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利用NMR结合GC/MS技术对鱿鱼肝脏油脂及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1NMR结果表明,鱿鱼肝脏总脂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约为7:5,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35%;13C NMR结果表明,鱿鱼肝脏总脂以甘油三酯(71.87%)为主,其次是游离脂肪酸(20.98%)和磷脂(5.29%),胆固醇(1.13%)和胆固醇酯(0.73%)含量较低,鱿鱼肝油中的DHA和EPA主要以游离形式存在,分别占DHA总量和EPA总量的61.24%和63.11%;GC/MS结果显示,鱿鱼肝脏总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C18:1、C20:1、EPA和DHA,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达38.80%,且EPA和DHA占脂肪酸总量的31.50%,表明鱿鱼肝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超声辅助提取鱿鱼肝脏油脂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超声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鱿鱼肝脏油脂进行了研究,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溶剂类型、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得到超声辅助提取鱿鱼肝脏油脂的最佳条件:正己烷-异丙醇(3∶2)为溶剂,液料比10 mL/g,提取时间30 min,温度60℃;在该提取条件下,鱿鱼肝脏油脂的提取率为91.26%。鱿鱼肝脏油脂主要脂肪酸为C16∶0、C18∶0、C18∶1n-9、C20∶5n-3(EPA)和C22∶6n-3(DHA),且EPA和DHA占总脂肪酸质量的31.12%,表明鱿鱼肝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水酶法提取北太平洋鱿鱼肝脏油脂的工艺,考察了蛋白酶种类、料液比、反应温度、提取时间和加酶量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所提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得到水酶法提取北太平洋鱿鱼肝脏油脂的最佳条件: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酶、料液比1∶0(g/m L)、反应温度55℃、提取时间6 h、加酶量1800 U/g;在该优化条件下,油脂提取率为79.21%。北太平洋鱿鱼肝脏油脂脂肪酸主要为C16∶0(16.27%)、C18∶1n-9(11.68%)、C20∶1n-11(12.94%)、EPA(9.81%)和DHA(23.61%),其中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高达35.97%,且∑n-3 PUFA/∑n-6 PUFA为7.99,表明北太平洋鱿鱼肝脏油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可作为EPA和DHA等功能性脂肪酸的重要食药来源。 相似文献
4.
对秘鲁鱿鱼肝脏的基本营养成分和脂质组成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淡碱水解法对其油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秘鲁鱿鱼肝脏富含油脂,其质量分数高达干重的46.61%,且以三酰甘油(61.26%)和磷脂(26.45%)为主;淡碱水解法提取油脂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初始pH 9.0、水解温度70℃、水解时间80 min、加盐量4%,在此优化条件下,油脂提取率为82.87%;秘鲁鱿鱼肝脏油脂富含C20:5n-3和C22:6n-3,两者总质量分数高达31%以上,表明秘鲁鱿鱼肝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可开发成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药品以作为C20:5n-3和C22:6n-3功能性脂肪酸的重要食药来源。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鱿鱼肝脏中鱼油的研究,为鱿鱼及其下脚料的高效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采用高压蒸煮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技术对鱼油及其脂肪酸成分进行研究。实验得出:加入鱿鱼肝脏1.5倍体积的水,鱼油提取率最高。鱼油精制的条件为:添加体积分数80%磷酸脱胶;采用氢氧化钠脱酸,添加量为粗鱼油的实际酸价来确定;添加量为20%的活性炭脱色;旋转蒸发仪真空处理30min脱腥。经过上述条件处理后的鱼油,色泽为浅黄色、澄清,具有清淡的鱼香味,各项指标均达到了SC/T3502-2000鱼油的一级标准,其中主要物质EPA(16.9%)和DHA(21.2%)。 相似文献
7.
