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意"的阐释与表达--兼谈孔子研究院环境设计美学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环宇 《华中建筑》2001,19(2):43-45
该文在中国意境美学基础上,解释了梁思成生生的“建筑意”概念,并对诺伯.舒茨的“场所意境”的提法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孔子研究院环境设计,提出了“建筑意”表达的“三大境界”。  相似文献   

2.
任军 《华中建筑》1997,15(4):98-102
该文对传统庭院“象”与“意”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概括出传统庭院“以有尽而寓无穷”和“生活美的精神化”的意境特征,并对当代庭院意境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滥觞于史前的象征主义艺术,形成中国人意象审美的萌芽,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使用,使意象审美成为中国人审美的本质特征.无论在传统园林、当代景观营建乃至普通大众的风景欣赏中意象审美无处不在.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式智慧的结晶,意象思维与意象审美是意境传承的核心实质.通过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理性思考,概括,提炼出中国式设计理论--景观意象论,以探索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对传统意境论传承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尚勇 《安徽建筑》2007,14(6):154-155
建筑美在层次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建筑的审美,古已有之。建筑之美是一个多轴的坐标系。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建筑师的职责就是要奉献出最优秀的建筑。  相似文献   

5.
倪锋 《南方建筑》2003,42(2):52-55
建筑评论是一个需要大多数人参与的活动,而广泛的参与需要有平等和真实的对话环境作保证。本通过对建筑和社会、公众、行业、过程等关系的分析,探讨了建筑评论如何在交流中丰富建筑创作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邹德侬 《建筑创作》2007,(4):126-126
2006年9月,我的书稿《中国现代建筑艺术论题》在一家出版社进入了“三校”,好心的责编通知我,稿中我对“年代”的表示,上级还是不能通过,如果硬要坚持这种表示法,肯定不给发稿,假若要找权威部门仲裁,输官司的也肯定是我。为了让书稿活着,我只得吞声服从规定,放弃我用的年代表示法:把20世纪70年代,表示为1970年代(其余类推,如19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0)
"意"是通过物象的塑造表达出来的作者思想感情。一幅有"意境"的画,往往是将画者之意通过笔墨,诉诸于物象,使其"画外有画"、"无中生有",让人们根据自己生活的体验去寻求"境外之趣"。  相似文献   

8.
该文试图在神话学的渊源上,研究"山"的意象在原始神话中的重大意义,神秘山是原始文化的神话之都,众神的居所.山岳是大地与天空之间的联系,是世俗通向天界的通天塔的自然语符,人类重大建筑艺术的创造实践说明,"山"的意象是代表人类社会精神中心的宗教宫殿建筑的基本艺术原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园林艺术是很注重对“意“的渲染的.水是中国园林艺术中必不可缺的、极富魅力的要素之一,在我国古代园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理水的手法自然会表达出一定的意境.本文从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我国两种典型的人工园林的理水手法中,阐释意境是如何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侯幼彬 《华中建筑》1995,13(3):39-43,50
文章论述了建筑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并试图以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建筑采用“建筑与文学的焊接”的意境鉴赏方式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论述门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空间界面,提出门是一个标志,门的存在与人的存在互相依存,在心理上彼此感应,门有表情,门有姿态,门会表达不同的意象思辩。  相似文献   

12.
张晓洪 《华中建筑》2002,20(5):42-44
一直以来,建筑都被看作为艺术。然而,建筑和艺术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呢?该文通过对艺术与建筑的本质及特征的分析探讨,并比较其不同差异,论述了建筑有艺术的特征但不是艺术,把建筑视为艺术是不够严谨的。同时文章也对建筑的审美特征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代科研建筑设计除应满足苛刻的技术要求之外,还应关注形态意象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与科技信息。以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1号科研楼为例,从传统美学思想及量子物理学概念中寻求启发。基于科研建筑与建筑文化的内在关系,从总体布局、建筑形象、细部表达三个层面探索科研建筑创作的形态生成逻辑与策略,以期打破建筑语言与视觉认知的限制,在文化和审美层面提升科研建筑的空间设计品质。  相似文献   

14.
"建筑意"这一思想最早由建筑师林徽因提出,既富有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特质,又融合西方经典现代建筑理论,其价值历久弥新.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建设同质化的困境,重拾"建筑意"理念,从建筑"形""意""境"三个层面分析了延续传统建筑文化的路径,对创造东方美学的都市图像、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17.
《Planning》2016,(5)
意象、意境与情感的各臻其妙,共同构成了余光中诗作《等你,在雨中》的艺术氛围。诗人以莲作意中人的整体象征,以莲的品貌抒写意中人的形象,将所等之人具体化;恬淡的审美意境,将情思交融,令诗意的浪漫想象得以舒展;诗中浓重的情感在时空的交错中不断积累、升华,逐渐成为一种牵动心绪的精神内核。回环往复的诗歌形式,成就了和谐的韵律,强化了诗歌的情绪与主题。  相似文献   

18.
园林意境的审美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洪 《中国园林》1999,15(4):61-62
本文从造园、欣赏两个方面,运用心理学,美学等基本原理,阐述园林意境的审美机制,为设计得创造园林意境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欣赏者体验园林意境指明欣赏途径。  相似文献   

19.
后殖民主义与粪蛋形国家大剧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叫作后殖民主义呢?我们用几句话就可以说明它的大意。要明白后殖民主义,先要回顾一下什么叫作殖民主义。殖民主义指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在发展为帝国主义的时期中,对不发达国家或弱小国家进行各种形式的领土扩张,海外殖民,或进行奴隶买卖,掠夺殖民地的原料,向殖民地倾销商品,控制或篡夺殖民地国家的政治以及经济命脉等等。这是一般人的常识。而后殖民主义指的则是当今国际上的一种新型的殖民主义,即帝国主义凭借自己的军事和经济优势,向当今不发达国家实行经济上的资本垄断,文化上的渗透,通过各种途径将西方的生活模式、文化风俗、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0.
论建筑审美与艺术的共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孝祥 《新建筑》2004,(6):37-39
建筑艺术具有书法之势、音乐之韵、绘画之境、诗词之意……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广泛的共通性不仅丰富了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和审美属性,而且也为不同审美主体在建筑审美活动中感发审美情思、驰骋审美想像提供了多样化的条件和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