原因及危害的分析,采用一维对流-扩散模型并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通过计算渠道水体散热率判断明渠是否存在冬季运行结冰问题.在明渠冬季运行出现结冰的条件下,通过分析明渠冬季输水两种主要方式——冰水二相流输水方式和结冰盖输水方式的适用性,合理选择明渠冬季输水方式,保证明渠冬季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1.
甘肃及西北属于寒冷地区,引水渠道普遍存在冰堵及冰塞等冰害问题,主要发生在引水渠道与各类控制闸以及动力渠道前池等"一线多点"处。防治冰害的措施在引水渠道"线"上,采取输冰或结冰盖运行;在各类控制闸及前池"多点"上,采用水力或机械排冰措施。另外,在渠首及引水渠道沿线,可利用适当地形修建塘坝或蓄冰库存蓄冰凌,防止发生冰堵及冰塞。同时,可对引水渠道结构自身采取相对应措施防冰及防冻,主要有基土补给水源回避、基土换填、隔温与保温以及结构抗冻等方法,实践证明,各项抗冰冻措施效果良好且有效。  相似文献   

12.
长距离引水渠道在冬季运行时存在次生冰问题,结合地形、冰情等因素,设置蓄冰库是解决渠道次生冰的有效措施,也是解决流冰问题的一种经济有效方法、引水渠道蓄冰库的选择应结合地形、冰情、气象、工程布置等条件综合确定,现就AKDL水电站蓄冰库的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疆引水式水电站输排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杰  惠遇甲 《水力发电》1997,(12):47-50
输排冰运行是引水式水电站冬季运行的主要方式之一,顺利有效地输排冰是清除冰害,保证水电站冬季安全运行的首要问题。新疆地区建有大批引水式水电站,由于该地区气候特点,大都采用输排冰运行方式,为此近年进行了大量压力前池输排冰结构布置型式的试验研究工作,通过系列模型试验得出输排冰运行条件,给出了反映输排冰效果的无量纲参数冰水比K值最大时不同排冰形式的优化布置方案,为引水式水电站输排冰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严寒地区引水式电站在冬季发电时,必须要考虑排冰问题,根据新疆北疆地区引水式电站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在电站设计时考虑电站冬季运行的排冰问题。笔者在工程设计中总结出引水式电站冬季排冰的一些措施,并论述这些措施的优缺点以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杨铁荣 《海河水利》1992,(6):42-43,29
前言河北省小型水电站多为引水径流式,其引水建筑物一般为明渠或明渠和隧洞相结合。冬季渠道结冰不能运行发电。由此造成的电能损失是相当可观的。据易县匡算,仪“五一渠”的几个梯级电站,如解决好冬季发电问题,年发电量可增加1000×10~4kw·h,相当于一座装机容量为2500kw的电站的年发电量。因此,河北省已明确规定,把水电站冬季发电作为全省攻关项目,同时,水电站冬季发电问题也是技改中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寒冷地区引水式电站长距离引水渠冬季水量调度有别于其他季节,冬季运行现场环境恶劣,运行条件较差。以渡口水电站长距离引水渠调控措施为案例,阐述了渠道水位及流量控制、应急调度、输冰排冰等方面的控制,保障电站冬季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古尔图河梯级水电站位于新疆北部,处于严寒地区。前池设计直接影响电站运行,尤其是冬季运行。通过总结分析古尔图河梯级电站已建前池的引水、排沙、排冰的运行情况,提出严寒地区前池设计中防冰和防砂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一维渠道的冰水力学模型,根据输水工程沿线的历史气象数据,模拟了渠道结冰盖输水运行时渠道内冰情的发展情况。对输水渠道在不采取任何保温措施情况下的输水能力和冰情进行分析,研究渠道冬季结冰盖输水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冬季气候寒冷,河道来水量小、水浅、流程长,水流中热量大量散失,河道冰冻十分严重。冰冻对引水式水电站冬季运行造成的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渠首排冰闸门与闸槽冻结一体,无法提闸排冰,导致上游河道来冰直接进入电站引水渠道,造成渠道大量积冰,渠水浸堤;(2)对沿等高线布置的渠道,因弯道多,加上跨渠建筑物边墩对过水断面的收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北方严寒地区部分渠道由于设计年限久远,在形式和结构上未考虑冰荷载影响,不具备结冰盖冬季输水的条件,只能以冰水二相流的形式输水。对于冰水二相流而言,使冰凌随水流输运,避免流冰在输移过程中停滞、卡堵、堆积,是保证冰期安全输水的关键。桥墩,闸墩等束窄断面是最易出现冰塞的部位。为了完成冬季输水与发电任务,保障社会经济效益,对渠道墩柱断面过冰能力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开展了渠道墩柱断面过冰能力物理模型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对影响过冰能力的水力要素进行主成分分析,进而联合BP神经网络对过冰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本次所采用算法较单一BP神经网络预测与非线性拟合所得结果更为精确,对冬季渠道安全输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