对超声辅助提取大鲵肝脏油脂进行了研究,并用气相色谱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超声辅助提取大鲵肝脏油脂的最佳条件为正己烷-异丙醇(体积比1∶1)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500 W,液料比10∶1,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50℃,在该提取条件下,大鲵肝脏油脂的提取率为90.86%。大鲵肝脏油脂中主要含1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占33.95%,不饱和脂肪酸(UFA)占66.0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31.37%,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34.68%,UFA与SFA比值为1.95,ω-6型PUFA占27.29%,ω-3型PUFA占7.39%,ω-6型PUFA与ω-3型PUFA比值为3.69,表明大鲵肝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8.
9.
鱿鱼肝脏油的营养成分及对小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分析了鱿鱼肝脏的基本营养成分,并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鱿鱼肝脏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鱿鱼肝脏油对小鼠血脂的影响。结果显示:鱿鱼肝脏蛋白质含量为17.62%、粗脂肪含量为48.42%、灰分1.37%、水分含量为28.44%。鱿鱼肝脏油中脂肪酸共有28种,总量为71.84mg/g,不饱和脂肪酸占73.18%。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灌胃鱿鱼肝脏油的实验组与灌胃猪油的对照组相比,小鼠血清中TG和LDL-C极显著低于空白组,T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与人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相比,鱿鱼肝脏油更适于调节小鼠血脂平衡。 相似文献
10.
用常规方法分析了鱿鱼肝脏的基本营养成分,并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鱿鱼肝脏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鱿鱼肝脏油对小鼠血脂的影响。结果显示:鱿鱼肝脏蛋白质含量为17.62%、粗脂肪含量为48.42%、灰分1.37%、水分含量为28.44%。鱿鱼肝脏油中脂肪酸共有28种,总量为71.84mg/g,不饱和脂肪酸占73.18%。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灌胃鱿鱼肝脏油的实验组与灌胃猪油的对照组相比,小鼠血清中TG和LDL-C极显著低于空白组,TC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与人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相比,鱿鱼肝脏油更适于调节小鼠血脂平衡。 相似文献
11.
以大鲵肝脏为原料,采用微碱条件生物酶法提取大鲵肝脏油脂。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了p H、料液比、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大鲵肝脏油脂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并用气相色谱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鲵肝脏油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酶解时间3 h、碱性蛋白酶加酶量1 500 U/g、料液比1∶2、p H 7、酶解温度30℃,在该工艺条件下大鲵肝脏油脂的提取率为81.67%;大鲵肝脏油脂中主要含12种脂肪酸,分别为C18∶1 24.51%、C16∶0 21.74%、C16∶1 13.02%、C18∶3(ω-6)12.61%、C18∶2 6.18%、C18∶3(ω-3)4.04%、C22∶63.51%、C22∶0 3.45%、C14∶0 2.97%、C20∶4 2.83%、C24∶0 2.65%、C18∶0 2.48%,其中饱和脂肪酸(SFA)占33.29%,不饱和脂肪酸(UFA)占66.7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37.5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29.17%,具有保健功能作用的ω-6型PUFA为21.62%,ω-3型PUFA为7.55%。研究表明大鲵肝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脂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2.
