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教育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科技强国的重要保证。高校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无论在教育理念、制度建设和教育环节等方面学术诚信教育都存在缺失。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在制度建设和教育环节上加强和重视学术诚信教育,提高研究生学术诚信自律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数字化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引擎。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教育要主动变革、积极作为,用数字化转型助推教育强国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繁重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数字经济的红利扩散到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形成了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可以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新活力、新支撑,极大地促进智慧农业建设、催生乡村数字经济新形态和提升乡村治理数字化水平。进入新阶段,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重点需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强化乡村高素养数字人才支撑、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和加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本文阐述了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依托数字技术推进国土空间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国土空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使命。文章探讨了“数字国土空间”的概念,基于广州市数字国土空间建设实践,提出了“三全五化”的数字国土空间建设理念和总体框架,并阐述了筑牢空间底座、开展业务数字化治理、建立配套的制度和标准、开展数字国土空间应用的数字国土空间构建方法,以期为数字政府和数字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向乡村地域延伸与渗透,深刻影响着乡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组织方式及结构。乡村国土空间治理的对象、主体、技术都在数字技术的介入下发生了转变。在梳理数字技术介入下乡村发展转型的物质空间特征及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数字化转型下的乡村国土空间治理主体关系,从乡村数字治理的空间底座框架及其关键技术体系两个方面构建了基于乡村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国土空间数字治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建设“平民大学”是近年来部分地方院校提出的一种新的办学理念。该理念的提出,是对我国传统平民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对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高等教育公平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高等教育分类定位理论是其存在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徐蔚  杨加喜 《城乡建设》2021,(10):26-29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对于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数字经济、提升综合国力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城市治理面临的风险挑战越来越多,加强和改善城市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1)
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提升广大教师的职业思想道德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既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思想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注入活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5)
在课程融合理念指导下,为有效解决教师教育课程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学术课程与师范课程脱节问题,要求不同教师主体在摆正各自角色的前提下通力合作,共同参与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共建课程的实施需要建立不同教师主体之间合作的文化和机制,提高不同教师主体之间专业素养的延展性,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共建课程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
十八大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实现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要优化调整高校的布局和定位,努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加强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把吉林省高等教育推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轨道。  相似文献   

11.
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是系统的育人工程。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的抓手,是高等教育之根本。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着力点,是高校育人之灵魂。课程思政是培养德才兼备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探究专业课程思政缺少思政教育、教师思政素养不足、学生缺少思政教育引导等问题,科学设计教学项目,以项目为依托,甄选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以专业课程为植入载体,探究专业课程思政化路径,全方位、多视角和系统地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将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诗歌化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真正做到专业知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培养有灵魂懂专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的西方植物猎人成就了中国“世界花园之 母”的美誉,中国特色花卉不仅美化了全世界的花园,而且 为世界花卉品种创新贡献了诸多关键的基因资源,为推动全 球花卉产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历史、现实和未来 实践3个逻辑维度分析了“花园之母”的前世今生,梳理了 1840年以后来华的33位著名植物猎人的在华采集工作,分 析了中国现代花卉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形势,提出利用特色资 源、实现花卉科技自立自强和种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实现从 资源大国到品种大国、生产大国到产业强国、花园之母到美 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培养全面素质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只有将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完美地统一起来,人类社会才能保持协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需要特别强调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发扬,应该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以强烈的责任感与时代意识,努力倡导现代科学伦理精神的实践德行,在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给予可持续发展观念以更加积极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中提出创业型大学的概念,并归纳出传统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途径。认为今日之大学,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必须变被动依赖为主动适应,实现从传统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型,才能真正走上特色型之路,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这对我国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海绵城市建设进入系统化全域推进阶段,通用技术框架的研究一直是本领域不同专业间协作的基础与难点。为系统梳理海绵城市实践过程与逻辑,在对其涉及的十大类二十二小类关键技术问题归纳基础上提出了16种数字景观途径,并整合了相关数字技术工具。重点介绍了:1)多尺度海绵城市水文量化分析及管控单元数据库构建;2)基于多目标的海绵城市下垫面结构优化;3)以水文性能为导向的海绵设施布局;4)基于物联传感技术的海绵绩效测控系统建构4项关键技术。结合江苏省内3个不同尺度的海绵城市实践案例对关键技术进行了实证校验。研究结果以期能促进海绵城市实践中风景园林与不同专业间的协同合作,推动我国海绵城市实践向可科学定量解读、可循证推广的数字化工作流程转变,助力新时期的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6.
雷贵洲  庞弘 《中外建筑》2009,(12):91-92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手段,给建筑设计带来各种发展前景与挑战。本文将从数字技术对建筑草图设计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以及设计理念三方面的影响,结合我国当今建筑学教育的现状,分析数字技术对我国建筑界的影响与建筑学教育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设计中,要构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我们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发出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8.
分析数字化环境下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城市建筑》2014,(2):124-124
文章主要对数字管理理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做了深入的研究,对这种理念存在的缺陷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从而使建筑施工在数字化的管理下,能够更加完善和高效的发展,为中国的建筑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建构土木工程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已建设了大量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精品视频公开课、MOOC(慕课)、精品视频共享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应用和发展现状,为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学校修订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立了土木工程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支撑体系,开展教学模式总体设计和知识模块能力培养解构,提出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以期为高等学校理工科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外合办大学是国际化教育发展的产物,国际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提升教育综合竞争力及培养国际观念的复合型人才都有重要意义。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在合作办学的模式中碰撞,激发了教育的新思路,也带来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在校园规划中如何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使之融合于本国实际将是中外合办大学面临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通过温州肯恩大学的规划设计实践,阐述对中美合办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理解,提出大学与城市、大学交通组织、大学形态与风格等多层次的融合是实现本土文化与国外教育理念相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