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田河流域耗水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和田河流域位于干旱内陆区,降雨稀少,蒸发剧烈,水量散耗是该地区水份运动的主要形式。本文采用和田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对流域耗水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分别从河流、水库、地下水、绿洲灌区的耗水水平,流域耗水的年内分配,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耗水比例等方面体现耗水现状,为和田河流域今后的水土资源合理配置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新疆和田河流域的耗水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和田河流域耗水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和田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流域水资源分段管理效益,明晰了和田河水量损失、转化和消耗规律,确定了断面来水量与干流耗水量、河段耗水量与河道损失量之间的关系.利用2006-2018年和田河干、支流各断面地表径流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和水量平衡原理分析了各河段的耗水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地表径流量...  相似文献   

4.
和田河是洪涝灾害多发性河流,洪水发生频率高,给当地人们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和田河流域洪水成因以及防洪能力现状,对流域内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防洪减灾体系工程布局,为和田地区补齐防洪工程短板,全面提升区域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保障流域内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Morlet小波分析法、Spearman相关法和降水-径流双累积曲线法,分析寇河流域1965-2012年间降水和径流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寇河流域降水与径流年内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径流主要集中在7-9月;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都呈增加趋势,相对降水而言,年径流序列年际变化更大一些;年降水和年径流变化的第一主周期分别为17年和15年,第二主周期均为7年;径流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其次是下垫面变化。  相似文献   

6.
为模拟和田河流域上游冰川径流,构建了嵌入冰川模块的SWAT模型,并基于实测径流数据及冰川编目数据对模型进行校正与验证,定量分析了和田河流域上游冰川径流的变化趋势及其对出山径流的贡献和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967—2017年玉龙喀什河流域多年平均冰川径流量为11.02亿m3,冰川径流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率为48.7%,喀拉喀什河流域多年平均冰川径流量为9.51亿m3,冰川径流贡献率为45.5%;在0.01显著性水平下,玉龙喀什河流域气温与降水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喀拉喀什河流域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降水量呈不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变化背景下,两条支流由于地理位置、冰川特征等的不同,导致两条支流的径流响应呈现较大差异,玉龙喀什河流域冰川径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冰川径流对出山径流的贡献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喀拉喀什河流域冰川径流量与冰川径流贡献率均呈不显著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收集整理九龙河流域水文气象监测站点实测监测的气温、降水、蒸发、径流等系列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流域水文气象因子演变趋势,得出流域气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升高,降水量自1983年以来持续小幅减少,流域为半湿润区,径流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线性大幅减少等结论。为流域综合治理、经济社会建设、水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张远松 《人民黄河》2022,(S1):256-257+259
为探讨湖北省秭归县茅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社会资本方施工成本管理,分析了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工程变更和提升优化设计等因素对施工成本的影响,为PPP项目社会资本方在建设实施阶段做好施工成本管理提供思路,以更好地保障社会资本方实际投资支出的回收和合理利润的获取。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喀什噶尔河流域灌区土壤盐分空间分布特征。本文通过野外取样及测试,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喀什噶尔河流域灌区土壤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均属强变异性,其空间变异格局受随机性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各层土壤含盐量均表现为由西向东先增加后减小,其空间分布特征在喀什三角洲较为复杂,盐渍化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地下水对盐渍化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洮河流域内岷县、红旗水文站多年实测系列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洮河流域径流呈枯水年变化的趋势,未来洮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可能性非常大,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应及早制定相应的抗旱与水资源规划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希腊西部Evinos河流域的年面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径流量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运用不同的随机性检验,发现降雨记录在统计上存在明显的长期下降趋势。而径流量记录也发现有明显的“局域”振荡趋势,而且,分析还表明,可以通过一个倍率系数定量估算降雨变化对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白铭  睢跃建 《水资源研究》2005,26(3):20-21,30
在简述流域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分析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位多年动态特征。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地下水位动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水文因素对地下水位动态的影响远大于人工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以和田河流域绿洲区2014年44组浅层地下水样的化学数据为基础,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Piper三线图、Gibbs图和离子比值法对该区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呈中性-偏碱性,大部分为硬度较高的微咸水,且处于氧化状态下。常见阳离子的含量差别较大,由大到小依次为Na~+Ca~(2+)Mg~(2+)K~+;常见阴离子的含量差别不大,由大到小依次为HCO_3~-Cl~-SO_4~(2-)。沿地下水流程从强径流区到弱径流区,离子的含量越来越多,TDS逐渐升高,水化学类型从混合型转变为以Cl-Na型和Cl·HCO_3-Na·Ca型为主。影响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和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蒸发浓缩作用、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及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4.
玛纳斯河流域生态耗水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分区的基础上,进行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耗水平衡分析.单纯对整个玛纳斯河流域进行生态耗水平衡分析难以确定出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程度,而应通过平原区水资源平衡分析计算来校正生态耗水计算值.以2008年为现状年,进行生态耗水平衡分析,结果表明玛纳斯河流域现状水资源量可以满足生态耗水要求.  相似文献   

15.
新疆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质量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和田河流域绿洲区1980、2014和2017年地下水化学检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单指标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关键指标识别,并分析该区域地下水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绿洲区潜水质量总体较差,1980年浅层地下水有Ⅱ类水存在,Ⅳ类和Ⅴ类水共占总水样的61.8%;2014年Ⅳ类和Ⅴ类水共占91...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作为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变化环境下其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发生改变,影响着干旱区水安全和生态环境维系。以西北典型内陆河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衬度系数方差分析法分析了绿洲区地下水位空间分布及变幅特征,阐明了变化环境下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位变化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12—2019年地下水水位呈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再趋于逐年波动、小幅下降的趋势,下降趋势逐渐变缓;(2)地下水位年内变化为3、4月到8、9月波动下降,8、9月到来年3、4月水位有所回升,年内变幅0.29~19.05 m;(3)人为因素对地下水水位具有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用水量变化。研究结果可以为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面蒸发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温度、湿度、风力有关,而气温是主要因素,一般在低温湿润地区水面蒸发量小,高温干燥地区水面蒸发量大.玛纳斯河流域最小值在南部山区,年水面蒸发值在660 mm左右,最大值在流域平原灌区及准噶尔盆地边缘地带,年水面蒸发量高达1100 mm以上.通过流域内参证站的计算分析,玛纳斯河流域南部山区干旱指数...  相似文献   

18.
布琼河流域设计洪水及洪水过程线采用皮山河水文站实测洪水系列作为参证系列,采用面积比法地区综合经验公式推求布琼河多年平均洪峰流量,用水文比拟法进行计算,并用调查洪水数据进行比较,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选取叶尔羌河灌区中3个子灌区(莎车、巴楚和麦盖提灌区)的35眼地下水位观测井的月观测数据以及径流量、降水量、实际蒸散发、地表水灌溉用水量和地下水开采量等数据,基于敏感性分析和相对贡献率研究灌区2006-2017年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导致其变化的主导因子。结果表明:在3个子灌区中,地下水埋深变化最大的为巴楚灌区,莎车子和麦盖提灌区的地下水埋深波动较小;相比莎车子灌区,巴楚和麦盖提灌区地下水埋深受农业生产季节的影响更为显著;叶尔羌河灌区地下水埋深加深的主导因子是地下水的超采,且与灌区的地理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20.
千河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千河流域千阳水文站及所属12个雨量所38年历时水文资料,利用水文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千河流域径流,泥沙,降水,蒸发水文特征的变化分布规律,得出千河流域内水文平均变化周期,为合理开发,利用千河流域水资源,解决环境及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