艾斯卡尔·吐尔逊 茹先古丽·买买提依明 古丽菲热·伊力哈木 肖移聪 潘红军 艾买提·买买提明 祖丽胡玛尔·亚库普 古丽加乃提·阿布拉 艾合买提江·艾海提 秦新政 刘军 《中国油脂》2022,47(11):110-114
为对开展天山冷水藻相关功效研究提供参考数据,以新疆赛里木湖的天山冷水藻粉为原料,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其蛋白质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其中的油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油脂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气相色谱测定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天山冷水藻中蛋白质含量为41.58%,多糖含量为15.34%,总叶绿素含量为2.42%;天山冷水藻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25、超声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油脂得率为32.80%。天山冷水藻油中共检测出14种脂肪酸,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总脂肪酸的66.53%,主要包括亚油酸、α-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分别为50.77%、13.28%和2.48%。天山冷水藻中不仅蛋白质、多糖、叶绿素含量较高,其油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比较高,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不同地区的46份芝麻籽样品进行脂肪酸组成测定,并分析了不同脂肪酸之间的相关性。亚油酸和油酸是芝麻籽中的主要脂肪酸,平均含量分别为45.40%和39.56%。芝麻籽中不饱和脂肪酸平均含量达到85.45%。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的含量分别为41.72%~48.51%,35.49%~43.60%、7.44%~10.39%和4.52%~6.00%。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棕榈酸含量与硬脂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油酸、亚麻酸含量和花生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亚油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蚕蛹油提取、精炼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溶剂浸提法研究了从蚕蛹中提取蚕蛹油的工艺.考察了溶剂用量、浸提时间、浸提温度等因素对蚕蛹油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法得到优化条件为:溶剂用量4 mL/g,浸提时间2 h,浸提温度40 ℃.在此优化条件下,蚕蛹油得率为23.34%.蚕蛹油精炼的最佳工艺为:酸法脱胶,14%碱液脱酸,4%脱色白土(Ⅱ号)脱色.该条件下精炼油得率为53.1%,蚕蛹油呈透明的金黄色,酸值、碘值均符合蚕蛹油标准.对精炼蚕蛹油的脂肪酸分析表明,油中含有38.3%的油酸、30.2%的亚麻酸. 相似文献
15.
16.
油脂精炼过程中反式脂肪酸控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式脂肪酸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油脂加工和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焦点,开发不含反式脂肪酸的新技术、新产品已经成为油脂工作者的当务之急,通过对反式脂肪酸的来源与控制标准、油脂精炼过程中反式脂肪酸的产生和控制进行研究,为后续低温、短时、少汽的油脂精炼脱臭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油脂是人体最主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其消化吸收主要发生在肠道,而肠道内存在种类繁多的菌群,可以直接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脂质代谢、能量供应等。油脂的消化吸收可能与多种代谢紊乱和肠道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存在联系,而食用油脂摄入不平衡会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代谢,破坏肠道稳态,进而可能导致上述疾病的发生。综述了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功能性伴随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了近年来油脂对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代谢产物影响的研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这对进一步开展油脂营养特性及其对肠道健康影响的研究以及合理膳食保障人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阿根廷鱿鱼内脏为原料,探索动物蛋白酶提取鱿鱼内脏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提取率为指标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并对鱿鱼内脏油进行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加酶量2.0%,p H 7.5,酶解温度50℃,料液比1∶1.0(质量比),酶解时间4 h;在最佳条件下,鱿鱼内脏油提取率可达78.83%。所得鱿鱼内脏油的色泽呈浅红棕色,具有鱼油的腥味,无酸败臭味,理化指标均达到SC/T 3502—2000粗鱼油一级标准;鱿鱼内脏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1.66%,其中EPA和DHA总含量达35.42%。 相似文献
19.
20.
秘鲁鱿鱼和日本海鱿鱼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秘鲁鱿鱼(Dosidicusgigas)和日本海鱿鱼(onychotellmisborealijaponicusokada)为原料,对其胴体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与评价。研究表明,秘鲁鱿鱼和日本海鱿鱼都是低脂肪高蛋白食品,两者的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均相近,水分含量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o两者的磷P、锌Zn、铜Cu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别,日本海鱿鱼钙Ca的含量为(2.31‰)高于秘鲁鱿鱼(1.64%0o秘鲁鱿鱼的氨基酸总量、EEAA/ZAA均高于日本海鱿鱼,按照FAO/WHO建议的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两者均属于优质蛋白质。两种鱿鱼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以AAS模式来看,虽然两种鱿鱼必须氨基酸指数不同,但都大于0.5,说明鱿鱼胴体营养丰富且符合人体对氨基酸的需求。秘鲁鱿鱼含有10种不饱和脂肪酸,日本海鱿鱼含有7种。与其他海产品相比较,鱿鱼的DHA含量较高,营养丰富,是具有较高开发前景的优质海产品。 相似文献